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轴及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673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轴及搅拌装置,搅拌轴包括旋转本体和扰流组件。扰流组件设于旋转本体上。在旋转轴的两侧均设有扰流组件。扰流组件包括第一扰流片和第二扰流片。第一扰流片所在平面和第二扰流片所在平面分别平行于旋转轴。第一扰流片所在平面和第二扰流片所在平面形成第一夹角。在所述旋转轴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夹角方向相反。当搅拌轴顺着第一夹角的开口方向旋转时,第一扰流片和第二扰流片之间的流体会经过空间由宽变窄的过程,并形成局部湍流,湍流内的介质旋转方向与搅拌轴旋转方向相反,从而打破单向径向流体稳态,加快湍流扩散速度,提高介质混合效率和混合质量,也使得介质的温度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轴及搅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质搅拌
,特别是涉及一种搅拌轴及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搅拌装置一般包括减速机和搅拌轴,减速机驱动搅拌轴搅拌容器内的介质,使得容器内的介质混合均匀。当搅拌装置应用于加热、冷却等工况时,目前的做法一般是在盛装介质的容器外侧添加加热夹套或者冷却夹套,用于对介质进行加热或者冷却;有的还在容器内增加换热器来实现加热或者冷却功能。但是这两种方式都会容器内的介质温度变化不均匀,介质的混合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要求。当介质属于对温度敏感的介质时(比如介质为制药行业细胞类介质)时,无法满足其精准温差控制需要,出现过热或者过冷情况,从而破坏介质的物理性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搅拌轴及搅拌装置,能够对介质进行均匀的加热或冷却操作,介质混合效果较好,还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或冷却效率。一种搅拌轴,绕其旋转轴自转,所述搅拌轴包括:旋转本体和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设于所述旋转本体上,在所述旋转轴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第一扰流片和第二扰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轴,绕其旋转轴自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包括:/n旋转本体和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设于所述旋转本体上,在所述旋转轴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第一扰流片和第二扰流片,所述第一扰流片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扰流片所在平面分别平行于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扰流片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扰流片所在平面形成第一夹角,在所述旋转轴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夹角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轴,绕其旋转轴自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包括:
旋转本体和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设于所述旋转本体上,在所述旋转轴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第一扰流片和第二扰流片,所述第一扰流片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扰流片所在平面分别平行于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扰流片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扰流片所在平面形成第一夹角,在所述旋转轴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夹角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本体包括横向管,所述横向管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任一侧且所述横向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旋转轴;沿着所述横向管的延伸方向,所述横向管上安装所述第一扰流片和所述第二扰流片,所述第二扰流片设于所述第一扰流片和所述旋转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片所在平面和所述横向管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a,所述第二扰流片所在平面和所述横向管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b,所述夹角a大于所述夹角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片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横向管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扰流片所在平面和所述横向管的延伸方向成锐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和所述第一夹角的开口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本体内部中空,所述旋转本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一个用于输入温控流体,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另一个用于输出所述温控流体。


7.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口端、第二开口端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搅拌轴,所述第一开口端连通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永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华通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