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93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精神科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包括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束缚带,所述第一束缚带和所述第二束缚带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束缚带一表面一侧缝制有魔术贴子面,其另一侧表面另一侧缝制有魔术贴母面,所述魔术贴母面与所述魔术贴子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一束缚带表面通过弹性束缚件与所述第二束缚带固定相连,所述弹性束缚件包括第一防脱带、第二防脱带、防脱钉、加强套筋和弹性筋,所述第一防脱带设置于所述第一束缚带外侧表面,所述第二防脱带设置于所述第一束缚带内侧表面,所述第一防脱带和所述第二防脱带通过所述防脱钉固定相连,该绑带束缚效果好,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
本技术涉及精神科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
技术介绍
精神病人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会间断式的发病,产生激烈的行为,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控制,防止意外发生,但是现有的束缚装置在具有束缚效果的同时,都很难保证病人身体的舒适性,会将病人完全固定的束缚,导致病人的手臂和腿部被勒处淤青,具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束缚过度造成不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包括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束缚带,所述第一束缚带和所述第二束缚带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束缚带一表面一侧缝制有魔术贴子面,其另一侧表面另一侧缝制有魔术贴母面,所述魔术贴母面与所述魔术贴子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一束缚带表面通过弹性束缚件与所述第二束缚带固定相连,所述弹性束缚件包括第一防脱带、第二防脱带、防脱钉、加强套筋和弹性筋,所述第一防脱带设置于所述第一束缚带外侧表面,所述第二防脱带设置于所述第一束缚带内侧表面,所述第一防脱带和所述第二防脱带通过所述防脱钉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防脱带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套筋,所述加强套筋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筋。优选的,还包括链条束缚件,所述链条束缚件包括加强带、钩扣和链条,所述第一束缚带和所述第二束缚带内部均缝制有加强带,位于所述第一束缚带内部的加强带外侧固定连接有钩扣,位于所述第二束缚带内部的加强带外侧固定连接有链条。优选的,所述链条长度可调节的和所述钩扣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束缚带端部缝制有扣带,所述第一束缚带外侧缝制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端部固定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扣带相互配合。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有益效果在于:该绑带内部的两个束缚带绑定在精神科患者的两个手臂或者两只腿部上,具有柔性绑定的效果,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弹性筋可以对两个束缚带之间的连接距离进行弹性束缚,并且弹性筋可以提供的伸缩范围有限,既能够起到束缚作用,还可以使得病人的手臂和腿部具有一定的伸展空间,使得病人不会被束缚过度,导致不舒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弹性束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链条束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束缚带1、第二束缚带2、弹性束缚件3、第一防脱带31、第二防脱带32、防脱钉33、加强套筋34、弹性筋35、链条束缚件4、加强带41、钩扣42、链条43、扣带5、连接带6、锁扣7、魔术贴子面8、魔术贴母面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包括第一束缚带1和第二束缚带2,第一束缚带1和第二束缚带2结构相同,第一束缚带1一表面一侧缝制有魔术贴子面8,其另一侧表面另一侧缝制有魔术贴母面9,魔术贴母面9与魔术贴子面8相互配合。