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30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上设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部固定连接有废水处理箱,所述废水处理箱内侧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两侧内壁之间卡接有网格过滤板,所述网格过滤板顶部两边侧对称开设有U型滑槽,所述U型滑槽上方滑动连接有清理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通过网格过滤板将污泥垃圾单独过滤出来,每间隔一段时间,利用第一液压杆打开挡板,同时启动第二液压杆,通过清理板外侧的第一刮板条和第二刮板条将网格过滤板上的污泥垃圾以及其他颗粒物推至污泥垃圾腔,随后滑过斜板进入收集箱,最后挡板和清理板复位,废水处理箱继续工作,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循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属于隧道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和日常交通的需要,隧道建设量相应急剧上升,隧道工程大多位于山地或丘陵地带,在其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施工废水,若不对其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将会严重的影响施工地的生态环境。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废水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隧道在穿越不良地质单元时,产生的涌水,施工钻机、盾构等排放的废水,隧道爆破后及扒渣时用于降尘的的水等。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岩石粉尘等悬浮杂质进入水体中,废水呈乳化状态,颜色为牛奶色,极其难以自然沉淀。现有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无法对过滤网上的污泥和垃圾杂物进行去除,隧道施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施工污泥和其他垃圾,污泥以及垃圾大量的被拦截在过滤网上,需要人工经常性地对过滤网上的污泥、垃圾进行清洗,费时费力,造成废水循环过滤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无法对过滤网上的污泥和垃圾杂物进行去除,隧道施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施工污泥和其他垃圾,污泥以及垃圾大量的被拦截在过滤网上,需要人工经常性地对过滤网上的污泥、垃圾进行清洗,费时费力,造成废水循环过滤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上设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部固定连接有废水处理箱,所述废水处理箱内侧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顶端与进水管接通,且过滤腔两侧内壁之间卡接有网格过滤板,所述网格过滤板顶部两边侧对称开设有U型滑槽,所述U型滑槽上方滑动连接有清理板,所述清理板两端对称固定有与过滤腔侧壁对应的第一刮板条,所述清理板底部设有与网格过滤板对应的第二刮板条,所述网格过滤板正下方设置有循环净化箱,所述循环净化箱外侧设置有与过滤腔底端对应的污泥垃圾腔,所述污泥垃圾腔顶端安装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挡板转动连接,所述挡板底端贴合有与网格过滤板底部边侧相连的密封胶条,所述污泥垃圾腔底端内壁卡接有斜板,所述挡板顶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废水处理箱内壁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理板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与U型滑槽对应的滑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刮板条和第二刮板条与清理板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泥垃圾腔外侧底部安装有与斜板对应的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下方对应有收集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水处理箱顶部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间设置有与清理板中间固定的第二液压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斜板和清理板均与水平面呈30°夹角,且斜板顶部设置有抛光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具有过滤网不会堆积污泥垃圾,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优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废水循环装置相比较而言,本技术通过网格过滤板将污泥垃圾单独过滤出来,每间隔一段时间,利用第一液压杆打开挡板,同时启动第二液压杆,通过清理板外侧的第一刮板条和第二刮板条将网格过滤板上的污泥垃圾以及其他颗粒物推至污泥垃圾腔,随后滑过斜板进入收集箱,最后挡板和清理板复位,废水处理箱继续工作,如此循环往复,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省时省力,