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化钠硫酸钠混盐中去除有机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11492 阅读:4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氯化钠硫酸钠混盐中去除有机物的方法,针对食品厂、农药厂生产过程产生的含有机物的硫酸钠、氯化钠污盐碳化去除有机物技术,主要是采用低温无氧去除有机物,优化后续制取优质工业盐条件,采用低温无氧碳化的优点有:降低热源提供能耗,从而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同时可利用低温条件下有机物的分解获得热能;无氧状态下,减少空气使用量,降低燃烧后烟气处理成本,环保、节能。低温分解有机物获得的碳、氢、氧能及时通过微负压排除,使碳化过程顺利进行,炉体内基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缩短碳化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化钠硫酸钠混盐中去除有机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污盐分离
,特别涉及一种氯化钠硫酸钠混盐中去除有机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工业污盐处理方法主要为:一是洗盐法,用水或洗涤剂去除有机废盐中的杂质或其他成分;此方法适用于处理单一、杂质含量少的废盐;二是高温处理法,使盐渣中的有机杂质在高温下分解成气体,再对气体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去除有机杂质的目的;此方法在高温处理中,易出现喷嘴堵塞、磨损、高温粘结、结巴和设备腐蚀等问题;三是高温碳化法,这种方法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处理有机废盐的方法,其原理是在高温状态下对有机废盐进行碳化分解,使废盐中的有机物部分分解为挥发性气体;此方案存在的问题是碳化温度和盐的表面软化不易控制,极易形成对碳化设备的粘结,影响连续化生产;四是制纯碱法,将盐渣制成饱和盐水溶液后,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氮气、二氧化碳气形成固体碳酸氢钠,经高温分解制得纯碱;这种方法存在着废盐中的有机杂质去除不净的问题;五低温分级碳化法,将干燥后的工业废盐与一定温度流动的热空气结合,通过传热碳化,使工业废盐中的有机物形成挥发份和有机碳,针对有机碳盐进行溶解、水洗、过滤以及结晶处理后,得到工业用盐,此方法存在分级碳化不完全且产生有机物挥发份有些需要再次处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氯化钠硫酸钠混盐中去除有机物的方法,能够解决和盖上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一种氯化钠硫酸钠混盐中去除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有机污盐进行配料,混合后盐中含有机物5-8%;步骤2)将混合后的有机污盐进行干燥脱水并去除游离态的酸根等物质,采用喷淋塔回收处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汽及极少量其它物质,烘干后的废盐要达到颗粒均匀且流动性好的特征;步骤3)干燥后的污盐经输送设备进入无氧临界碳化区,在温度250-550℃及无氧条件下,有机废料转化为炭黑,尾气进入尾气处理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余热回收后返至步骤2)中的烘干系统使用;步骤4)碳化后的混合物(主要是固体碳和盐)进行溶解、过滤,碳颗粒可作为初级过滤材料或烘干后作为燃料使用;滤液为无害化处理后的纯盐或混盐溶液,进入盐制取或分盐工序进行操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是将低含量和高含量的有机污盐进行混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对食品厂、农药厂生产过程产生的含有机物的硫酸钠、氯化钠污盐碳化去除有机物技术,主要是采用低温无氧去除有机物,优化后续制取优质工业盐条件,采用低温无氧碳化的优点有:1、降低热源提供能耗,从而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同时可利用低温条件下有机物的分解获得热能;2、无氧状态下,减少空气使用量,降低燃烧后烟气处理成本,环保、节能。3、低温分解有机物获得的碳、氢、氧能及时通过微负压排除,使碳化过程顺利进行,炉体内基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缩短碳化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图1出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氯化钠硫酸钠混盐中去除有机物的方法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有机污盐进行配料,混合后盐中含有机物5-8%;步骤2)将混合后的有机污盐进行干燥脱水并去除游离态的酸根等物质,采用喷淋塔回收处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步骤3)干燥后的污盐经输送设备进入无氧临界碳化区,在温度250-550℃及无氧条件下,有机废料转化为炭黑,尾气进入尾气处理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余热回收后返至步骤2)中的烘干系统使用;步骤4)碳化后的混合物进行溶解、过滤,碳颗粒可作为初级过滤材料或烘干后作为燃料使用;滤液为无害化处理后的纯盐或混盐溶液,进入盐制取或分盐工序进行操作。