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927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包括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的一端位于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轮、两个第二转轮,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轮与两个第二转轮之间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一侧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摇动摇把,摇把带动转盘转动,通过传动结构即可自动带动结构实现转动角度,通过角度表与指针的配合工作即可自动实现调节的角度以配合治疗使用,通过粘贴带、保护棉布、凸起软垫等结构的配合,则可以使使用时更加贴合,使患者更加舒适,同时也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
本技术涉及下肢支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
技术介绍
下肢支具,使一种针对现代医疗一种恢复性使用工具,应用与辅助手术治疗等多个方面,在医疗行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支具的功能也有着不同的需求,例如便于拆卸等;现有的便于拆卸的活动下肢用具,大多数都是固定的结构,且细节不够到位,使用起来不够贴合,固定结构在有些需要转换角度治疗的时候则无法使用,且常规转动无法显示度数则也无法能够进行详细角度恢复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包括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的一端位于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轮、两个第二转轮,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轮与两个第二转轮之间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一侧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包括第一活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板(2),所述第一活动板(1)与第二活动板(2)的一端位于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轮(3)、两个第二转轮(4),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轮(3)与两个第二转轮(4)之间均通过转动轴(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1)一侧内部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外表面螺纹套接有螺母块(11),所述第一活动板(1)内与凹槽(9)向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锥齿轮槽(13),所述锥齿轮槽(13)内分别设置有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包括第一活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板(2),所述第一活动板(1)与第二活动板(2)的一端位于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轮(3)、两个第二转轮(4),且两个所述第一转轮(3)与两个第二转轮(4)之间均通过转动轴(8)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1)一侧内部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外表面螺纹套接有螺母块(11),所述第一活动板(1)内与凹槽(9)向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锥齿轮槽(13),所述锥齿轮槽(13)内分别设置有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一活动板(1)与第二活动板(2)外表面一侧之间设置有固定支具(21),所述固定支具(21)的外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固定扣(22),多个所述固定扣(22)上均设置有粘贴带(23),所述固定支具(21)外表面两侧设置有多个保护棉布(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肢功能锻炼的活动下肢支具,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轮(3)外表面一侧嵌入设置有角度表(5),且与该第一转轮(3)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轮(4)内开设有通槽(6),所述通槽(6)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