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头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12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头皮针,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前端互通连接有针柄的后端,且针柄的前端互通连接有针头,所述针柄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手持片,且手持片的表面向上凸起有磨砂粒子,所述软管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弧形滑道,其通过设有弧形滑道、套管、矩形切口和椭圆形卡口,在头皮针使用后将套管向针头处滑动,套管的弧形槽沿着软管外侧的弧形滑道向针头处滑去,然后针柄一侧的手持片从套管下端的矩形切口进入到椭圆形卡口处,而手持片的外壁与椭圆形卡口内壁吻合,进而卡住套管,此时塑胶材质的套管罩住针头,防止针头外漏,解决了使用后的头皮针在携带时刺伤工作人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头皮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头皮针。
技术介绍
常见输液器的输液管端部均连接有头皮针,头皮针包括针头、针柄和手持片,针头与针柄的前端连接,手持片与针柄的侧面连接。为了避免头皮针刺伤事件发生,输液器出厂时在头皮针的针头上套有保护套。输液时,将保护套取下,可将针头刺入血管或肝素帽进行输液。1、现有技术的头皮针在使用后没有对针头进行保护,而医院病人多,输液任务繁重,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很难时时刻刻带着锐器盒,拔完针立即处理,在携带污染头皮针从病房到治疗车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误伤自己或他人,增加针刺伤的发生率。2、现有技术的头皮针的手持片表面光滑,护士的手在拿捏手持片时,手部与平整的手持片之间摩擦力小容易打滑,造成穿刺失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头皮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头皮针,其通过设有弧形滑道、套管、矩形切口和椭圆形卡口,在头皮针使用后将套管向针头处滑动,套管的弧形槽沿着软管外侧的弧形滑道向针头处滑去,然后针柄一侧的手持片从套管下端的矩形切口进入到椭圆形卡口处,而手持片的外壁与椭圆形卡口内壁吻合,进而卡住套管,此时塑胶材质的套管罩住针头,防止针头外漏,解决了使用后的头皮针在携带时刺伤工作人员的问题,其通过在手持片表面作磨砂处理后得到磨砂粒子,当护士手捏住手持片时,手持片表面磨砂处理后的磨砂粒子增加手持片与手指的摩擦力,接着手持片的中心的椭圆形凸起使得手持片受力面积增大,防止其手指捏住时打滑,解决了单薄的手持片拿捏时打滑难以捏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头皮针,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前端互通连接有针柄的后端,且针柄的前端互通连接有针头,所述针柄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手持片,且手持片的表面向上凸起有磨砂粒子,所述软管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弧形滑道,所述弧形滑道呈三角分布于软管的两侧和下端,所述弧形滑道滑动连接于套管的弧形槽内,所述套管的下端一侧开设有矩形切口,且矩形切口的尾端切口呈椭圆形卡口,所述矩形切口的开口处为弧形切口,且椭圆形卡口的长度为矩形切口的四分之一长度。可选的,所述手持片的表面作磨砂处理。可选的,所述套管外侧的矩形切口其长度为套管的四分之三。可选的,所述手持片的中心向上凸起,且手持片的中心厚度大于其边缘的厚度。可选的,所述套管内的弧形槽为三条,所述软管的弧形滑道为三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有弧形滑道、套管、矩形切口和椭圆形卡口,在头皮针使用后将套管向针头处滑动,套管的弧形槽沿着软管外侧的弧形滑道向针头处滑去,然后针柄一侧的手持片从套管下端的矩形切口进入到椭圆形卡口处,而手持片的外壁与椭圆形卡口内壁吻合,进而卡住套管,此时塑胶材质的套管罩住针头,防止针头外漏,解决了使用后的头皮针在携带时刺伤工作人员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在手持片表面作磨砂处理后得到磨砂粒子,当护士手捏住手持片时,手持片表面磨砂处理后的磨砂粒子增加手持片与手指的摩擦力,接着手持片的中心的椭圆形凸起使得手持片受力面积增大,防止其手指捏住时打滑,解决了单薄的手持片拿捏时打滑难以捏住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头皮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头皮针的套管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头皮针的套管切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头皮针的手持片切面图。