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204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放射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和身体固定机构,身体固定机构包括安装于底板上表面的固定板以及可拆卸安装于固定板上表面的增厚件和两个胸托;固定板前端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安装胸托的胸托安装槽,增厚件的两侧均开设有分别与两个胸托相适配的两个胸托缺口;增厚件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取放增厚件的第一手持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放射治疗定位装置通过设置可拆卸安装的增厚件和胸托,当患者对任一侧胸部或者双侧胸部进行放射治疗时,能根据不同患者的胸部情况增加身体固定装置的厚度,并将所需放射的胸部所对应的胸托移除,使得胸部能自然下垂、完全舒展,提高放疗的精准度和放疗效果,实用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放射治疗
,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是放射治疗计划于摆位执行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高精度的直线加速器、质子、模拟定位机、治疗计划系统和CT、MR等先进影像诊断设备的采用,可得到高精度的肿瘤定位、治疗计划和高精度的治疗,由于“三精”放疗的开展对体位固定和分次治疗的重复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对于乳腺放射治疗中,由于治疗装置的胸托深度不足,治疗装置的俯卧板/垫厚度不足,使得患者在俯卧治疗过程中,胸部未能完全下垂,不能完全舒展,影响放射位置的全面性,放射治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该放射治疗定位装置通过设置可拆卸安装的增厚件和胸托,当患者对任一侧胸部进行放射治疗或者双侧胸部同时进行放射治疗时,能根据不同患者的胸部情况增加身体固定装置的厚度,同时将所需放射的胸部所对应的胸托移除,使得移除胸托后对应的一侧胸部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能自然下垂、完全舒展,提高放疗的精准度和放疗效果,实用性佳。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该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和身体固定机构,所述身体固定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固定板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增厚件和两个胸托;所述固定板前端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胸托的胸托安装槽,所述增厚件的两侧均开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胸托相适配的两个胸托缺口;所述增厚件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取放增厚件的第一手持凹槽。进一步地,所述胸托的上表面凹设有胸部放置槽,所述胸部放置槽的底壁自靠近所述固定板中轴线的一端向远离固定板中轴线的一端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胸托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取放胸托的第二手持凹槽,所述第二手持凹槽的开口端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中轴线;所述胸托的底部凸设有第一凸块,所述胸托安装槽的底壁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适配的卡槽。进一步地,所述增厚件前端的上表面沿增厚件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设有头枕,所述增厚件的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刻度线。进一步地,所述头枕包括头托以及与所述头托的后端转动连接的调节装置,所述头托的底部设置有卡合件,所述卡合件的底端间隔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凹槽,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上表面的连接平板、分别与所述连接平板中部的两侧转动连接的两个支撑臂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臂顶端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卡设于所述限位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增厚件的底部凸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配的第二凸块。进一步地,所述身体固定机构还包括定位器,所述定位器包括定位件本体和贯穿所述定位件本体的锁合杆,所述锁合杆包括垂直杆和设置于所述垂直杆两端的水平杆;所述固定板的后端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定位器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底板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锁合杆通过的锁孔,所述锁孔的横截面与所述锁合杆的横截面形状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增厚件的后端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器的前端相适配的第一定位缺口。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前端设置有手握杆,所述手握杆的上部凹设有若干个环形凹槽,手握杆的底部通过安装孔与所述底板连接。进一步地,该放射治疗定位装置还包括腿部定位机构,所述腿部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板和腿部放置件,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底板、所述固定板相适配的梯级状连接槽;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腿部放置件的底部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所述连接板的前端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器的后端相适配的第二定位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放射治疗定位装置通过设置可拆卸安装的增厚件和胸托,当患者对任一侧胸部进行放射治疗或者双侧胸部同时进行放射治疗时,能根据不同患者的胸部情况增加身体固定装置的厚度,同时将所需放射的胸部所对应的胸托移除,使得移除胸托后对应的一侧胸部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能自然下垂、完全舒展,提高放疗的精准