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斗式吨包内衬方底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712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漏斗式吨包内衬方底袋,包括衬袋主体,所述衬袋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大头端与所述衬袋主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上连接部的小头端与筒状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下连接部的大头端与所述衬袋主体的下端相连通,所述下连接部的小头端与筒状的出料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在保证入料和出料的流畅性的同时,还不会发生物料的泄漏和倾洒,满足环保要求;另外,由于入料口和出料口均为小头端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口便于封合,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对上连接片和下连接片能够与外侧的编制带固定匝合,使内衬袋与编制袋固定连接为一体,保证了整个包装结构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斗式吨包内衬方底袋
本技术涉及物料保证
,尤其涉及一种漏斗式吨包内衬方底袋。
技术介绍
现阶段一般使用编织袋对粉末或颗粒状物料进行包装,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物料泄漏、渗透的情况发生,造成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并且现阶段使用的包装袋在装包和现场生产过程中,对物料的入料和出料作业比较繁琐、困难,还会出现倾洒、泄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斗式吨包内衬方底袋,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漏斗式吨包内衬方底袋,包括衬袋主体,所述衬袋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大头端与所述衬袋主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上连接部的小头端与筒状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下连接部的大头端与所述衬袋主体的下端相连通,所述下连接部的小头端与筒状的出料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衬袋主体、所述上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所述入料口及所述出料口为一体成型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衬袋主体上部靠近所述上连接部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与编织袋固定连接的上连接片;所述衬袋主体的下部靠近所述下连接部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与编制带固定连接的下连接片。进一步的,所述衬袋主体、所述上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所述入料口、所述出料口及两个所述上连接片、两个所述下连接片的材质均为塑料膜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衬袋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并且上连接部连通入料口,下连接部连通出料口,一方面在保证入料和出料的流畅性的同时,还不会发生物料的泄漏和倾洒,满足环保要求;另外,由于入料口和出料口均为小头端使本技术的开口便于封合,包装使用以及物料转运过程中不易泄漏。而且本技术通过两对上连接片和下连接片能够与外侧的编制带固定匝合,使内衬袋与编制袋固定连接为一体,保证了整个包装结构的稳固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仰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衬袋主体;2、上连接部;3、下连接部;4、入料口;5、出料口;6、上连接片;7、下连接片;8、上热合线;9、下热合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漏斗式吨包内衬方底袋,包括衬袋主体1,所述衬袋主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所述上连接部2的大头端与所述衬袋主体1的上端相连通,所述上连接部2的小头端与筒状的入料口4相连通。所述下连接部3的大头端与所述衬袋主体1的下端相连通,所述下连接部3的小头端与筒状的出料口5相连通。所述衬袋主体1、所述上连接部2、所述下连接部3、所述入料口4及所述出料口5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具体的,整个衬袋由带折边的塑料薄膜经过在所述上连接部、进料口和下连接部、出料口的位置裁切并热合后依次成型。上连接部和进料口的裁切位置处包括四条上热合线8,并且热合成型后形成上漏斗部;下连接部和出料口的裁切位置处包括四条下热合线9,并且热合成型后形成下漏斗部。整个衬袋只在上、下两个漏斗部位有热合烫边,这样保证了内衬袋的整体承重和抗冲击效果。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袋主体1的上部靠近所述上连接部2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与编织袋固定连接的上连接片6。所述衬袋主体1的下部靠近所述下连接部3的部位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与编制带固定连接的下连接片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袋主体1、所述上连接部2、所述下连接部3、所述入料口4、所述出料口5及两个所述上连接片6、两个所述下连接片7的材质均为塑料膜片。本技术在待使用时,通过两侧的插肩向内对折成如图1所示的平面状,便于进行批量运输和收纳。在使用时,首先将本技术装入包装袋的内部,并通过缝纫机将两个上连接片6和两个下连接片7分别与编织袋匝合,实现内衬带与外部编织袋的固定连接,并将所述出料口5的开口部位进行匝合,时内衬袋和编织袋只有在入料口4一端存在开口,而后将本技术的入料口4对准制料机的出料端进行装料,物料通过入料口和上连接部逐步进入到衬袋主体内部,衬袋主体逐步膨胀、充实直至物料装填完毕,然后将所述入料口与编制带的上口匝合,进行转运。物料进厂后需要投料时,使用航吊将装有物料的包装袋吊起,使出料口4对准搅拌机等生产设备的入料端,然后将编织袋的下口和出料口的打开,在大气压力和物料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衬袋主体内的物料逐步由下连接部和出料口进入到生产设备中,完成自动投料。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斗式吨包内衬方底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衬袋主体(1),所述衬袋主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所述上连接部(2)的大头端与所述衬袋主体(1)的上端相连通,所述上连接部(2)的小头端与筒状的入料口(4)相连通;所述下连接部(3)的大头端与所述衬袋主体(1)的下端相连通,所述下连接部(3)的小头端与筒状的出料口(5)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斗式吨包内衬方底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衬袋主体(1),所述衬袋主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所述上连接部(2)的大头端与所述衬袋主体(1)的上端相连通,所述上连接部(2)的小头端与筒状的入料口(4)相连通;所述下连接部(3)的大头端与所述衬袋主体(1)的下端相连通,所述下连接部(3)的小头端与筒状的出料口(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式吨包内衬方底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衬袋主体(1)、所述上连接部(2)、所述下连接部(3)、所述入料口(4)及所述出料口(5)为一体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佳兴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融兴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