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整螺栓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整螺栓和车辆。
技术介绍
传统调整螺栓的杆部的横截面轮廓大多构造为圆形,以便于与圆形的固定孔进行匹配紧固,但传统的调整螺栓重量较大,不符合当前紧固结构等的轻量化需求,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调整螺栓,该调整螺栓的重量更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调整螺栓,包括:头部;杆部,所述头部连接在所述杆部的一端,所述杆部的外周面的横截面轮廓构造为勒洛三角形;尾部,所述尾部连接在所述杆部的另一端,所述尾部形成为旋转调整机构。进一步,所述杆部的外周面具有外螺纹。进一步,所述尾部的外周面具有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构成所述旋转调整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具有槽体。进一步,多个所述凸起在所述杆部的径向上位于所述横截面轮廓的内侧。进一步,所述调整螺栓还包括:耐磨减震帽,所述耐磨减震帽设置在所述头部的远离所述杆部的一端上。进一步,所述耐磨减震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整螺栓(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头部(1);/n杆部(2),所述头部(1)连接在所述杆部(2)的一端,所述杆部(2)的外周面的横截面轮廓构造为勒洛三角形;/n尾部(3),所述尾部(3)连接在所述杆部(2)的另一端,所述尾部(3)形成为旋转调整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螺栓(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部(1);
杆部(2),所述头部(1)连接在所述杆部(2)的一端,所述杆部(2)的外周面的横截面轮廓构造为勒洛三角形;
尾部(3),所述尾部(3)连接在所述杆部(2)的另一端,所述尾部(3)形成为旋转调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螺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2)的外周面具有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螺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3)的外周面具有凸起(31),多个所述凸起(31)构成所述旋转调整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31)之间具有槽体(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螺栓(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31)在所述杆部(2)的径向上位于所述横截面轮廓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螺栓(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减震帽(5),所述耐磨减震帽(5)设置在所述头部(1)的远离所述杆部(2)的一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螺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减震帽(5)与所述头部(1)紧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李智广,李成灿,他维兴,孙志远,张双进,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