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在肿瘤原位形成纳米防御网络的自组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组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可在肿瘤原位形成纳米防御网络的自组装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肿瘤转移快,因此抑制肿瘤转移是肿瘤治疗的关键因素。肿瘤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通过抑制金属基质蛋白酶的活性来实现肿瘤转移的抑制是一种常用的策略,因为金属基质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是导致肿瘤转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该方法的收效甚微。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一些关于肿瘤转移抑制策略的报道。CN103520145A公开了维泰醇和紫杉醇对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对它们的抗肿瘤转移能力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维泰醇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和致死率低于紫杉醇,对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对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的抑制能力略低于紫杉醇。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在肿瘤原位形成纳米防御网络的自组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组装材料由靶向肽、自组装多肽和双芘荧光信号分子组成,其化学结构如式(Ⅰ)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肿瘤原位形成纳米防御网络的自组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组装材料由靶向肽、自组装多肽和双芘荧光信号分子组成,其化学结构如式(Ⅰ)所示;
其中,R1来自于分子内具有多氢键的自组装多肽;R2来自于肿瘤靶向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肿瘤原位形成纳米防御网络的自组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1来自于多肽序列Leu-Pro-Phe-Phe-Asp。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在肿瘤原位形成纳米防御网络的自组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2来自于多肽序列Ala-Thr-Trp-Leu-Pro-Pro-Arg、Ala-Ser-Ser-Ser-Tyr-Pro-Leu-Ile-His-Trp-Arg-Pro-Trp-Ala-Arg或Cys-Gly-Leu-Ser-Asp-Ser-Cys。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在肿瘤原位形成纳米防御网络的自组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1来自于多肽序列Leu-Pro-Phe-Phe-Asp,所述R2来自于多肽序列Ala-Thr-Trp-Leu-Pro-Pro-Arg;其中,R1中的Asp端与所述双芘荧光信号分子相连,R1中的Leu端与R2中的Ala端相连。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在肿瘤原位形成纳米防御网络的自组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
以末端氨基和侧链氨基均得到保护的氨基酸以及双芘荧光信号分子为原料,通过固相合成法,合成所述可在肿瘤原位形成纳米防御网络的自组装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在肿瘤原位形成纳米防御网络的自组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载体树脂进行溶胀;
(2)采用末端氨基得到Fmoc保护、侧链氨基得到Boc保护的氨基酸以及双芘荧光信号分子为原料,首先,按照R2的氨基酸顺序,将R2第一个氨基酸加入至载体树脂,与载体树脂进行偶联反应并连接;脱去R2第一个氨基酸上的Fmoc保护基,将R2第二个氨基酸与R2第一个氨基酸进行偶联反应并连接;直至完成R2中所有氨基酸的缩合;
(3)脱去R2最后一个氨基酸的Fmoc保护基,按照R1的氨基酸顺序,将R1第一个氨基酸与R2最后一个氨基酸进行偶联反应并连接;脱去R1第一个氨基酸上的Fmoc保护基,将R1第二个氨基酸与R1第一个氨基酸进行偶联反应并连接;直至完成R1中所有氨基酸的缩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王磊,李秉南,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