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85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包括一对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横向推进滑板、一对夹持臂、一对稳定块和一对横向推进螺杆,稳定块分别固定设于横向推进滑板两端,夹持臂可沿横向推进滑板移动,横向推进螺杆穿过稳定块,且横向推进螺杆末端插入所述夹持臂一侧并可带动所述夹持臂沿横向推进滑板移动;一对夹持机构之间通过平行设置的一对稳定滑轨和一对纵向推进螺杆连接;稳定滑轨两端分别贯穿稳定块;纵向推进螺杆两端分别贯穿夹持臂,且纵向推进螺杆由中间向两端的螺纹旋向不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且快速,能够提供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且无需手术出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临床接骨用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四肢骨折是战伤和社会生活中的常见骨折类型,探索四肢骨折最理想的固定方式一直是骨科工作中的热点与难点。目前使用的几种固定结构都存在一些不足,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具体如下:外固定架固定操作复杂,不能同时完成复位,难以适应战场上的骨折快速固定需要;支具和石膏固定虽然安装快速但难以有效实现骨折固定;锁定接骨板独特的“角稳定性”与“内固定支架”作用可在保护骨膜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提供稳定的固定效果,但操作需要椎管内或全身麻醉,亦不能在战场上得到实现;交锁髓内钉虽已大量用于临床,且治疗效果显著,但均不具备复位功能,亦难以在战场上应用。专利号为“CN201420057727.9”的专利记载了四肢管状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由滑杆,固定骨钉,锁紧螺钉组成;滑杆一边包含滑槽和孔;滑杆孔内安装固定骨钉,固定骨钉一端固定在骨骼内,一端通过螺帽锁死固定;两个滑杆的滑槽相对,滑槽内安装固定螺钉,固定螺钉由螺帽锁死固定。该四肢管状骨骨折复位器避免占用骨折端空间,结构简单,固定牢靠,为骨折的复位固定提高良好的生物力学强度,减少手术操作人员的复位时间,降低病人手术麻醉风险,为病人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滑杆孔内的固定骨钉的一端固定在骨骼内,一端通过螺帽锁死,使用时需要将固定骨钉的一端固定在骨骼内,这使得在操作时需要麻药支持,难以达到快速、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且快速,能够提供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且无需手术出血的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且快速,能够提供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且无需手术出血的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包括一对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横向推进滑板、一对夹持臂、一对稳定块和一对横向推进螺杆,所述稳定块分别固定设于所述横向推进滑板两端,所述夹持臂套设在所述横向推进滑板上,且可沿横向推进滑板移动,并对称位于一对所述稳定块之间,所述横向推进螺杆穿过所述稳定块并与稳定块螺纹连接,且横向推进螺杆末端插入所述夹持臂一侧并可带动所述夹持臂沿横向推进滑板移动;一对所述夹持机构之间平行对称分布,且一对所述夹持机构之间通过平行设置的一对稳定滑轨和一对纵向推进螺杆连接;所述稳定滑轨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稳定块,且所述稳定块可沿所述稳定滑轨滑动;所述纵向推进螺杆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夹持臂上部并与所述夹持臂螺纹连接,且所述纵向推进螺杆由中间向两端的螺纹旋向不同。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臂下部铰接有骨骼固定块。进一步的,还包括提拉推进螺杆,所述提拉推进螺杆竖直穿过所述夹持臂和横向推进滑板并与所述夹持臂螺纹连接,且所述提拉推进螺杆末端通过连接块与所述骨骼固定块连接,且所述提拉推进螺杆通过上下移动可带动所述连接块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骨骼固定块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推进螺杆末端设有一圆环状凹槽,插入所述夹持臂的销钉的一端嵌入所述凹槽内,使得横向推进螺杆转动时不脱离所述夹持臂。进一步的,所述销钉至少2个,且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提拉推进螺杆末端设有一圆环状凹槽,插入所述连接块的销钉的一端嵌入所述凹槽内,使得提拉推进螺杆转动时不脱离所述连接块。进一步的,所述销钉至少2个,且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推进螺杆上位于夹持臂两侧的位置上设有紧固螺母。进一步的,所述骨骼固定块固定端为锯齿状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骨骼固定块对断骨进行固定,在固定过程中,横向推进螺杆转动可带动夹持臂在横向推进滑板上运动,从而带动夹持机构中一对骨骼固定块靠近,从而实现骨骼固定块对骨骼的牢固抓紧;利用纵向推进螺杆转动,可实现一对夹持机构中对应的夹持臂之间靠近或远离,在靠近时可起到牵拉和合拢的作用,其中,稳定滑轨和稳定块起到稳定的作用;提拉推进螺杆通过上下移动可带动连接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骨骼固定块上下位移,实现断骨的上下提拉使断骨复位。2、本技术设置有一对夹持机构,从而使两截断骨分别得到夹持,通过对断骨的固定、合拢、上下提拉从而实现断骨的复位和固定;3、本技术纵向推进螺杆上位于夹持臂两侧的位置上设有紧固螺母,可防止该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在对骨骼固定后纵向推进螺杆移动造成骨骼固定错位。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中夹持机构的主视图;图3为横向推进螺杆或提拉推进螺杆与对应的夹持臂或连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持机构2、横向推进滑板3、夹持臂4、稳定块5、横向推进螺杆6、稳定滑轨7、纵向推进螺杆8、骨骼固定块9、提拉推进螺杆10、连接块11、凹槽12、销钉13、紧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横向推进滑板、一对夹持臂、一对稳定块和一对横向推进螺杆,所述稳定块分别固定设于所述横向推进滑板两端,所述夹持臂套设在所述横向推进滑板上,且可沿横向推进滑板移动,并对称位于一对所述稳定块之间,所述横向推进螺杆穿过所述稳定块并与稳定块螺纹连接,且横向推进螺杆末端插入所述夹持臂一侧并可带动所述夹持臂沿横向推进滑板移动;/n一对所述夹持机构之间平行对称分布,且一对所述夹持机构之间通过平行设置的一对稳定滑轨和一对纵向推进螺杆连接;所述稳定滑轨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稳定块,且所述稳定块可沿所述稳定滑轨滑动;所述纵向推进螺杆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夹持臂上部并与所述夹持臂螺纹连接,且所述纵向推进螺杆由中间向两端的螺纹旋向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横向推进滑板、一对夹持臂、一对稳定块和一对横向推进螺杆,所述稳定块分别固定设于所述横向推进滑板两端,所述夹持臂套设在所述横向推进滑板上,且可沿横向推进滑板移动,并对称位于一对所述稳定块之间,所述横向推进螺杆穿过所述稳定块并与稳定块螺纹连接,且横向推进螺杆末端插入所述夹持臂一侧并可带动所述夹持臂沿横向推进滑板移动;
一对所述夹持机构之间平行对称分布,且一对所述夹持机构之间通过平行设置的一对稳定滑轨和一对纵向推进螺杆连接;所述稳定滑轨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稳定块,且所述稳定块可沿所述稳定滑轨滑动;所述纵向推进螺杆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夹持臂上部并与所述夹持臂螺纹连接,且所述纵向推进螺杆由中间向两端的螺纹旋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下部铰接有骨骼固定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拉推进螺杆,所述提拉推进螺杆竖直穿过所述夹持臂和横向推进滑板并与所述夹持臂螺纹连接,且所述提拉推进螺杆末端通过连接块与所述骨骼固定块连接,且所述提拉推进螺杆通过上下移动可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睿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圣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