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出行服务质量高可信评价系统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出行服务质量高可信评价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交通运输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交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改变了传统出行服务模式,产生了网约出租车、汽车分时租赁、共享单车等交通新业态,为公众出行提供了更加便利、多元化的运输服务。如网约出租车服务,实现了足不出户便可预约,出门便可上车,更大程度地减少了乘客候车时间。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重点示范项目,到2018年基本实现公众通过移动互联终端及时获取交通动态信息,掌上完成导航、票务和支付等客运全程“一站式”出行服务,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一站式出行服务(Mobilityasaservice,MaaS)需要将各种运输方式整合在统一的服务体系中,并以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对外提供出行服务。这将改变以往服务平台自建自用的生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出行服务质量高可信评价系统与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执行:/nS1: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出行服务质量评价系统;/n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出行服务质量高可信评价系统与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执行:
S1: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出行服务质量评价系统;
S1.1:由下至上构建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合约层、应用层和用户层;所述数据层存储采用“区块+链表”的数据结构,分布部署于系统每个节点,用于存储乘客对出行服务商的出行服务质量评价数据,在网络层采用P2P网络用于节点之间的相互通信,并具备传播机制与验证机制,当一个节点创造出新的区块后,通过广播的形式通知其他节点,其他节点可对该区块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在共识层,用于区块链各节点信息的统一;
合约层包括服务质量评价规则设置、服务质量评价、服务质量清算、评价详情查询和评价结果查询智能合约;在应用层,通过服务质量评价规则设置功能,针对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巡游出租、网约出租、共享单车、分时租赁不同出行方式分别设置评价指标与权重;通过服务质量评价功能,实现在用户层乘客对出行服务商的出行服务质量评价,具体包括打分、结果计算与数据存储;通过服务质量清算功能,对一定时间周期内的评价信息进行汇总清算,实现对出行服务商的出行服务质量评分。
S2:获取乘客出行服务质量评价数据;
S2.1:出行结束后,乘客通过MaaS平台或服务商平台发出评价活动指令,MaaS平台或服务商平台调用评价系统的智能合约,同时传入乘客识别信息、出行服务商识别信息的参数;
S2.2:评价系统根据出行服务商的行业类别与预先设置的评价指标返回评价内容,并在MaaS平台或服务商平台中展示;
S2.3:乘客依次对本次出行涉及的出行服务商进行打分并提交打分结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宜,刘好德,刘向龙,刘荣先,杨新征,李成,李香静,祁昊,王寒松,宜毛毛,吴骏,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