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式电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071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式电锤,包括头壳、中间盖、机壳、电机,所述头壳与中间盖组合构成润滑腔室,润滑腔室内安装有冲击转动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的冲击转动机构包括锤杆、转动套、活塞、大齿轮、气缸,转动套设置在头壳上,转动套设有骨架油封,转动套内安装有锤杆套总成,锤杆设置在锤杆套总成上,气缸设置在转动套,活塞设置在气缸内,大齿轮连接在转动套上;当动力传动机构带动大齿轮转动时通过转动套带动安装在钻夹头上的钻头转动,当动力传动机构带动气缸往复运动时,活塞通过锤杆往复冲击钻头。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润滑效果好、换气速度快、冲击力大、过载保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式电锤
本技术涉及充电式电动工具
,特别是一种滑润效果好、冲击力大的充电式电锤。
技术介绍
充电式电锤是一种既能带动钻头旋转又能往复锤击钻头、利用直流电源供电的电动工具,电锤工作时由动力传动机构带动大齿轮转动并通过转动套带动安装在钻夹头上的钻头转动,由动力传动机构带动气缸往复压缩空气使气缸内空气压力呈周期变化,并通过活塞带动锤杆往复冲击钻头,主要用来在混凝土、楼板、砖墙和石材上钻孔。现有的充电式电锤在使用过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转动冲击机构及动力传动机构密封性差造成润滑油泄漏,导致润滑效果差,锤杆密封圈和活塞密封圈磨损速度大,气缸及活塞往复运动阻力大,使用寿命短。二是由于充电式电锤过载能力差,目前都通过电路来保护,但使用不可靠,还是常常发生控制板烧毁的事故。三是气缸在带动活塞工作时通过一个小孔换气,换气速度慢,导致活塞冲击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针对上述问题,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润滑效果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式电锤,包括相互固定的头壳(13)、中间盖(14)、机壳(16),安装机壳(16)上的电机(17)、开关总成(18)、控制板(32)、锂电池包(33),其特征是:所述头壳(13)与中间盖(14)组合构成润滑腔室,润滑腔室内对应安装有冲击转动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的冲击转动机构包括锤杆(3)、转动套(6)、活塞(11)、大齿轮(8)、气缸(12),转动套(6)可转动地设置在头壳(13)上,转动套(6)的前部设有与头壳(13)密封连接的骨架油封(19)并连接有钻夹头(1),转动套(6)内通过锤杆套内卡簧(22)安装有锤杆套总成,锤杆(3)上设有二道锤杆密封圈(20)并可滑动地设置在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式电锤,包括相互固定的头壳(13)、中间盖(14)、机壳(16),安装机壳(16)上的电机(17)、开关总成(18)、控制板(32)、锂电池包(33),其特征是:所述头壳(13)与中间盖(14)组合构成润滑腔室,润滑腔室内对应安装有冲击转动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的冲击转动机构包括锤杆(3)、转动套(6)、活塞(11)、大齿轮(8)、气缸(12),转动套(6)可转动地设置在头壳(13)上,转动套(6)的前部设有与头壳(13)密封连接的骨架油封(19)并连接有钻夹头(1),转动套(6)内通过锤杆套内卡簧(22)安装有锤杆套总成,锤杆(3)上设有二道锤杆密封圈(20)并可滑动地设置在锤杆套总成上,气缸(12)可往复运动地设置在转动套(6),活塞(11)通过活塞密封圈(24)可滑动地设置在气缸(12)内,大齿轮(8)通过过载保护机构连接在转动套(6)上;当动力传动机构带动大齿轮(8)转动时通过转动套(6)带动安装在钻夹头(1)上的钻头转动,当动力传动机构带动气缸(12)往复运动时带动活塞(11),活塞(11)通过锤杆(3)往复冲击钻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锤,其特征是:所述的锤杆套总成包括相互套叠的锤杆前限位套(2)、锤杆中间套(4)、锤杆后限位套(5),锤杆中间套(4)与转动套(6)之间设有锤杆中间套密封圈(21),锤杆后限位套(5)与锤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丽姬吴浩东胡新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