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支架的支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57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帐篷支架的支脚结构,其包括连接座、连接件、架杆及支撑杆;连接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的两侧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具有朝下的开口;架杆的下端插设于第一连接孔中,架杆与连接座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锁定/解锁;第二连接孔的上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杆,且两支撑杆展开后与架杆呈倒立的Y字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连接件将架杆固定于连接座上,实现帐篷支架的搭建,连接件解除固定后,连接座可以带着支撑杆沿架杆进行移动,从而使支撑杆收起重叠到架杆,实现帐篷支架的收搭更加省力、便捷;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帐篷通过支撑杆支撑于地面上,帐篷支架在使用时不易发生晃动,极大地提高了帐篷支架支撑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帐篷支架的支脚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户外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帐篷支架的支脚结构。
技术介绍
帐篷是人们户外常用的休闲用品,其主要由帐篷布和用于支撑帐篷布的帐篷支架组成,帐篷支架一般为多组支撑杆组和顶部模组组成,各组支撑杆组铰接于顶部模组上,各组支撑杆组由多根杆件和铰接件进行连接,各根杆件可以在铰接件上进行翻转,以实现帐篷的收搭,杆件采用这种翻转的方式展开或收折,使得帐篷支架的收搭不够省力、便捷。此外,现有帐篷支架中各组支撑杆组的杆件均为单根杆,帐篷通过各组支撑杆组的杆件支撑于地面上,这种结构的支撑杆组在实际使用中,帐篷存在支撑不稳固、容易发生晃动的缺陷,特别是帐篷受到外力作用时(如较大风力),支撑杆组不稳固的缺陷更加明显,影响帐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帐篷支架的支脚结构,其可以使帐篷支架的收搭更加省力、便捷,且帐篷支架支撑的稳固性更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帐篷支架的支脚结构,包括连接座、连接件、架杆及支撑杆;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帐篷支架的支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连接件、架杆及支撑杆;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为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两侧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具有朝下的开口;所述架杆的下端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所述架杆与连接座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进行锁定/解锁,并使解锁后的所述架杆可相对所述连接座伸缩;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上端分别铰接有所述支撑杆,且两所述支撑杆展开后与所述架杆呈倒立的Y字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帐篷支架的支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连接件、架杆及支撑杆;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为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两侧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具有朝下的开口;所述架杆的下端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所述架杆与连接座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进行锁定/解锁,并使解锁后的所述架杆可相对所述连接座伸缩;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上端分别铰接有所述支撑杆,且两所述支撑杆展开后与所述架杆呈倒立的Y字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支架的支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两侧,所述架杆的下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接孔,并在所述架杆的下端插设有脚套,所述脚套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下端的开口处,以使所述第一插接口对准所述第二插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帐篷支架的支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套的形状呈楔形,其下端抵在所述支撑杆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支架的支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通的安装口,所述架杆的下端设有第一插接口,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口中,并可与所述第一插接口相插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基陈鸣
申请(专利权)人:岁渡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陈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