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736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内机,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其中新风模块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风机组件和出风部,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风道,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以引导室内空气进入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以引导室外空气进入所述第二风道;所述出风部的进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室内的恒温空气和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出风部充分混合后吹出,混合后的新风与室内空气的温差较小,提升了新风的舒适性;同时混合后的新风能提升单位时间内的风量,提升了新风的送风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新风模块直接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由于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存在温差,直接引入室内使得体感较差。因此,部分新风模块采用将室外空气和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混合吹出的方式降低室外空气的温差,但普遍存在混风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风模块,通过设置两个分别用于引入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风道,并且通过出风部充分混合后吹出,从而改善新风吹出的温度,提升了新风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新风模块的空调室内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新风模块,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第一风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风道;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以引导室内空气进入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以引导室外空气进入所述第二风道;出风部,所述出风部的进风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第一风道;/n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风道;/n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以引导室内空气进入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以引导室外空气进入所述第二风道;/n出风部,所述出风部的进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第一风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第二风道;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以引导室内空气进入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以引导室外空气进入所述第二风道;
出风部,所述出风部的进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的截面面积自进风端向出风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的截面的宽度自所述进风端向所述出风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收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的出风端的宽度为D,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的宽度为D1,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的宽度为D2,所述D、所述D1和所述D2满足:D≥D2,D2≥D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紫生马列薛玮飞林健辉周何杰黄俊豪黄愉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