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童孝俊专利>正文

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92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属于线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承载板、线束输送装置、线束第一检测装置、承载架、线束第二检测装置和线束放置装置,所述承载板呈水平设置,所述线束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检测移动组件和第一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移动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设置在检测移动组件上,所述线束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架、承载台、第二检测组件和线束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的旁侧,所述线束固定组件设置在承载台上,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固定板移动,固定板移动对线束的位置进行固定,确保在检测的过程中,线束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检测
,具体是涉及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为保证线束的安全可靠地使用,必须按照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及时剔除不合格的产品,现有已有技术往往只检测了线束导通性能,很难检测线束的绝缘性能,往往导致出现线束外皮性能下降、焊点之间绝缘性不足等问题,为线束的使用带来隐患。如公开号为CN107167711A的专利涉及一种线束绝缘性检测装置,涉及线束检测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控制器、数据采集器和线束连接座,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内设有线束绝缘性检测电路,所述线束连接座上设有端子插座,所述端子插座与线束绝缘性检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对称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均与固定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一,靠近电机侧的转轴的端部设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所述工作台的侧壁上设有线束摆放结构,结构设计合理,提高检测效率。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对线束进行检测时,只能对单一尺寸的线束进行检测,第二,在对线束进行检测时,不能对线束进行固定,导致在检测的过程中,线束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检测的精确性,第三,在进行检测时,只能对线束进行单一性能的检测,导致检测的不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对单一尺寸的线束进行检测、不能对线束进行固定和只能对线束进行单一性能的检测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包括承载板、线束输送装置、线束第一检测装置、承载架、线束第二检测装置和线束放置装置,所述承载板呈水平设置,所述线束放置装置设置在承载板顶部的一端,所述线束输送装置设置在承载板的顶部且线束输送装置位于线束放置装置的旁侧,所述线束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承载板的顶部,所述线束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检测移动组件和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安装架竖直设置在承载板的顶部,所述检测移动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设置在检测移动组件上且第一检测组件与检测移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线束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承载板的顶部,所述线束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架、承载台、第二检测组件和线束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的旁侧,所述承载台设置在第二安装架的下方,所述线束固定组件设置在承载台上且与承载台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且与第二安装架滑动配合,所述承载架位于第一安装架和的第二安装架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架、移动板、两个移动电机和两个移动丝杆,所述移动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的下方,两个所述移动丝杆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电机对称设置在移动架上且两个移动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移动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设置在两个移动丝杆上且移动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丝杆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转动电机、转动齿轮、两个转动齿板、两个滑动架和两个固定圆框检测器,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移动板的顶部且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转动齿轮设置在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上且位于安装槽内,两个所述转动齿板设置在安装槽内且两个转动齿板均与转动齿轮啮合,两个所述滑动架的一端与两个转动齿板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架与移动板的底部滑动配合,两个所述固定圆框检测器分别与两个滑动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块、驱动电机、驱动凸轮、驱动杆、转动轮和检测尖头,所述安装块设置在第二安装架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安装块的顶部,所述驱动凸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驱动杆竖直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且驱动杆与第二安装架滑动配合,所述转动轮设置在驱动杆的顶部,所述检测尖头设置在驱动杆的底部,所述转动轮与第二安装架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驱动杆上。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固定组件设有两个且两个线束固定组件对称设置在承载台的顶部,每个所述线束固定组件均包括固定板、固定气缸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承载台的顶部,所述固定气缸水平设置在定位块的顶部,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气缸的输出端上。