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95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属于医疗护理器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腹带,包括:腰背部、设于所述腰背部中间及两侧用于起支撑作用的软骨、分设于所述腰背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腹带主体和第二腹带主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腰背部和第一腹带主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腰背部和第二腹带主体连接,所述第一腹带主体和第二腹带主体交叉粘贴;所述第一腹带主体为一条以上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束缚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缓解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腰酸感;能够选择性地为患者腹部局部加压,使患者的腹部分阶段分力度不同受力,减少腹壁张力,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能够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体型的患者,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腹带
本技术专利涉及医疗护理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腹带。
技术介绍
现临床上,妇科手术(尤其是开腹手术)后通常都会长期使用医用腹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腹带的弹力通过牵拉调节尺寸,可以合理保护切口,减轻咳嗽、翻身时带来的疼痛感,减少因手术切口的张力过大导致手术切口疼痛、出血等症状。但是,目前的医用腹带只能为腹部整体加压,并不具备选择性地为腹部局部加压的功能,整体为腹部加压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呼吸,还会影响患者胃肠道的蠕动,造成患者腹胀、腹痛、营养吸收障碍,不利于患者整体的康复;特别是对于妇科的女性患者,由于手术损伤、机械刺激、麻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女性气血运行、肠道功能受到抑制,导致术后早期常出现腹胀、腹痛、肠麻痹、宫寒等痛苦。基于此,如何实现医用腹带的局部加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医用腹带的局部加压,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腹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腹带,包括:腰背部、设于所述腰背部中间及两侧用于起支撑作用的软骨、分设于所述腰背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腹带主体和第二腹带主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腰背部和第一腹带主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腰背部和第二腹带主体连接,所述第一腹带主体和第二腹带主体交叉粘贴;所述第一腹带主体为一条以上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束缚带。进一步,所述束缚带前端均连接有第一魔术贴;r>所述第二腹带主体的外部设有用于粘合所述第一魔术贴的粘贴布。进一步,所述第二腹带主体内侧设有用于紧贴下腹部的内面;所述内面内侧设有内层夹布且所述内面和内层夹布之间形成具有袋口的容纳空间。进一步,还包括用于粘合所述内面和内层夹布形成的袋口的第二魔术贴。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下部均设有供引流管穿过的缺口。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下部、所述缺口下方、用于固定穿过所述缺口的引流管的第二固定部。进一步,所述粘贴布外侧设有用于固定多功能护理袋的第一固定部。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纽扣。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为纽扣。进一步,所述多功能护理袋包括由里层棉布及外层透明塑料膜缝合而成的具有容纳空间的护理袋主体,所述护理袋主体的开口处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护理袋主体的下方设有用于使引流管的引流口外露的开口,所述护理袋主体的四周设有用于将其固定于第一固定部上的弹力圈且所述弹力圈的数量与第一固定部的数量一致。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腹带的结构与众不同,包括:腰背部、设于所述腰背部中间及两侧用于起支撑作用的软骨、分设于所述腰背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腹带主体和第二腹带主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腰背部和第一腹带主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腰背部和第二腹带主体连接,所述第一腹带主体和第二腹带主体交叉粘贴;所述第一腹带主体为一条以上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束缚带。本技术的多功能腹带,通过设置软骨,用来支撑腰背部,可以缓解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腰酸感;通过采用一条以上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束缚带作为第一腹带主体,能够选择性地为患者的腹部进行局部加压,使患者的腹部分阶段分力度不同受力,减少腹壁张力,避免影响患者胃肠道的蠕动,造成患者腹胀、腹痛、营养吸收障碍等后果,有利于患者整体的康复;通过采用第一腹带主体和第二腹带主体交叉粘贴的方式固定本装置,使得本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体型的患者,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1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腹带的前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腹带的后视图;附图3是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腹带的可移动护理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腰背部、2-软骨、31-第一连接部31、32-第二连接部、4-缺口、5-内面、6-粘贴布、7-第一腹带主体、8-第一魔术贴、9-内层夹布、10-第二魔术贴、11-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3-弹力圈、14-开口、15-第三魔术贴、16-多功能护理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腹带,以实现为患者的腹部进行局部加压。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如附图1和图2所示,附图1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腹带的前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腹带的后视图。在上述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多功能腹带,包括:腰背部1、设于所述腰背部1中间及两侧用于起支撑作用的软骨2、分设于所述腰背部1两侧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腹带主体7和第二腹带主体;所述第一连接部31分别与腰背部1和第一腹带主体7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分别与腰背部1和第二腹带主体连接,所述第一腹带主体7和第二腹带主体交叉粘贴;所述第一腹带主体7为一条以上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束缚带。本技术的多功能腹带,通过设置软骨2,用来支撑腰背部1,可以缓解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腰酸感;通过采用一条以上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束缚带作为第一腹带主体7,能够选择性地为患者的腹部进行局部加压,使患者的腹部分阶段分力度不同受力,减少腹壁张力,避免影响患者胃肠道的蠕动,造成患者腹胀、腹痛、营养吸收障碍等后果,有利于患者整体的康复;通过采用第一腹带主体7和第二腹带主体交叉粘贴的方式固定本装置,使得本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体型的患者,适用范围更广;本技术的多功能腹带,结构简易、功能多样,便于操作,不仅可实现选择性地局部加压止血,同时能够利用热敷的原理加快伤口愈合,缓解切口疼痛,保持腹部温暖加快胃肠蠕动排气,减轻腹胀,促进引流。在实际生产本技术的多功能腹带时,可以整体采用柔软、透气性好且吸汗的纯棉纱布材质与弹力棉面料搭配,既舒适又能防止对患者腹部造成磨损产生压疮现象。例如,本技术的多功能腹带中的腰背部1可以采用透气的四层(或者更多或者更少)的纯棉纱布缝合而成;按人体力学分别在脊柱及两侧用三根软骨2支撑腰背部1;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可以采用透气的弹力棉布,用于连接腰背部1、第一腹带主体7和第二腹带主体,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可以紧贴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的腹部左右;所述第一腹带主体7可以采用透气性较强的棉纱,使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保持透气,有利于伤口的恢复。本技术的多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背部(1)、设于所述腰背部(1)中间及两侧用于起支撑作用的软骨(2)、分设于所述腰背部(1)两侧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腹带主体(7)和第二腹带主体;/n所述第一连接部(31)分别与腰背部(1)和第一腹带主体(7)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分别与腰背部(1)和第二腹带主体连接,所述第一腹带主体(7)和第二腹带主体交叉粘贴;/n所述第一腹带主体(7)为一条以上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束缚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背部(1)、设于所述腰背部(1)中间及两侧用于起支撑作用的软骨(2)、分设于所述腰背部(1)两侧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腹带主体(7)和第二腹带主体;
所述第一连接部(31)分别与腰背部(1)和第一腹带主体(7)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分别与腰背部(1)和第二腹带主体连接,所述第一腹带主体(7)和第二腹带主体交叉粘贴;
所述第一腹带主体(7)为一条以上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束缚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带前端均连接有第一魔术贴(8);
所述第二腹带主体的外部设有用于粘合所述第一魔术贴(8)的粘贴布(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腹带主体内侧设有用于紧贴下腹部的内面(5);
所述内面(5)内侧设有内层夹布(9)且所述内面(5)和内层夹布(9)之间形成具有袋口的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腹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粘合所述内面(5)和内层夹布(9)形成的袋口的第二魔术贴(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梅李晨李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