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壮加专利>正文

一种玩具翻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27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玩具翻斗车,包括驱动主体及对称的连接于驱动主体两侧的行走单元;所述行走单元与驱动主体构成横向滑动连接,行走单元与驱动主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驱动主体内置驱动块转动可推动两侧的行走单元横向移动;所述行走单元包括行走单元支架、驱动轮和从动轮,行走单元支架上由中心向外伸出三个相同的均布的支臂,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连接于支臂端部,并与支臂构成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体两侧采用由三个均布的支臂及轮子组成的行走驱动单元,结构巧妙,实现了灵活翻转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玩具翻斗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玩具翻斗车。
技术介绍
在儿童玩具领域,各种各样的汽车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在玩具汽车里翻斗车以其独特的驱动结构、灵活的运动方式一直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现有的玩具翻斗车基本都是四轮结构,结构单一且整车笨重,在做翻滚动作时不够灵活,不能够充分体现翻斗车在任何环境及地貌下均可灵活通过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玩具翻斗车,其车体两侧采用由三个均布的支臂及轮子组成的行走驱动单元,结构巧妙,实现了灵活翻转的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所述一种玩具翻斗车包括驱动主体及对称的连接于驱动主体两侧的行走单元;所述行走单元与驱动主体构成横向滑动连接,行走单元与驱动主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驱动主体内置由振动驱动电机带动的驱动块,驱动块转动可推动两侧的行走单元横向移动,行走单元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行走单元向外横向移动极限位置的导向座,导向座顶部设置导向凸台,导向凸台可保证导向座水平横向移动;所述行走单元包括行走单元支架、驱动轮和从动轮,行走单元支架上由中心向外伸出三个相同的均布的支臂,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连接于支臂端部,并与支臂构成转动连接;所述行走单元支架中心固定连接有行走驱动电机壳体,行走驱动电机壳体内置行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通过行走驱动齿轮箱将动力传输至驱动轮,带动驱动轮转动。所述振动驱动电机通过振动齿轮箱将动力传递至驱动块,驱动块为椭形,其中心与振动齿轮箱的动力输出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壳体由上下可拆开的两部分壳体构成,下面的壳体上可拆卸的扣接固定着上压壳体,上压壳体与主体壳体的下面的壳体之间构成滑动槽,上压壳体顶部对称的设置有长条形状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座放置于滑动槽内,导向座上端的导向凸台位于导向槽内,行走驱动电机壳体靠接在滑动槽端部的弧形面上,导向座可在滑动槽内横向滑动;所述导向座端面上设置有弧形凸台,驱动块与弧形凸台靠接,驱动块转动将通过弧形凸台推动导向座横向移动;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圆柱形的行走驱动电机壳体上,复位弹簧一端顶在导向座上,另一端顶在滑动槽端部的弧形面内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驱动块与弧形凸台紧密靠接。所述行走单元支架上设置的一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驱动轮为履带驱动轮,从动轮为履带从动轮,履带驱动轮及履带从动轮通过传动履带构成传动连接,玩具翻斗车在传动履带带动下运动。所述行走单元支架上设置的一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驱动轮为橡胶驱动轮,轮毂一周包覆有橡胶轮胎,从动轮为橡胶从动轮,轮毂一周同样包覆有橡胶轮胎,玩具翻斗车在橡胶驱动轮和橡胶从动轮支撑和带动下运动。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本技术所述一种玩具翻斗车改变传统翻斗车采用四个轮的机构,结构新颖,其通过单侧三个轮的设计提高了翻动的灵活性,实现了在翻斗车前进、倒退等多种运动中均可实现翻滚;翻斗车两侧的行走单元均通过独立控制的电机驱动,通过玩家的遥控可实现翻斗车的前进、后退、打转等多种运动模式,通过在车体内部设置驱动块实现了车子在运动过程中两侧的行走单元还可以沿着轴线振动,极大的提高了车子整体在玩耍过程中表现出动力十足的动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子的通过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传动履带驱动结构);图2是驱动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驱动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行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行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行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安装的结构示意图(橡胶驱动轮及橡胶从动轮驱动结构)。