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清理板与网格过滤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槽;2、第一液压杆;3、网格过滤板;4、清理板;5、过滤腔;6、循环净化箱;7、废水处理箱;8、支腿;9、进水管;10、挡板;11、第一转轴;12、第二液压杆;13、第二转轴;14、污泥垃圾腔;15、固定台;16、斜板;17、密封门;18、收集箱;19、第一刮板条;20、第二刮板条;21、U型滑槽;22、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包括支腿8,所述支腿8上设有固定台15,所述固定台15顶部固定连接有废水处理箱7,所述废水处理箱7内侧设置有过滤腔5,所述过滤腔5顶端与进水管9接通,且过滤腔5两侧内壁之间卡接有网格过滤板3,所述网格过滤板3顶部两边侧对称开设有U型滑槽21,所述U型滑槽21上方滑动连接有清理板4,所述清理板4两端对称固定有与过滤腔5侧壁对应的第一刮板条19,所述清理板4底部设有与网格过滤板3对应的第二刮板条20,所述网格过滤板3正下方设置有循环净化箱6,所述循环净化箱6外侧设置有与过滤腔5底端对应的污泥垃圾腔14,所述污泥垃圾腔14顶端安装有第一液压杆2,所述第一液压杆2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1与挡板10转动连接,所述挡板10底端贴合有与网格过滤板3底部边侧相连的密封胶条,所述污泥垃圾腔14底端内壁卡接有斜板16,所述挡板10顶端通过第二转轴13与废水处理箱7内壁相连。优选的,所述清理板4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与U型滑槽21对应的滑块22使得清理板4可以在网格过滤板3上平稳移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刮板条19和第二刮板条20与清理板4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将过滤腔5内的污泥和垃圾去除干净。优选的,所述污泥垃圾腔14外侧底部安装有与斜板16对应的密封门17,所述密封门17下方对应有收集箱18,及时将污泥垃圾排出处理。优选的,所述废水处理箱7顶部一端设置有安装槽1,所述安装槽1中间设置有与清理板4中间固定的第二液压杆12,取代人力清除垃圾。优选的,所述斜板16和清理板4均与水平面呈30°夹角,且斜板16顶部设置有抛光面,方便污泥垃圾的清除,使其自动落入收集箱18。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具有过滤网不会堆积污泥垃圾,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优点,通过网格过滤板3将污泥垃圾单独过滤出来,每间隔一段时间,利用第一液压杆2打开挡板10,同时启动第二液压杆12,通过清理板4外侧的第一刮板条19和第二刮板条20将网格过滤板3上的污泥垃圾以及其他颗粒物推至污泥垃圾腔14,随后滑过斜板16进入收集箱18,最后挡板10和清理板4复位,废水处理箱7继续工作,如此循环往复,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省时省力,使用效果好,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包括支腿(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8)上设有固定台(15),所述固定台(15)顶部固定连接有废水处理箱(7),所述废水处理箱(7)内侧设置有过滤腔(5),所述过滤腔(5)顶端与进水管(9)接通,且过滤腔(5)两侧内壁之间卡接有网格过滤板(3),所述网格过滤板(3)顶部两边侧对称开设有U型滑槽(21),所述U型滑槽(21)上方滑动连接有清理板(4),所述清理板(4)两端对称固定有与过滤腔(5)侧壁对应的第一刮板条(19),所述清理板(4)底部设有与网格过滤板(3)对应的第二刮板条(20),所述网格过滤板(3)正下方设置有循环净化箱(6),所述循环净化箱(6)外侧设置有与过滤腔(5)底端对应的污泥垃圾腔(14),所述污泥垃圾腔(14)顶端安装有第一液压杆(2),所述第一液压杆(2)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1)与挡板(10)转动连接,所述挡板(10)底端贴合有与网格过滤板(3)底部边侧相连的密封胶条,所述污泥垃圾腔(14)底端内壁卡接有斜板(16),所述挡板(10)顶端通过第二转轴(13)与废水处理箱(7)内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环保的隧道施工废水循环装置,包括支腿(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8)上设有固定台(15),所述固定台(15)顶部固定连接有废水处理箱(7),所述废水处理箱(7)内侧设置有过滤腔(5),所述过滤腔(5)顶端与进水管(9)接通,且过滤腔(5)两侧内壁之间卡接有网格过滤板(3),所述网格过滤板(3)顶部两边侧对称开设有U型滑槽(21),所述U型滑槽(21)上方滑动连接有清理板(4),所述清理板(4)两端对称固定有与过滤腔(5)侧壁对应的第一刮板条(19),所述清理板(4)底部设有与网格过滤板(3)对应的第二刮板条(20),所述网格过滤板(3)正下方设置有循环净化箱(6),所述循环净化箱(6)外侧设置有与过滤腔(5)底端对应的污泥垃圾腔(14),所述污泥垃圾腔(14)顶端安装有第一液压杆(2),所述第一液压杆(2)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1)与挡板(10)转动连接,所述挡板(10)底端贴合有与网格过滤板(3)底部边侧相连的密封胶条,所述污泥垃圾腔(14)底端内壁卡接有斜板(16),所述挡板(10)顶端通过第二转轴(13)与废水处理箱(7)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燕刘海彭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市润达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