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检测
,具体是涉及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为保证线束的安全可靠地使用,必须按照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及时剔除不合格的产品,现有已有技术往往只检测了线束导通性能,很难检测线束的绝缘性能,往往导致出现线束外皮性能下降、焊点之间绝缘性不足等问题,为线束的使用带来隐患。如公开号为CN107167711A的专利涉及一种线束绝缘性检测装置,涉及线束检测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控制器、数据采集器和线束连接座,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内设有线束绝缘性检测电路,所述线束连接座上设有端子插座,所述端子插座与线束绝缘性检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对称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均与固定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一,靠近电机侧的转轴的端部设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所述工作台的侧壁上设有线束摆放结构,结构设计合理,提高检测效率。但是,上述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线束输送装置(2)、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承载架(34)、线束第二检测装置(4)和线束放置装置(6),所述承载板(1)呈水平设置,所述线束放置装置(6)设置在承载板(1)顶部的一端,所述线束输送装置(2)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且线束输送装置(2)位于线束放置装置(6)的旁侧,所述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所述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包括第一安装架(31)、检测移动组件(32)和第一检测组件(33),所述第一安装架(31)竖直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所述检测移动组件(32)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线束输送装置(2)、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承载架(34)、线束第二检测装置(4)和线束放置装置(6),所述承载板(1)呈水平设置,所述线束放置装置(6)设置在承载板(1)顶部的一端,所述线束输送装置(2)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且线束输送装置(2)位于线束放置装置(6)的旁侧,所述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所述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包括第一安装架(31)、检测移动组件(32)和第一检测组件(33),所述第一安装架(31)竖直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所述检测移动组件(32)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1)上,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3)设置在检测移动组件(32)上且第一检测组件(33)与检测移动组件(32)转动连接,所述线束第二检测装置(4)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所述线束第二检测装置(4)包括第二安装架(41)、承载台(42)、第二检测组件(43)和线束固定组件(5),所述第二安装架(41)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1)的旁侧,所述承载台(42)设置在第二安装架(41)的下方,所述线束固定组件(5)设置在承载台(42)上且与承载台(4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检测组件(43)设置在第二安装架(41)上且与第二安装架(41)滑动配合,所述承载架(34)位于第一安装架(31)和的第二安装架(4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移动组件(32)包括移动架(321)、移动板(322)、两个移动电机(323)和两个移动丝杆(324),所述移动架(321)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1)的下方,两个所述移动丝杆(324)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架(32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电机(323)对称设置在移动架(321)上且两个移动电机(323)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移动丝杆(3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22)设置在两个移动丝杆(324)上且移动板(3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丝杆(32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3)包括转动电机(331)、转动齿轮(332)、两个转动齿板(333)、两个滑动架(334)和两个固定圆框检测器(335),所述转动电机(331)设置在移动板(322)的顶部且转动电机(331)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移动板(322)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转动齿轮(332)设置在转动电机(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