图中,1行走单元、2驱动主体、3导向槽、4导向凸台、5振动驱动电机、6振动齿轮箱、7驱动块、8导向座、9从动橡胶轮、10行走驱动电机壳体、11复位弹簧、12弧形凸台、13主体壳体、14滑动槽、15上压壳体、16行走驱动电机、17动力输出端齿轮、18行走驱动齿轮箱、19履带驱动轮、20履带从动轮、21传动履带、22行走单元支架、23橡胶驱动轮、24橡胶从动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图7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玩具翻斗车包括驱动主体2及对称的连接于驱动主体2两侧的行走单元1;所述行走单元1与驱动主体2构成横向滑动连接,行走单元1与驱动主体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1,驱动主体2内置由振动驱动电机5带动的驱动块7,驱动块7转动可推动两侧的行走单元1横向移动,行走单元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行走单元1向外横向移动极限位置的导向座8,导向座8顶部设置导向凸台4,导向凸台4可保证导向座8水平横向移动;所述行走单元1包括行走单元支架22、驱动轮和从动轮,行走单元支架22上由中心向外伸出三个相同的均布的支臂,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连接于支臂端部,并与支臂构成转动连接;所述行走单元支架22中心固定连接有行走驱动电机壳体10,行走驱动电机壳体10内置行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通过行走驱动齿轮箱18将动力传输至驱动轮,带动驱动轮转动。所述振动驱动电机5通过振动齿轮箱6将动力传递至驱动块7,驱动块7为椭形,其中心与振动齿轮箱6的动力输出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壳体13由上下可拆开的两部分壳体构成,下面的壳体上可拆卸的扣接固定着上压壳体15,上压壳体15与主体壳体13的下面的壳体之间构成滑动槽14,上压壳体15顶部对称的设置有长条形状的导向槽3;所述导向座8放置于滑动槽14内,导向座8上端的导向凸台4位于导向槽3内,行走驱动电机壳体10靠接在滑动槽14端部的弧形面上,导向座8可在滑动槽14内横向滑动;所述导向座8端面上设置有弧形凸台12,驱动块7与弧形凸台12靠接,驱动块7转动将通过弧形凸台12推动导向座8横向移动,该运动可通过遥控器上的开关控制开启和停止(通过遥控器控制振动驱动电机5转动或停止转动);所述复位弹簧11套接在圆柱形的行走驱动电机壳体10上,复位弹簧11一端顶在导向座8上,另一端顶在滑动槽14端部的弧形面内侧,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驱动块7与弧形凸台12紧密靠接。如图6所示,所述行走单元支架22上设置的一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驱动轮为履带驱动轮19,从动轮为履带从动轮20,履带驱动轮19及履带从动轮20通过传动履带21构成传动连接,玩具翻斗车在传动履带21带动下运动。如图8、图9所示,所述行走单元支架22上设置的一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驱动轮为橡胶驱动轮23,轮毂一周包覆有橡胶轮胎,从动轮为橡胶从动轮24,轮毂一周同样包覆有橡胶轮胎,玩具翻斗车在橡胶驱动轮23和橡胶从动轮24支撑和带动下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玩具翻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主体及对称的连接于驱动主体两侧的行走单元;所述行走单元与驱动主体构成横向滑动连接,行走单元与驱动主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驱动主体内置由振动驱动电机带动的驱动块,驱动块转动可推动两侧的行走单元横向移动,行走单元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行走单元向外横向移动极限位置的导向座,导向座顶部设置导向凸台,导向凸台可保证导向座水平横向移动;所述行走单元包括行走单元支架、驱动轮和从动轮,行走单元支架上由中心向外伸出三个相同的均布的支臂,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连接于支臂端部,并与支臂构成转动连接;所述行走单元支架中心固定连接有行走驱动电机壳体,行走驱动电机壳体内置行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通过行走驱动齿轮箱将动力传输至驱动轮,带动驱动轮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玩具翻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主体及对称的连接于驱动主体两侧的行走单元;所述行走单元与驱动主体构成横向滑动连接,行走单元与驱动主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驱动主体内置由振动驱动电机带动的驱动块,驱动块转动可推动两侧的行走单元横向移动,行走单元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行走单元向外横向移动极限位置的导向座,导向座顶部设置导向凸台,导向凸台可保证导向座水平横向移动;所述行走单元包括行走单元支架、驱动轮和从动轮,行走单元支架上由中心向外伸出三个相同的均布的支臂,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连接于支臂端部,并与支臂构成转动连接;所述行走单元支架中心固定连接有行走驱动电机壳体,行走驱动电机壳体内置行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通过行走驱动齿轮箱将动力传输至驱动轮,带动驱动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翻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驱动电机通过振动齿轮箱将动力传递至驱动块,驱动块为椭形,其中心与振动齿轮箱的动力输出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壳体由上下可拆开的两部分壳体构成,下面的壳体上可拆卸的扣接固定着上压壳体,上压壳体与主体壳体的下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壮加
申请(专利权)人:王壮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