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学咏专利>正文

水上物体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726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上物体容器,包括一底板以及四个侧板。其中,底板包括复数个可折叠卷曲的第一可挠性浮水片体,任一第一可挠性浮水片体的四个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供复数个第一可挠性浮水片体并列连结成具有四个外边缘的平板;四个侧板包括复数个第二片体,任一第二片体的至少三个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供四个侧板的任二个相邻侧板横向相互连结,并让四个侧板的复数个第二连接部分别连结底板四个边缘的复数个第一连接部。如此,即可形成一个大体积且可浮于水面上的容器,大量集中潜水人员所收集的水面下垃圾,以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上物体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上物体容器,尤指一种在拆解的后易于搬运、携带,而在组合的后能提高水面下垃圾的收集作业效率。
技术介绍
由于人造垃圾的大量产生及随意丢弃,目前可见的已充斥在各个海洋之中,不但形成海洋环境的污染,在海洋生态上也造成莫大的伤害。而由于垃圾种类的不同,一般常见的海洋垃圾主要是分布在海面上、水面下3~10公尺及海底三个位置。其中,海面上的垃圾可以凭借网捞的方式予以大量且快速的收集,海底垃圾让其自然沉淀堆积,而在水面下3~10公尺的垃圾则需要以人工潜水收集的方式放置于网袋内,再将网袋内的垃圾集中放置于浮在海面上的塑胶浮桶之中。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塑胶浮桶的体积太小,无法一次集中太多的垃圾,因此,潜水人员在收集垃圾的效率上显然不足;再者,塑胶桶所占的固定立体空间较大,在搬运及携带时相当不方便。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技术设计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技术的产生。本技术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水上物体容器结构,俾能解决现有塑胶桶的体积太小而无法一次集中太多垃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物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底板,包括复数个可折叠卷曲的第一可挠性浮水片体,任一该第一可挠性浮水片体的四个侧边上分别设有一第一连接部,供复数个该第一可挠性浮水片体并列连结成具有四个外边缘的平板;以及/n四个侧板,包括复数个第二片体,任一该第二片体的至少三个侧边上分别设有一第二连接部,供该四个侧板的任二个相邻侧板横向相互连结,并让该四个侧板的复数个该第二连接部分别连结该底板四个边缘的复数个该第一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物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板,包括复数个可折叠卷曲的第一可挠性浮水片体,任一该第一可挠性浮水片体的四个侧边上分别设有一第一连接部,供复数个该第一可挠性浮水片体并列连结成具有四个外边缘的平板;以及
四个侧板,包括复数个第二片体,任一该第二片体的至少三个侧边上分别设有一第二连接部,供该四个侧板的任二个相邻侧板横向相互连结,并让该四个侧板的复数个该第二连接部分别连结该底板四个边缘的复数个该第一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物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咏
申请(专利权)人:廖学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