度和放疗效果,实用性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增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胸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头枕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手握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底板、11—锁孔、12—手握杆、121—环形凹槽、2—固定板、21—胸托安装槽、22—卡槽、23—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3—增厚件、31—胸托缺口、32—第一手持凹槽、33—第一滑槽、34—第一刻度线、35—第二凸块、36—第一定位缺口、4—胸托、41—胸部放置槽、42—第二手持凹槽、43—第一凸块、5—头枕、51—头托、52—卡合件、521—限位凹槽、53—连接平板、54—支撑臂、55—限位杆、6—定位器、61—定位件本体、62—锁合杆、621—垂直杆、622—水平杆、7—腿部定位机构、71—连接板、711—梯级状连接槽、712—第二滑槽、713—第二刻度线、714—第二定位缺口、72—腿部放置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见图1-7,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该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和身体固定机构,所述身体固定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固定板2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板2上表面的增厚件3和两个胸托4;所述固定板2前端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胸托4的胸托安装槽21,所述增厚件3的两侧均开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胸托4相适配的两个胸托4缺口31;所述增厚件3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取放增厚件3的第一手持凹槽32。本实施例的放射治疗定位装置通过设置可拆卸安装的增厚件3和胸托4,当患者对任一侧胸部进行放射治疗或者双侧胸部同时进行放射治疗时,能根据不同患者的胸部情况增加身体固定装置的厚度,当胸部在胸托4上未能完全舒展开,则将增厚件3安装至固定板2上,同时将所需放射的胸部所对应的胸托4移除,使得移除胸托4后对应的一侧胸部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由于增厚件3与固定板2之间的高度差,使得胸部能自然下垂、完全舒展开,提高放疗的精准度和放疗效果,实用性佳。具体地,胸托4可拆卸地安装于胸托安装槽21中,能提高胸托4的安装稳定性,不易移位,使胸部在放疗过程中不易移动,提高放疗精确度和放疗效果,而增厚件3的胸托4缺口31,与胸托4位置相对应,当移除胸托4后,胸部在增厚件3的垫高作用下,在胸托4缺口31处自然下垂,使得胸部完全舒展,提高放疗的准确性;而增厚件3上表面的第一手持凹槽32,四指放置于第一手持凹槽32内,便于将增厚件3拿起进行移除、或将增厚件3放置并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和身体固定机构,所述身体固定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固定板(2)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板(2)上表面的增厚件(3)和两个胸托(4);/n所述固定板(2)前端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胸托(4)的胸托安装槽(21),所述增厚件(3)的两侧均开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胸托(4)相适配的两个胸托(4)缺口(31);/n所述增厚件(3)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取放增厚件(3)的第一手持凹槽(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和身体固定机构,所述身体固定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固定板(2)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板(2)上表面的增厚件(3)和两个胸托(4);
所述固定板(2)前端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胸托(4)的胸托安装槽(21),所述增厚件(3)的两侧均开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胸托(4)相适配的两个胸托(4)缺口(31);
所述增厚件(3)的上表面凹设有用于取放增厚件(3)的第一手持凹槽(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托(4)的上表面凹设有胸部放置槽(41),所述胸部放置槽(41)的底壁自靠近所述固定板(2)中轴线的一端向远离固定板(2)中轴线的一端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托(4)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取放胸托(4)的第二手持凹槽(42),所述第二手持凹槽(42)的开口端远离所述固定板(2)的中轴线;
所述胸托(4)的底部凸设有第一凸块(43),所述胸托安装槽(21)的底壁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43)相适配的卡槽(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件(3)前端的上表面沿增厚件(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33),所述第一滑槽(33)内滑设有头枕(5),所述增厚件(3)的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一滑槽(3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刻度线(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射治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5)包括头托(51)以及与所述头托(51)的后端转动连接的调节装置,所述头托(51)的底部设置有卡合件(52),所述卡合件(52)的底端间隔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凹槽(521),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33)上表面的连接平板(53)、分别与所述连接平板(53)中部的两侧转动连接的两个支撑臂(54)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臂(54)顶端的限位杆(5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庆恩
申请(专利权)人:光领未来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