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泽敏专利>正文

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64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婴儿背带。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包括一婴儿背带,婴儿背带包括一背带主体、一肩带,背带主体与肩带缝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可通过鼓包、腰垫等部件增加婴儿背带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并将肩带和腰带通过可拆卸的连接带进行连接,使背负者在使用前背式的背负方式的过程中,腰腹部、胯部和肩部所承受重力向背部和臀部分散和转移,分散负重,提高背负舒适性;同时,通过滑轨结构,实现婴儿背带的坐垫处能便捷地自由调节宽度,以适用于不同的婴儿个体和不同的背负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婴儿背带。
技术介绍
婴儿背带的出现,让妈妈爸爸们能解放双手带宝宝外出自由活动,还不影响和孩子的亲密接触,同时在使用婴儿背带的大部分时间内,约有80%以上的使用者都会采用前背式的背负方式背负婴儿。而目前,婴儿背带都是肩带和腰带分开的结构;成人用前背式的方式使用此类型的婴儿背带背负婴儿时,重力主要集中在人体承重能力较差的肩部、腰腹部和腰跨部而无法转移到腰臀和背部这两个较能承重的部位,从而易导致成人在久背之后出现腰酸背痛的现象。目前的婴儿背带,要么不能调节坐垫宽窄;要么能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但其结构较为繁琐或使用不够便捷。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包括一婴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背带包括一背带主体、一肩带、一按扣,所述背带主体与所述肩带缝制连接;所述肩带的上部设有一用于增加肩带与人体背部的接触面积的鼓包,所述鼓包呈片状;所述按扣包括一公扣、一与所述公扣相匹配的母扣,所述公扣设置在所述肩带的外侧面上,所述母扣设置在所述鼓包的外侧面上。所述肩带与所述鼓包采用一体化结构。所述背带主体的下部设有一腰带,所述腰带包括一腰带织带,所述腰带织带上安有一腰带插扣,所述腰带上安有一可拆卸的腰垫,所述腰垫上设有两个用于穿过所述腰带织带的袢扣。腰带织带上设有用于调节腰带织带长度的日字扣。所述腰垫的内侧面上设有三条呈弧线状的导气槽。所述婴儿背带包括一可拆卸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呈“X”形,所述鼓包的下部设有第一耳仔,所述腰垫的上部设有第二耳仔,所述连接带的上部设有一用于连接第一耳仔的第一弹簧梯扣,所述连接带的下部设有一用于连接第二耳仔的第二弹簧梯扣。所述腰垫的外侧面上缝制有一顶部翻盖,所述第二耳仔设置在所述腰垫与所述顶部翻盖之间。所述第一耳仔、第二耳仔均采用一布带制成的布环。第一弹簧梯扣、第二弹簧梯扣均采用四档扣,四档扣的上部设有一用于穿入布环的缺口,所述缺口处安有一弹簧,弹簧的上端部固定在缺口上方处的四档扣上,弹簧的下端部成钩状,缺口下方处的四档扣上设有一用于穿过弹簧下端部的安装孔。所述背带主体的两侧部分别设有一侧翼垫片,所述侧翼垫片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垫片与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与所述第二垫片均呈片状,所述肩带的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垫片与所述第二垫片之间。所述背带主体的下部设有一滑轨,所述滑轨的两侧部上分别设有一滑扣,所述滑扣的上部通过第三耳仔与所述背带主体的一侧部相连;所述滑轨的上部设有一滑轨盖,所述滑轨盖的外侧部上设有一限制滑扣滑出距离的线位。本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可通过鼓包、腰垫等部件增加婴儿背带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并将肩带和腰带通过可拆卸的连接带进行连接,使背负者在使用前背式的背负方式的过程中,腰腹部、胯部和肩部所承受重力向背部和臀部分散和转移,分散负重,提高背负舒适性;同时,通过滑轨结构,实现婴儿背带的坐垫处能便捷地自由调节宽度,以适用于不同的婴儿个体和不同的背负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展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腰垫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使用者使用婴儿背带并采用前背式的背负方式且婴儿脸部朝向外侧时的前视图;图6为使用者