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984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多道地震数据;时变带通滤波是对地震数据的中深层开时窗进行的,在时窗上边界附近选取一套连续的层位,对于每道地震数据沿层拾取对应的层位时间;S2.确定步骤S1得到层位时间中的最大值,然后确定层拉平时间,计算层拉平时移量,对输入的地震数据沿层时移拉平;S3.对时移拉平后的数据做多道数据分段时变带通滤波;S4.利用层位时间、拉平时间,计算层反拉平时移量,对时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做层反拉平。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沿层拾取、层拉平、多道数据分段时变带通滤波、层反拉平的方式,能快速处理多道数据、可变分段的时变带通滤波,便于地震资料后续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震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属于地震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震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地震数据反射波的主频随着旅行时增加变低、频宽随着旅行时增加变窄,即频率是时变的。因此,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经常使用时变带通滤波。通常,时变带通滤波是分段进行的,在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带会出现明显的接缝;多数据、多段时变带通不易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震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方法及装置,根据地震数据频率分布的特点,采用沿层拾取、层拉平、多道数据分段时变带通滤波、层反拉平的方式,实现了多数据、可变分段的时变带通滤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地震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N道地震数据;时变带通滤波是对地震数据的中深层开时窗进行的,在时窗上边界附近选取一套连续的层位,对于每道地震数据沿层拾取对应的层位时间,最终得到N道输入地震数据的层位时间集合其中,Tilayer是第i道数据的层位时间,i=1,2,3,...,N;S2.确定步骤S1得到层位时间中的最大值,然后确定层拉平时间Tlp,计算层拉平时移量,对输入的地震数据沿层时移拉平;S3.对时移拉平后的数据做时窗为的多道数据分段时变带通滤波;S4.利用层位时间拉平时间Tlp,计算层反拉平时移量,对时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做层反拉平。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S201.确定时间层位的最大值Tmax;S202.确定拉平时间Tlp,Tlp≥Tmax;S203.确定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时间S204.在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时间后补零至S205.计算每一道数据的层拉平时移量:其中,TiShift是第i道数据的层拉平时移量;S206.对于每一道地震数据,利用步骤S205得到的时移量时移步骤S204得到的地震数据。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S301.对时移拉平后的每一道地震数据做傅里叶变换,计算对应的振幅谱A、相位谱φ;S302.确定时移拉平后各道数据分段时变带通滤波振幅谱At为:其中,fl是低频截止频率,fh是高频截止频率,t是时间,f是频率,是第i道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振幅谱。S303.对于每一道数据,利用振幅谱At和对应的相位谱φ做反傅里叶变换。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子步骤:S401.对于每一道时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计算对应的层反拉平时移量:{TiInvShift=Tilayer-Tlp};i=1,2,3,...,N;其中,TiInvShift是第i道数据的层反拉平时移量;S402.对于每一道时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利用层反拉平时移量时移时变带通滤波后的地震数据。一种地震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装置,包括:数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多道地震数据;层位时间拾取单元,用于在时窗上边界附近选取一套连续的层位,对于每道地震数据沿层拾取对应的层位时间,最终得到N道输入地震数据的层位时间集合;时移拉平单元,用于确定层位时间中的最大值和层拉平时间,并计算层拉平时移量,对输入的地震数据沿层时移拉平;时变带通滤波单元,用于对时移拉平后的数据做多道数据分段时变带通滤波;层反拉平单元,用于根据层位时间和拉平时间,计算层反拉平时移量,对时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做层反拉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沿层拾取、层拉平、多道数据分段时变带通滤波、层反拉平的方式,能快速处理多道数据、可变分段的时变带通滤波,便于地震资料后续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中输入地震数据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沿层拾取时间层位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层拉平地震数据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时变带通滤波的层拉平地震数据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层反拉平地震数据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地震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N道地震数据;时变带通滤波是对地震数据的中深层开时窗进行的,在时窗上边界附近选取一套连续的层位,对于每道地震数据沿层拾取对应的层位时间,最终得到N道输入地震数据的层位时间集合其中,Tilayer是第i道数据的层位时间,i=1,2,3,...,N;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输入的地震数据如图2所示,其中横坐标为数据号;纵坐标为时间(单位:ms);进过步骤S1处理后,沿层拾取的层位时间,如图3所示,图3中,横坐标为数据号;纵坐标为时间(单位:ms)。S2.确定步骤S1得到层位时间中的最大值,然后确定层拉平时间Tlp,计算层拉平时移量,对输入的地震数据沿层时移拉平:S201.确定时间层位的最大值Tmax;S202.确定拉平时间Tlp,Tlp≥Tmax;S203.确定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时间每一道输入的地震数据是有长度的,如6秒、8秒等,这里的地震数据最大时间,可以理解为地震数据的长度最大值;S204.在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时间后补零至S205.计算每一道数据的层拉平时移量:{TiShift=Tlp-Tilayer},i=1,2,3,...,N;其中,TiShift是第i道数据的层拉平时移量;S206.对于每一道地震数据,利用步骤S205得到的时移量时移步骤S204得到的地震数据。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经过步骤S2处理,得到层拉平地震数据,如图4所示,横坐标为数据号;纵坐标为时间(单位:ms);S3.对时移拉平后的数据做时窗为的多道数据分段时变带通滤波:S301.对时移拉平后的每一道地震数据做傅里叶变换,计算对应的振幅谱A、相位谱φ;S302.确定时移拉平后各道数据分段时变带通滤波振幅谱At为:其中,fl是低频截止频率,fh是高频截止频率,t是时间,f是频率,是第i道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振幅谱。S303.对于每一道数据,利用振幅谱At和对应的相位谱φ做反傅里叶变换。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时变带通滤波得到的层拉平数据如图5所示,该图中横坐标为数据号;纵坐标为时间(单位:ms)。S4.利用层位时间拉平时间Tlp,计算层反拉平时移量,对时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做层反拉平。S401.对于每一道时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计算对应的层反拉平时移量:{TiInvShift=Tilayer-Tlp};i=1,2,3,...,N;其中,TiInvShift是第i道数据的层反拉平时移量;S402.对于每一道时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利用层反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震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输入N道地震数据;时变带通滤波是对地震数据的中深层开时窗进行的,在时窗上边界附近选取一套连续的层位,对于每道地震数据沿层拾取对应的层位时间,最终得到N道输入地震数据的层位时间集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输入N道地震数据;时变带通滤波是对地震数据的中深层开时窗进行的,在时窗上边界附近选取一套连续的层位,对于每道地震数据沿层拾取对应的层位时间,最终得到N道输入地震数据的层位时间集合
其中,Tilayer是第i道数据的层位时间,i=1,2,3,...,N;
S2.确定步骤S1得到层位时间中的最大值,然后确定层拉平时间Tlp,计算层拉平时移量,对输入的地震数据沿层时移拉平;
S3.对时移拉平后的数据做时窗为的多道数据分段时变带通滤波;
S4.利用层位时间拉平时间Tlp,计算层反拉平时移量,对时变带通滤波后的数据做层反拉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01.确定时间层位的最大值Tmax;
S202.确定拉平时间Tlp,Tlp≥Tmax;
S203.确定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时间
S204.在每一道地震数据的最大时间后补零至
S205.计算每一道数据的层拉平时移量:
{TiShift=Tlp-Tilayer},i=1,2,3,...,N;
其中,TiShift是第i道数据的层拉平时移量;
S206.对于每一道地震数据,利用步骤S205得到的时移量时移步骤S204得到的地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数据的时变带通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01.对时移拉平后的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吴俊军余刚刘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