步骤1)中是将低含量和高含量的有机污盐进行混合。实例一1、某食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盐,一种含有机物3.5%、氯化钠80.8%、硫酸钠3.8%、含水11.89%(200kg);另一种含有机物9.2%、氯化钠82.8%、硫酸钠1.28%、含水6.72%(200kg);两种工业污盐按1:1搅拌混合后,在100~110℃条件下,烘干2小时,烘干时盐层厚度1.5~2cm。2、烘干后污盐均匀无结块现象,采用螺旋进料方式进入低温碳化物。碳化炉采用密闭、无氧操作,控制温度250~550℃区间进行碳化,碳化时间5小时。碳化后进行冷却阶段;碳化过程烟气处理主要为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及极微量粉尘,经旋风收尘、布袋收尘后,热空气经管道加压后送至烘干工序使用。3、碳化后污盐降温至70℃后取样(样品冷却至室温留样分析),其余进行溶解、过滤后续工作。4、通过检测经低温无氧碳化处理后,固体总重量315.277kg,氯化钠含量:94.15%、硫酸钠:2.85%、碳化物:2.94%、其余物质:0.06%。实例二1、某农药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盐,一种含有机物5.5%、氯化钠88.8%、硫酸钠4.8%、含水13.88%(200kg);另一种含有机物10.2%、氯化钠87.5%、硫酸钠2.01%、含水10.72%(200kg);两种工业污盐按1:1搅拌混合后,在100~110℃条件下,烘干2小时,烘干时盐层厚度1.5~2cm。2、烘干后污盐均匀无结块现象,采用螺旋进料方式进入低温碳化物。碳化炉采用密闭、无氧操作,控制温度250~550℃区间进行碳化,碳化时间6小时。碳化后进行冷却阶段;碳化过程烟气处理主要为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及极微量粉尘,经旋风收尘、布袋收尘后,热空气经管道加压后送至烘干工序使用。3、碳化后污盐降温至60℃后取样(样品冷却至室温留样分析),其余进行溶解、过滤后续工作。4、通过检测经低温无氧碳化处理后,固体总重量350.96kg,氯化钠含量:93.09%、硫酸钠:3.53%、碳化物:3.28%、其余物质:0.1%。实验三1、某农药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盐,一种含有机物5.5%、氯化钠88.8%、硫酸钠4.8%、含水13.88%(200kg);某食品厂含有机物3.5%、氯化钠80.8%、硫酸钠3.8%、含水11.89%(200kg);两种工业污盐按1:1搅拌混合后,在100~110℃条件下,烘干2小时,烘干时盐层厚度1.5~2cm。2、烘干后污盐均匀无结块现象,采用螺旋进料方式进入低温碳化物。碳化炉采用密闭、无氧操作,控制温度250~550℃区间进行碳化,碳化时间6小时。碳化后进行冷却阶段;碳化过程烟气处理主要为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及极微量粉尘,经旋风收尘、布袋收尘后,热空气经管道加压后送至烘干工序使用。3、碳化后污盐降温至60℃后取样(样品冷却至室温留样分析),其余进行溶解、过滤后续工作。4、通过检测经低温无氧碳化处理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化钠硫酸钠混盐中去除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有机污盐进行配料,混合后盐中含有机物5-8%;/n步骤2)将混合后的有机污盐进行干燥脱水并去除游离态物质,采用喷淋塔回收处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n步骤3)干燥后的污盐经输送设备进入无氧临界碳化区,在温度250-550℃及无氧条件下,有机废料转化为炭黑,尾气进入尾气处理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余热回收后返至步骤2)中的烘干系统使用;/n步骤4)碳化后的混合物进行溶解、过滤,碳颗粒可作为初级过滤材料或烘干后作为燃料使用;滤液为无害化处理后的纯盐或混盐溶液,进入盐制取或分盐工序进行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化钠硫酸钠混盐中去除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有机污盐进行配料,混合后盐中含有机物5-8%;
步骤2)将混合后的有机污盐进行干燥脱水并去除游离态物质,采用喷淋塔回收处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步骤3)干燥后的污盐经输送设备进入无氧临界碳化区,在温度250-550℃及无氧条件下,有机废料转化为炭黑,尾气进入尾气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东红卢炳杰李万龙郑李辉刘凯华魏昌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