使用婴儿背带并采用前背式的背负方式且婴儿脸部朝向外侧时的后视图;图7为使用者使用婴儿背带并采用前背式的背负方式且婴儿脸部朝向成人胸部时的前视图;图8为使用者使用婴儿背带并采用前背式的背负方式且婴儿脸部朝向成人胸部时的后视图;图9为使用者使用婴儿背带并采用后背式的背负方式时的前视图;图10为使用者使用婴儿背带并采用后背式的背负方式时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10所示,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包括一婴儿背带,婴儿背带包括一背带主体1、一肩带2、一按扣,背带主体1与肩带2缝制连接;肩带2的上部设有一用于增加肩带2与人体背部的接触面积的鼓包3,鼓包3呈片状;按扣包括一公扣15、一与公扣相匹配的母扣,公扣15设置在肩带2的外侧面上,母扣设置在鼓包3的外侧面上。肩带2的鼓包3结构设计,使用者用前背式背负方式时,加大肩带2和背部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受力面积,达到分散肩、背部受力的效果;当使用者用后背式的背负方式时,鼓包3则加大了肩带2和胸部的接触面积和受力面积,达到分散肩、背部受力的效果,且背负者能够根据需要通过按扣将鼓包3收起至肩带2上,达到将鼓包3折叠起来的效果,其中鼓包3与肩带2为一体式结构。背带主体1的下部设有一腰带4,腰带4包括一腰带织带,腰带织带上安有一腰带插扣6,腰带4上安有一可拆卸的腰垫13,腰垫13上设有两个用于穿过腰带织带的袢扣14。腰带织带上设有用于调节腰带织带长度的日字扣5。腰垫13的内侧面上设有三条呈弧线状的导气槽20。可拆卸的腰垫13结构设计,在使用者用前背式的背负方式时,腰带插扣6和腰带织带穿过腰垫13的袢扣14,并通过左、右两个日字扣5将腰带4调整至合适的长度,并保持腰垫13处于使用者腰臀部的正中央,进而腰垫13在腰臀部的位置形成一个新的受力支撑点,将腰腹部和腰胯部所承受重力向腰臀部转移,使腰腹部和腰胯部受力扩散到整个腰部,达到提高腰部背负舒适性的目的;而使用者用前背式的背负方式时,可将腰垫13拆卸,不让腹部有多余的结构,保证腹部的舒适性。可拆卸的腰垫13贴身的一面设计有三条导气槽20,加大了和腰臀部位贴合度的同时提高了透气性。婴儿背带包括一可拆卸的连接带16,连接带16呈“X”形,鼓包3的下部设有第一耳仔18,腰垫13的上部设有第二耳仔,连接带16的上部设有一用于连接第一耳仔18的第一弹簧梯扣17,连接带16的下部设有一用于连接第二耳仔的第二弹簧梯扣。腰垫13的外侧面上缝制有一顶部翻盖,第二耳仔设置在腰垫13与顶部翻盖之间。第一耳仔18、第二耳仔均采用一布带制成的布环。第一弹簧梯扣、第二弹簧梯扣均采用四档扣,四档扣的上部设有一用于穿入布环的缺口,缺口处安有一弹簧,弹簧的上端部固定在缺口上方处的四档扣上,弹簧的下端部成钩状,缺口下方处的四档扣上设有一用于穿过弹簧下端部的安装孔。连接带包括两根交叠排布的布带。可拆卸的X形的连接带16的结构设计,连接带16的两端均有弹簧梯扣,其通过两端的弹簧梯扣将肩带2鼓包3上的第一耳仔和腰垫13与顶部翻盖内侧的第二耳仔连接起来,并根据情况将连接带16通过四档扣调整至合适的长度,使使用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包括一婴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背带包括一背带主体、一肩带、一按扣,所述背带主体与所述肩带缝制连接;/n所述肩带的上部设有一用于增加肩带与人体背部的接触面积的鼓包,所述鼓包呈片状;/n所述按扣包括一公扣、一与所述公扣相匹配的母扣,所述公扣设置在所述肩带的外侧面上,所述母扣设置在所述鼓包的外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包括一婴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背带包括一背带主体、一肩带、一按扣,所述背带主体与所述肩带缝制连接;
所述肩带的上部设有一用于增加肩带与人体背部的接触面积的鼓包,所述鼓包呈片状;
所述按扣包括一公扣、一与所述公扣相匹配的母扣,所述公扣设置在所述肩带的外侧面上,所述母扣设置在所述鼓包的外侧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与所述鼓包采用一体化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主体的下部设有一腰带,所述腰带包括一腰带织带,所述腰带织带上安有一腰带插扣,所述腰带上安有一可拆卸的腰垫,所述腰垫上设有两个用于穿过所述腰带织带的袢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垫的内侧面上设有三条呈弧线状的导气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款可以分散负重和自由调节坐垫宽窄的婴儿背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泽敏
申请(专利权)人:毛泽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