图中:1、软管;2、针柄;3、针头;4、手持片;5、矩形切口;6、椭圆形卡口;7、弧形滑道;8、磨砂粒子;9、套管;10、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头皮针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头皮针,包括软管1,所述软管1的前端互通连接有针柄2的后端,且针柄2的前端互通连接有针头3,所述针柄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手持片4,且手持片4的表面向上凸起有磨砂粒子8,所述软管1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弧形滑道7,所述弧形滑道7呈三角分布于软管1的两侧和下端,所述弧形滑道7滑动连接于套管9的弧形槽10内,所述套管9的下端一侧开设有矩形切口5,且矩形切口5的尾端切口呈椭圆形卡口6,所述矩形切口5的开口处为弧形切口,且椭圆形卡口6的长度为矩形切口5的四分之一长度。示例的,在头皮针使用后将套管9向针头3处滑动,套管9的弧形槽10沿着软管1外侧的弧形滑道7向针头3处滑去,然后针柄2一侧的手持片4从套管9下端的矩形切口5进入到椭圆形卡口6处,而手持片4的外壁与椭圆形卡口6内壁吻合,进而卡住套管9,此时塑胶材质的套管9罩住针头3,防止针头3外漏。参考图1和4所示,所述手持片4的表面作磨砂处理。示例的,手持片4表面磨砂处理后的磨砂粒子8增加手持片4与手指的摩擦力。参考图1和3所示,所述套管9外侧的矩形切口5其长度为套管9的四分之三。示例的,长度为套管9四分之三长度的矩形切口5,方便手持片4进入椭圆形卡口6。参考图2、3和4所示,所述手持片4的中心向上凸起,且手持片4的中心厚度大于其边缘的厚度。示例的,手持片4的中心的椭圆形凸起使得手持片4受力面积增大。参考图3和4所示,所述套管9内的弧形槽10为三条,所述软管1的弧形滑道7为三条。示例的,套管9的三条弧形滑槽10便于套管9与软管1的三条弧形滑道7之间滑动。使用时,将套管9向针头3处滑动,套管9的弧形槽10沿着软管1外侧的三条弧形滑道7向针头3处滑去,然后针柄2一侧的手持片4从套管9下端的矩形切口5进入到椭圆形卡口6处,而手持片4的外壁与椭圆形卡口6内壁吻合,进而卡住套管9,此时塑胶材质的套管9罩住针头3,防止针头3外漏,当护士手捏住手持片4时,手持片4表面磨砂处理后的磨砂粒子8增加手持片4与手指的摩擦力,接着手持片4的中心的椭圆形凸起使得手持片4受力面积增大,防止其手指捏住时打滑,以上所述的头皮针套管9和弧形滑道7等改进结构亦可用于相同规格的采血针进行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新型头皮针,包括软管1、针柄2、针头3、手持片4、矩形切口5、椭圆形卡口6、弧形滑道7、磨砂粒子8、套管9、弧形槽1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头皮针,包括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的前端互通连接有针柄(2)的后端,且针柄(2)的前端互通连接有针头(3),所述针柄(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手持片(4),且手持片(4)的表面向上凸起有磨砂粒子(8),所述软管(1)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弧形滑道(7),所述弧形滑道(7)呈三角分布于软管(1)的两侧和下端,所述弧形滑道(7)滑动连接于套管(9)的弧形槽(10)内,所述套管(9)的下端一侧开设有矩形切口(5),且矩形切口(5)的尾端切口呈椭圆形卡口(6),所述矩形切口(5)的开口处为弧形切口,且椭圆形卡口(6)的长度为矩形切口(5)的四分之一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头皮针,包括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的前端互通连接有针柄(2)的后端,且针柄(2)的前端互通连接有针头(3),所述针柄(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手持片(4),且手持片(4)的表面向上凸起有磨砂粒子(8),所述软管(1)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弧形滑道(7),所述弧形滑道(7)呈三角分布于软管(1)的两侧和下端,所述弧形滑道(7)滑动连接于套管(9)的弧形槽(10)内,所述套管(9)的下端一侧开设有矩形切口(5),且矩形切口(5)的尾端切口呈椭圆形卡口(6),所述矩形切口(5)的开口处为弧形切口,且椭圆形卡口(6)的长度为矩形切口(5)的四分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