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9423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涉及电网技术领域,根据故障电流查询对应关系表,得到故障点与变电站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对应关系表包括故障电流与第一距离的对应关系;计算每个基杆塔与变电站之间的第二距离;根据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得到故障点位置。通过每个基杆塔与变电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故障点与变电站之间的距离,可以准确定位故障点所在的线路位置,节省人力,缩短了故障查找时间,减小供电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
,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变电站供电中,当配网线路故障产生时,如何快速、准确定位故障点,从而及时处理以减少供电损失、保障用户安全用电至关重要。由于配网线路点多、面广、线路长,查找故障区域过大,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并且对于配电线路故障查找一般是利用调度信息和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不能及时查找故障点,使线路故障时间延长,造成供电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以缓解目前不能及时查找配网线路故障点,使线路故障时间延长,造成供电损失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包括:根据故障电流查询对应关系表,得到故障点与变电站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表包括所述故障电流与所述第一距离的对应关系;计算每个基杆塔与所述变电站之间的第二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对所述故障点进行定位,得到故障点位置。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每个基杆塔与所述变电站之间的第二距离的步骤,包括:获取每档线路的距离;其中,所述每档线路为每两个基杆塔之间的线路;根据所述每档线路的距离计算所述第二距离。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对所述故障点进行定位,得到故障点位置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计算所述故障点所在的基杆塔位置或者线路档距;其中,所述线路档距为两个所述基杆塔之间的线路距离。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故障点所在的基杆塔位置对应的线路相位标志;根据所述线路相位标志确定故障相位。进一步的,所述故障电流包括短路故障电流、接地故障电流和断路故障电流,所述对应关系表包括所述短路故障电流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所述接地故障电流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所述断路故障电流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对应关系表和所述每档线路的距离存储在数据库中。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每档线路的距离改变时,更新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每档线路的距离。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网线路故障定位装置,包括: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故障电流查询对应关系表,得到故障点与变电站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表包括所述故障电流与所述第一距离的对应关系;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每个基杆塔与所述变电站之间的第二距离;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对所述故障点进行定位,得到故障点位置。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根据故障电流查询对应关系表,得到故障点与变电站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对应关系表包括故障电流与第一距离的对应关系;计算每个基杆塔与变电站之间的第二距离;根据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得到故障点位置。由于从变电站出来的配网线路通过多个基杆塔进行传输,如果已知故障点与变电站之间的距离,根据每个基杆塔与变电站之间的距离,可以确定出故障点所在的线路位置,从而可以准确定位故障点,节省人力,缩短了故障查找时间,减小供电损失。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网线路故障定位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变电站供电中,当配网线路故障产生时,如何快速、准确定位故障点,从而及时处理以减少供电损失、保障用户安全用电至关重要。由于配网线路点多、面广、线路长,查找故障区域过大,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并且对于配电线路故障查找一般是利用调度信息和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不能及时查找故障点,使线路故障时间延长,造成供电损失。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可以准确定位故障点所在的线路位置,节省人力,缩短了故障查找时间,减小供电损失。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光路位置校准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介绍。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执行,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根据故障电流查询对应关系表,得到故障点与变电站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对应关系表包括故障电流与第一距离的对应关系;步骤S102,计算每个基杆塔与变电站之间的第二距离;步骤S103,根据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得到故障点位置。在实际应用中,当配网线路发生故障时,变电站可以检测到故障电流,而数据库中存储有与故障电流对应的故障点到变电站之间的距离,即上述第一距离,因此,根据故障电流可以从数据库中查询到对应的第一距离。配网线路从变电站出来以后通过多个基杆塔(即电线杆)进行传输,每个基杆塔到变电站的距离可以计算得到,具体可以根据线路长度获得。在已知故障点到变电站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根据每个基杆塔到变电站的距离可以定位故障点所在的线路位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步骤S102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S1021,获取每档线路的距离;其中,每档线路为每两个基杆塔之间的线路;步骤S1022,根据每档线路的距离计算第二距离。具体的,每个基杆塔都对应一个唯一的标号,例如为1号、2号、3号……,其中,基准杆塔可以是1号,即离变电站最近的第一个基杆塔,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故障电流查询对应关系表,得到故障点与变电站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表包括所述故障电流与所述第一距离的对应关系;/n计算每个基杆塔与所述变电站之间的第二距离;/n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对所述故障点进行定位,得到故障点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故障电流查询对应关系表,得到故障点与变电站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表包括所述故障电流与所述第一距离的对应关系;
计算每个基杆塔与所述变电站之间的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对所述故障点进行定位,得到故障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个基杆塔与所述变电站之间的第二距离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档线路的距离;其中,所述每档线路为每两个基杆塔之间的线路;
根据所述每档线路的距离计算所述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对所述故障点进行定位,得到故障点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计算所述故障点所在的基杆塔位置或者线路档距;其中,所述线路档距为两个所述基杆塔之间的线路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故障点所在的基杆塔位置对应的线路相位标志;
根据所述线路相位标志确定故障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电流包括短路故障电流、接地故障电流和断路故障电流,所述对应关系表包括所述短路故障电流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徐春晖杜加超周丽丽孔茹单亚鹏沈媛媛曹善国曹娟刘壮常继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鄄城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