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智能遮阳系统的绿色建筑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158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智能遮阳系统的绿色建筑,包括建筑墙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建筑墙体上的多组遮阳组件,所述遮阳组件包括两扇重合叠放于一起的遮阳窗,所述遮阳窗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遮阳窗一侧端设置有储液盒,所述空腔连通于所述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内注满有遮阳溶液,同组所述遮阳组件中的所述储液盒分别位于所述遮阳窗两侧端,所述建筑墙体外端开设有多个供所述遮阳窗转动连接的窗孔,所述遮阳窗的转动轴线呈水平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降低照射至室内的光照强度并且可进行调节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智能遮阳系统的绿色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遮阳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智能遮阳系统的绿色建筑。
技术介绍
目前,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绿色建筑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两种,其中室内环境又包括三种问题,第一是温度问题,热舒适明显的影响着工作效率。传统的空调系统能够维持室内温度,但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室内达到绝对舒适,容易引发出“空调病"问题,且消耗大量能源,增加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而绿色建筑要求除保证人体总体热平衡外,应注意身体个别部位如头部和足部对温度的特殊要求,并善于应用自然能源。另外,常采用的极大玻璃面建筑在夏季能发生温室效应,而在冬季发生来自冷玻璃面的低温辐射效应。因此,除了冬夏空调设计条件外,要分析当地气候及建筑内部负荷变化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第二是日光照明问题,室内光环境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室内气氛。绿色建筑中引进无污染,光色好的日光作为光源是绿色光环境的一部分。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8708508A《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阳台遮阳板》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阳台遮阳板,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座的对应面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连接有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连接有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中间连接板的底端均设有卡槽,中间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顶端均对应卡槽设有卡块,中间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顶端均对应卡槽设有卡块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方案中阳台遮阳板将会把照射至阳台的光照完全遮挡,但在现代生活中在阳台上进行花草的养殖,会是净化空气,提升生活品质的好选择,而花草需要进行光合作用以保证生长,当阳光过于强烈时,如不对阳光进行遮挡,花草容易被照射至枯萎,如进行遮挡,花草将会无法接触阳光,不利于花草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照射至室内的阳光强度进行降低的具有智能遮阳系统的绿色建筑。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智能遮阳系统的绿色建筑,包括建筑墙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建筑墙体上的多组遮阳组件,所述遮阳组件包括两扇重合叠放于一起的遮阳窗,所述遮阳窗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遮阳窗一侧端设置有储液盒,所述空腔连通于所述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内注满有遮阳溶液,同组所述遮阳组件中的所述储液盒分别位于所述遮阳窗两侧端,所述建筑墙体外端开设有多个供所述遮阳窗转动连接的窗孔,所述遮阳窗的转动轴线呈水平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阳光强度较大时,转动遮阳窗,使得一储液盒位于顶部,此时储液盒内的遮阳溶液下流至空腔内,当空腔被填满时,阳光透过遮阳窗照射至室内的光照强度将被大大减少,同时可在储液盒内灌注对紫外线过滤强度不同的溶液,使得根据建筑当地的气候更换适合的遮阳溶液,当阳光强度不高时,也可转动遮阳窗至倾斜,使得阳光可直接照射至室内。另外当春节等节日时通常会在窗上粘接装饰贴画,当节日过后需要进行清理非常麻烦,该方案可通过在储液盒内的溶液中加入发光磁粉,当倒置储液盒时,可在遮阳窗一端抵接指定形状的磁片,磁片将吸附磁粉至遮阳窗内端面,使得磁粉形成磁片的形状,同时通过磁力使得磁片和磁粉全都固定,从而形成装饰,当节日过后只需拿掉磁片便可,非常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建筑墙体在所述窗孔两侧壁开设有供所述遮阳窗滑移插接的收纳槽,同一所述窗孔处设置有两组所述遮阳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墙体在窗孔两侧壁开设收纳槽,使得同一窗孔处可设置两组遮阳组件,当一组遮阳组件刚好位于窗孔处进行遮阳时,另一组遮阳组件位于一侧的收纳槽内。该方案同一窗孔处可具有四扇遮阳窗,使得同一透光部位可设置四档不同的遮阳溶液,从而将遮阳的效果进行细化。