进一步的,所述线束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座、输送架、输送电机和两个输送辊,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承载板的顶部,所述输送架竖直设置在安装座的顶部,两个所述输送辊对称设置在输送架上且两个输送辊均与输送架转动连接,所述输送电机设置在输送架上且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输送辊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线束放置装置包括放置架和放置辊,所述放置架设置在承载板的顶部,所述放置辊转动连接在放置架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专利技术在对线束进行检测时,两个移动电机工作带动两个移动丝杆在移动架上转动,两个移动丝杆转动带动移动板在水平方向进行移动,移动板移动带动第一检测组件移动对线束不同的位置,根据需要进行往复不断地检测作业,在对线束进行线束时,转动电机工作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转动带动两个转动齿板在安装槽内移动,两个转动齿板移动带动两个滑动架在移动板上进行移动,两个滑动架移动带动两个固定圆框检测器移动,两个固定圆框检测器移动对线束进行检测作业,两个固定圆框检测器移动也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线束进行检测。其二,本专利技术在对线束进行穿刺时,需要对线束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在加工的过程中线束的位置发生偏移,此时固定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固定板移动,固定板移动对线束的位置进行固定,确保在检测的过程中,线束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其三,本专利技术在中驱动电机工作带动驱动凸轮转动,驱动凸轮转动带动转动轮转动从而带动驱动杆在第二安装架上进行上下移动,驱动杆上下移动带动检测尖头上下移动,对线束的外皮进行穿刺作业,方便后续检测的工作,可以实现对线束不同性能进行检测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移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检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检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承载板1,线束输送装置2,安装座21,输送架22,输送电机23,输送辊24,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第一安装架31,检测移动组件32,移动架321,移动板322,移动电机323,移动丝杆324,第一检测组件33,转动电机331,转动齿轮332,转动齿板333,滑动架334,固定圆框检测器335,承载架34,线束第二检测装置4,第二安装架41,承载台42,第二检测组件43,安装块431,驱动电机432,驱动凸轮433,驱动杆434,转动轮435,检测尖头436,压缩弹簧437,线束固定组件5,固定板51,固定气缸52,定位块53,线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线束输送装置(2)、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承载架(34)、线束第二检测装置(4)和线束放置装置(6),所述承载板(1)呈水平设置,所述线束放置装置(6)设置在承载板(1)顶部的一端,所述线束输送装置(2)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且线束输送装置(2)位于线束放置装置(6)的旁侧,所述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所述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包括第一安装架(31)、检测移动组件(32)和第一检测组件(33),所述第一安装架(31)竖直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所述检测移动组件(32)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1)上,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3)设置在检测移动组件(32)上且第一检测组件(33)与检测移动组件(32)转动连接,所述线束第二检测装置(4)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所述线束第二检测装置(4)包括第二安装架(41)、承载台(42)、第二检测组件(43)和线束固定组件(5),所述第二安装架(41)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1)的旁侧,所述承载台(42)设置在第二安装架(41)的下方,所述线束固定组件(5)设置在承载台(42)上且与承载台(4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检测组件(43)设置在第二安装架(41)上且与第二安装架(41)滑动配合,所述承载架(34)位于第一安装架(31)和的第二安装架(4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线束输送装置(2)、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承载架(34)、线束第二检测装置(4)和线束放置装置(6),所述承载板(1)呈水平设置,所述线束放置装置(6)设置在承载板(1)顶部的一端,所述线束输送装置(2)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且线束输送装置(2)位于线束放置装置(6)的旁侧,所述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所述线束第一检测装置(3)包括第一安装架(31)、检测移动组件(32)和第一检测组件(33),所述第一安装架(31)竖直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所述检测移动组件(32)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1)上,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3)设置在检测移动组件(32)上且第一检测组件(33)与检测移动组件(32)转动连接,所述线束第二检测装置(4)设置在承载板(1)的顶部,所述线束第二检测装置(4)包括第二安装架(41)、承载台(42)、第二检测组件(43)和线束固定组件(5),所述第二安装架(41)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1)的旁侧,所述承载台(42)设置在第二安装架(41)的下方,所述线束固定组件(5)设置在承载台(42)上且与承载台(4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检测组件(43)设置在第二安装架(41)上且与第二安装架(41)滑动配合,所述承载架(34)位于第一安装架(31)和的第二安装架(4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移动组件(32)包括移动架(321)、移动板(322)、两个移动电机(323)和两个移动丝杆(324),所述移动架(321)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1)的下方,两个所述移动丝杆(324)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架(32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电机(323)对称设置在移动架(321)上且两个移动电机(323)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移动丝杆(3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22)设置在两个移动丝杆(324)上且移动板(3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丝杆(32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加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3)包括转动电机(331)、转动齿轮(332)、两个转动齿板(333)、两个滑动架(334)和两个固定圆框检测器(335),所述转动电机(331)设置在移动板(322)的顶部且转动电机(331)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移动板(322)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转动齿轮(332)设置在转动电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孝俊
申请(专利权)人:童孝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