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装置及其路径形成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61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美容装置及其路径形成机构。美容装置具备路径形成机构(100),该路径形成机构具有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的第一电极(110)、第二电极(120)。第一电极被施加比第二电极高的电位,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是梳齿电极。第一电极的齿(112)和第二电极的齿(122)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第一电极的齿的数量比第二电极的齿的数量多。第一电极的齿的宽度和第二电极的齿的宽度中的至少一方比第一电极的齿与第二电极的齿之间的间隔宽。由此,提供一种能够使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及其路径形成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美容装置及其路径形成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及其路径形成机构。
技术介绍
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来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41434号公报(以下记为“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专利文献1记载了以往的美容装置的一例。一般情况下,对于美容装置来说,期望提高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然而,专利文献1没有特别地着眼于与渗透性的提高有关的具体对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电极间的间隔、电极的宽度对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的提高造成影响这一由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得到的见解,提供一种能够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以及具备该路径形成机构的美容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具备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形成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的路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构成被施加的电位高于向第二电极施加的电位的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由梳齿电极形成。并且,第一电极的齿和第二电极的齿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第一电极的齿的数量比第二电极的齿的数量多,第一电极的齿的宽度和第二电极的齿的宽度中的至少一方比第一电极的齿与第二电极的齿之间的间隔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美容装置具备上述路径形成机构。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的路径形成机构以及具备该路径形成机构的美容装置。附图说明<br>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美容装置的第一侧视图。图3是图1的美容装置的第二侧视图。图4是示出图1的路径形成机构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4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图1的头部的内部构造的截面图。图7是图1的美容装置的框图。图8是示出该美容装置的美容成分的渗透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作为该美容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例的第一试验的结果的坐标图。图10是示出作为该美容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例的第二试验的结果的坐标图。图11是该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的第一变形例的平面图。图12是该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的第二变形例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路径形成机构等能够采取的方式的一例)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具备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形成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的路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是被施加的电位高于向第二电极施加的电位的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梳齿电极。第一电极的齿和第二电极的齿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第一电极的齿的数量比第二电极的齿的数量多。并且,第一电极的齿的宽度和第二电极的齿的宽度中的至少一方比第一电极的齿与第二电极的齿之间的间隔宽。由此,能够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另外,在路径形成机构的一例中,第一电极的齿的宽度和第二电极的齿的宽度在第一方向上是固定的。由此,在皮肤内部形成的电场的均匀性变高。另外,在路径形成机构的一例中,第一电极的齿与第二电极的齿之间的间隔在第一方向上是固定的。由此,在皮肤内部形成的电场的均匀性变高。另外,在路径形成机构的一例中,第一电极的齿的宽度和第二电极的齿的宽度中的至少一方超过第一电极的齿与第二电极的齿之间的间隔的1倍且为该间隔的2.5倍以下。由此,化妆品的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提高。另外,在路径形成机构的一例中,第一电极的齿的宽度和第二电极的齿的宽度中的至少一方超过第一电极的齿与第二电极的齿之间的间隔的2倍且为该间隔的2.5倍以下。由此,化妆品的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进一步提高。另外,在路径形成机构的一例中,第一电极的梳齿的宽度和第二电极的梳齿的宽度中的至少一方超过第一电极的齿与第二电极的齿之间的间隔的1.8倍且为该间隔的2.2倍以下。由此,化妆品的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的渗透性更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美容装置具备上述路径形成机构中的任一路径形成机构。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化妆品的美容成分高效地渗透到皮肤内部的美容装置。(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10进行说明。图1是美容装置10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美容装置10的第一侧视图。图3是图1的美容装置10的第二侧视图。此外,此后将后述的图1至图3所示的外壳21的第一面21A侧设为前方、将第二面21B侧设为后方、将外壳21的头部(head)23侧设为上方、将与该头部23侧相反的一侧设为下方来进行说明。还存在以下情况:在从第一面21A观察美容装置10时,将右侧设为右方、将左侧设为左方来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10具备如下的美容功能:利用通过电能产生的对生物体的作用来促进与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有关的经皮吸收或粘膜吸收。美容装置10主要用于使涂抹在人体的对象部位的皮肤表面的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到皮肤内部。美容成分例如含有高分子。作为美容成分的具体例,能够列举透明质酸、胶原蛋白以及维生素C诱导体等。美容功能包括松弛功能和渗透功能。松弛功能是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使皮肤的屏障(barrier)功能降低的功能。渗透功能是在皮肤内部流过微弱电流来促进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渗透的功能。上述微弱电流是不会对生物体施加强烈刺激的程度的大小的电流。例如通过利用电穿孔(Electroporation)来实现松弛功能。例如通过利用离子导入(Iontophoresis)来实现渗透功能。由皮肤的层状(lamellar)构造提供上述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的层状构造主要由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脂质构成。以下,对松弛功能的具体动作、作用进行说明。在松弛功能中,首先,例如对配置于皮肤表面的电极施加电脉冲,来在皮肤内部形成脉冲电场。通过脉冲电场的作用,使皮肤的层状构造松弛,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在屏障功能降低的皮肤中,在构成皮肤的细胞之间形成孔。细胞间的孔构成使美容成分从皮肤表面渗透到皮肤内部的路径(以下记为“渗透路径”)。由此,美容成分经由渗透路径渗透到皮肤内部的深部,能够提高美容效果。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美容装置10具有路径形成机构100、主体20以及渗透促进机构200等。路径形成机构100对美容装置10赋予上述的松弛功能。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路径形成机构100具有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在皮肤内部形成渗透路径。此时,对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中的一方施加的电位高于对另一方施加的电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对第一电极110施加的电位高于对第二电极120施加的电位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而言,路径形成机构100周期性地产生电脉冲,以在皮肤内部形成脉冲电场。由此,在皮肤内部形成渗透路径,来赋予松弛功能。此外,电脉冲例如是直流脉冲或交流脉冲。主体20构成美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具备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形成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的路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n所述第一电极是被施加的电位高于向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的电位的电极,/n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由梳齿电极形成,/n所述第一电极的齿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齿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n所述第一电极的齿的数量比所述第二电极的齿的数量多,/n所述第一电极的齿的宽度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齿的宽度中的至少一方比所述第一电极的齿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齿之间的间隔宽。/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7 JP 2019-0349711.一种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具备用于在皮肤内部形成电场以形成化妆品的美容成分渗透的路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是被施加的电位高于向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的电位的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由梳齿电极形成,
所述第一电极的齿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齿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一电极的齿的数量比所述第二电极的齿的数量多,
所述第一电极的齿的宽度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齿的宽度中的至少一方比所述第一电极的齿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齿之间的间隔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装置的路径形成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的齿的宽度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齿的宽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是固定的。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本真佐美伊藤晶子大野木洋子立田茂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