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上甑料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111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上甑料斗机构,包括电机、转盘、连杆、连接杆、连接架和料斗,电机安装在电机架的一端,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电机架与转盘的上端中心固定连接,转盘的下端偏心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设置在料斗上,连杆的两端分别相对料斗转动连接,电机架的另一端上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电机架的另一端下部相对连接架转动连接,连接架固定在料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连杆将电机的持续单向转动转化为料斗的水平往复摆动,与采用电动气缸驱动相比,能够保证料斗水平往复摆动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上甑料斗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上甑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上甑料斗机构。
技术介绍
机器人上甑是指在酿造流程中利用工业机器人复现人工上甑手法完成酒糟上甑的过程,“轻、松、薄、准、匀、平”是酒糟上甑的必要要求。为达到该要求,现有的机器人上甑料斗除了一般料斗的装载作用之外,大多增加了水平往复摆动的功能。当料斗出料口下料速度相同时,料斗摆动的幅度、频率对铺料面的面积和厚度都产生影响。通过查阅现有专利,发现大多数的上甑料斗的水平摆动是靠电动气缸—推杆—轴承实现的。但电动气缸体积比普通电机更大,同时冲击载荷会影响电动缸的丝杠或轴承,从而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并且可能引发难以保持锁定位置或存在间隙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连杆将电机的持续单向转动转化为料斗的水平往复摆动,与采用电动气缸驱动相比,能够保证料斗水平往复摆动更加平稳的机器人上甑料斗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上甑料斗机构,包括电机、转盘、连杆、连接杆、连接架和料斗,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架的一端,所述电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上甑料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转盘、连杆、连接杆、连接架和料斗,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架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电机架与转盘的上端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下端偏心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设置在料斗上,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相对料斗转动连接,所述电机架的另一端上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架的另一端下部相对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料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上甑料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转盘、连杆、连接杆、连接架和料斗,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架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电机架与转盘的上端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下端偏心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设置在料斗上,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相对料斗转动连接,所述电机架的另一端上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架的另一端下部相对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固定在料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上甑料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上端中心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下端偏心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上甑料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轴承的内孔配合,所述第一轴承的顶部设有第一轴承端盖,所述第一轴承端盖与连杆上端面固定,所述第一轴承的底部设有第一轴承卡片,所述第一轴承卡片与第一连接轴下端面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上甑料斗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杨艺张栗寅熊振华盛鑫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