两个束缚带通过魔术贴母面9与魔术贴子面8相互粘黏能够进行绑定,可以分别绑定在精神科患者的两个手臂或者两只腿部上,由于第一束缚带1和第二束缚带2由尼龙带结构组成,具有柔性绑定的效果,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第一束缚带1表面通过弹性束缚件3与第二束缚带2固定相连,弹性束缚件3包括第一防脱带31、第二防脱带32、防脱钉33、加强套筋34和弹性筋35,第一防脱带31设置于第一束缚带1外侧表面,第二防脱带32设置于第一束缚带1内侧表面,第一防脱带31和第二防脱带32通过防脱钉33固定相连,第一防脱带31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套筋34,加强套筋34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筋35。弹性筋35可以对两个束缚带之间的连接距离进行弹性束缚,加强套筋34可以加强弹性筋35两端与束缚带相连接的强度,防止弹性筋35两端发生脱落,而加强套筋34连接在第一防脱带31上,第一防脱带31又通过防脱钉33连接在第二防脱带32上,第一防脱带31和第二防脱带32又分别固定在束缚带的两侧,可以增加弹性筋35与束缚带之间连接的受力面积,将弹性筋35和束缚带之间连接的拉伸力分散到两个防脱钉33上,可以防止束缚带被拉裂,具有较高的抗拉效果。实施例2参照图1-3,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链条束缚件4,链条束缚件4包括加强带41、钩扣42和链条43,第一束缚带1和第二束缚带2内部均缝制有加强带41,位于第一束缚带1内部的加强带41外侧固定连接有钩扣42,位于第二束缚带2内部的加强带41外侧固定连接有链条43,链条43长度可调节的和钩扣42相连接。钩扣42和链条43之间进行勾扣连接,由于链条43由多个铁环单元构成,可以使得不同长度位置的铁环单元与钩扣42连接,从而能够调节钩扣42与链条43之间的连接距离,在实施例1的记载中,弹性筋35具有弹性束缚作用,但是弹性筋35存在有一定弹性拉伸极限,如果个别病人的力度过大,也会对弹性筋35的弹性效果造成损坏,从而影响弹性筋35的束缚效果,所以通过张力小、没有弹性的链条43可以对束缚带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当弹性筋35被拉伸到一个小的距离后,链条43便会提供拉紧的作用,防止弹性筋35被进一步拉伸,既具有弹性束缚效果,而且对弹性筋35具有保护效果。实施例3参照图1,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第一束缚带1端部缝制有扣带5,第一束缚带1外侧缝制有连接带6,连接带6端部固定连接有锁扣7,锁扣7与扣带5相互配合。扣带5可以与锁扣7相扣合,并且扣带5和锁扣7之间扣合的位置可以控制,就像腰带一样,通过对扣带5与锁扣7之间扣合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对束缚带进行较紧的绑定,提高束缚带的束缚效果,防止魔术贴之间发生脱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束缚带(1)和第二束缚带(2),所述第一束缚带(1)和所述第二束缚带(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束缚带(1)一表面一侧缝制有魔术贴子面(8),其另一侧表面另一侧缝制有魔术贴母面(9),所述魔术贴母面(9)与所述魔术贴子面(8)相互配合,所述第一束缚带(1)表面通过弹性束缚件(3)与所述第二束缚带(2)固定相连,所述弹性束缚件(3)包括第一防脱带(31)、第二防脱带(32)、防脱钉(33)、加强套筋(34)和弹性筋(35),所述第一防脱带(31)设置于所述第一束缚带(1)外侧表面,所述第二防脱带(32)设置于所述第一束缚带(1)内侧表面,所述第一防脱带(31)和所述第二防脱带(32)通过所述防脱钉(33)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防脱带(31)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套筋(34),所述加强套筋(34)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筋(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精神科护理用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束缚带(1)和第二束缚带(2),所述第一束缚带(1)和所述第二束缚带(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束缚带(1)一表面一侧缝制有魔术贴子面(8),其另一侧表面另一侧缝制有魔术贴母面(9),所述魔术贴母面(9)与所述魔术贴子面(8)相互配合,所述第一束缚带(1)表面通过弹性束缚件(3)与所述第二束缚带(2)固定相连,所述弹性束缚件(3)包括第一防脱带(31)、第二防脱带(32)、防脱钉(33)、加强套筋(34)和弹性筋(35),所述第一防脱带(31)设置于所述第一束缚带(1)外侧表面,所述第二防脱带(32)设置于所述第一束缚带(1)内侧表面,所述第一防脱带(31)和所述第二防脱带(32)通过所述防脱钉(33)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防脱带(31)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套筋(34),所述加强套筋(34)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筋(3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静刘磊杨云娟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