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建筑墙体在所述收纳槽的侧壁水平插入有轴套,同组所述遮阳窗之间在一侧端设置有转动插接于所述轴套的转轴,位于同一窗孔内的两组所述遮阳组件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阳窗一侧的转轴直接转动插接在轴套内,两组遮阳组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使得两组遮阳组件中的遮阳窗可单独转动,而移动遮阳窗时也只需要移动一组遮阳组件,便可使得两组遮阳组件共同移动,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建筑墙体在所述窗孔和所述收纳槽下端水平滑移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储液盒远离所述遮阳窗的一端均匀设置有外端呈圆弧状的连接片,所述密封板上端均匀开设有供所述连接片过盈插接的连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组遮阳组件中包括有两扇叠放于一起的遮阳窗,使得遮阳组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此时转动遮阳窗时,为使得遮阳窗可完全转入窗孔内,在储液盒的外端设置外端为圆弧状的连接片,同时在窗孔和收纳槽内滑移连接有密封板,转动遮阳组件时,连接片过盈插接在密封板上的连接槽内,使得遮阳窗可完全转入窗孔的同时,可被密封板将下端密封,避免雨水顺着缝隙流入室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建筑墙体在所述密封板下侧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杆,所述建筑墙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螺杆,所述密封板下端与所述驱动螺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螺杆转动,而密封板在驱动螺杆的带动下水平移动,再通过连接片带动遮阳组件一同移动,该方案使得移动同一窗孔内的两组遮阳组件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盒靠近所述遮阳窗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遮阳窗一侧端设置有滑移插接于所述插接槽的插接条,所述插接条上开设有连通于空腔的第一下液孔,所述储液和在所述插接槽底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下液孔对齐的第二下液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条直接滑移插接于插接槽内,使得储液盒和遮阳窗固定,同时第一下液孔和第二下液孔对齐,此时储液盒内的遮阳溶液可直接流入空腔内。该方案使得储液盒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便于通过更换储液盒直接更换储液盒内的遮阳溶液,以根据天气选择适当的遮阳溶液,同时可通过第二下液孔更换遮阳溶液,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盒在所述插接槽两端的底壁上设置有球头柱塞,所述遮阳窗在所述插接条外端开设有供所述球头柱塞插接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储液盒时,可能会使得第一下液孔和第二下液孔无法对齐,从而造成转动遮阳窗的时候,储液盒内的遮阳溶液无法下流,还需要继续调节储液盒的位置,非常麻烦,该方案中通过设置球头柱塞使得安装储液盒时,球头柱塞直接插接在凹槽内,使得储液盒被定位,,此时第一下液孔和第二下夜孔刚好对齐,从而避免重复安装储液盒,更加方便,同时,避免遮阳组件滑移时储液盒位移,造成无法下液。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水平相邻两储液盒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水平状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滑移插接有插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智能遮阳系统的绿色建筑,包括建筑墙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建筑墙体(1)上的多组遮阳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组件(2)包括两扇重合叠放于一起的遮阳窗(3),所述遮阳窗(3)内部开设有空腔(10),所述遮阳窗(3)一侧端设置有储液盒(4),所述空腔(10)连通于所述储液盒(4),所述储液盒(4)内注满有遮阳溶液,同组所述遮阳组件(2)中的所述储液盒(4)分别位于所述遮阳窗(3)两侧端,所述建筑墙体(1)外端开设有多个供所述遮阳窗(3)转动连接的窗孔(5),所述遮阳窗(3)的转动轴线呈水平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智能遮阳系统的绿色建筑,包括建筑墙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建筑墙体(1)上的多组遮阳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组件(2)包括两扇重合叠放于一起的遮阳窗(3),所述遮阳窗(3)内部开设有空腔(10),所述遮阳窗(3)一侧端设置有储液盒(4),所述空腔(10)连通于所述储液盒(4),所述储液盒(4)内注满有遮阳溶液,同组所述遮阳组件(2)中的所述储液盒(4)分别位于所述遮阳窗(3)两侧端,所述建筑墙体(1)外端开设有多个供所述遮阳窗(3)转动连接的窗孔(5),所述遮阳窗(3)的转动轴线呈水平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遮阳系统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墙体(1)在所述窗孔(5)两侧壁开设有供所述遮阳窗(3)滑移插接的收纳槽(6),同一所述窗孔(5)处设置有两组所述遮阳组件(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智能遮阳系统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墙体(1)在所述收纳槽(6)的侧壁水平插入有轴套(7),同组所述遮阳窗(3)之间在一侧端设置有转动插接于所述轴套(7)的转轴(8),位于同一窗孔(5)内的两组所述遮阳组件(2)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智能遮阳系统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墙体(1)在所述窗孔(5)和所述收纳槽(6)下端水平滑移设置有密封板(23),所述储液盒(4)远离所述遮阳窗(3)的一端均匀设置有外端呈圆弧状的连接片(24),所述密封板(23)上端均匀开设有供所述连接片(24)过盈插接的连接槽(25)。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剑平曹凯州吴美娟胡雪丹黎立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