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折叠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74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4
一种儿童折叠便器,包括坐垫圈、两支撑座,所述两支撑座与坐垫圈的底部铰接且左、右地布置,所述坐垫圈的顶面开设有如厕口,该坐垫圈的顶面设有坐垫,该坐垫位于如厕口的外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当儿童在户外需要方便时,可将两支撑座撑开放于地上,然后在本便器上套上袋子,让袋口与如厕口正对,此时儿童即可坐在坐垫圈上进行如厕,当儿童如厕完成后,将袋子进行处理,再将两支撑座折叠收起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支撑座根据需要可撑开或折叠,方便儿童在户外时的使用,同时携带也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折叠便器
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儿童折叠便器。
技术介绍
儿童便器,是供儿童使用的坐便器,其为儿童的方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现有技术中,儿童便器的种类和款式各种各样,目前使用得较多的儿童便器大都为居家使用型,其主要由便器本体、容便盆等组成。目前,人们在带着儿童外出游玩时经常会出现儿童要方便时但又找不到厕所的囧境,而现有的儿童便器大都为分体式,在携带时较为不便,同时在户外清洗也较为不便。基于此,本申请人经过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儿童折叠便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儿童便器外出时携带不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儿童折叠便器,包括坐垫圈、两支撑座,所述两支撑座与坐垫圈的底部铰接且左、右地布置,所述坐垫圈的顶面开设有如厕口,该坐垫圈的顶面设有坐垫,该坐垫位于如厕口的外围。进一步的,所述坐垫圈底部外周为一挡板,该挡板的左、右侧均设有开口,所述两支撑座的顶面均设有铰接部,该铰接部的顶部位于挡板内且与坐垫圈铰接。进一步的,所述坐垫圈的前端向上翘起。进一步的,所述坐垫由PU皮革制成。进一步的,所述两支撑座的底面均设有防滑垫。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当儿童在户外需要方便时,可将两支撑座撑开放于地上,然后在本便器上套上袋子,让袋口与如厕口正对,此时儿童即可坐在坐垫圈上进行如厕,当儿童如厕完成后,将袋子进行处理,再将两支撑座折叠收起即可。本技术的两支撑座根据需要可撑开或折叠,方便儿童在户外时的使用,同时携带也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后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一种儿童折叠便器,包括坐垫圈1、两支撑座2,所述两支撑座2与坐垫圈1的底部铰接且左、右地布置。所述坐垫圈1的顶面开设有如厕口3,该坐垫圈1的顶面设有坐垫4,该坐垫4由PU皮革制成且位于如厕口3的外围。参照图1和图2。所述坐垫圈1底部外周为一挡板5,该挡板5的左、右侧均设有开口51,所述两支撑座2的顶面均设有铰接部21,该铰接部21的顶部位于挡板5内且与坐垫圈1铰接,所述挡板5可为两支撑座2撑开时进行定位,所述铰接部21与坐垫圈1的铰接方式为现有的方式。所述坐垫圈1的前端11向上翘起,该坐垫圈1的前端11的设置防止男宝宝在坐着方便时尿到坐垫圈外。所述两支撑座2的底面均设有防滑垫22。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如下:当儿童在户外需要方便时,可将两支撑座2撑开放于地上,然后在本便器上套上袋子(如将在袋子夹在挡板5上),让袋口与如厕口3正对,此时儿童即可坐在坐垫圈1上进行如厕,当儿童如厕完成后,将袋子进行处理,再将两支撑座2折叠收起即可。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折叠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圈、两支撑座,所述两支撑座与坐垫圈的底部铰接且左、右地布置,所述坐垫圈的顶面开设有如厕口,该坐垫圈的顶面设有坐垫,该坐垫位于如厕口的外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折叠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圈、两支撑座,所述两支撑座与坐垫圈的底部铰接且左、右地布置,所述坐垫圈的顶面开设有如厕口,该坐垫圈的顶面设有坐垫,该坐垫位于如厕口的外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折叠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圈底部外周为一挡板,该挡板的左、右侧均设有开口,所述两支撑座的顶面均设有铰接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童厦门婴童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