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休息防跑针吊瓶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护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可休息防跑针吊瓶架。
技术介绍
现在人们去医院输液的时候,经常为医院输液的人很多需要等待输液的位置的事情而烦恼,而病人如果中途需要上厕所或者做其他事情时,需要离开座位,只能将吊瓶取下,用手拿着吊瓶,这样不仅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跑针,另一方面医生和护士为病人拿吊瓶的话的工作量加大同时浪费人力资源,传统的输液架自动化程度较低,能手动调整的部分很少,不能适应人们的需求,而一些可移动式的输液架需要人手持移动极易造成跑针,而且在手持输液架移动过程中如果产生突发事件需要坐下的时候只能坐到地上,非常的不方便,例如专利号为201711107639.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减震吊瓶架,包括底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底箱,支撑底箱内壁底部的右侧通过电机固定台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左侧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支撑底箱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第一斜齿轮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撑杆,且旋转支撑杆贯穿底部支撑板的底部并延伸至底部支撑板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休息防跑针吊瓶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休息装置(1)、输液装置(2);/n所述的移动休息装置(1)包括:液压缸(101)、移动底座、休息机构;/n所述的输液装置(2)包括:固定板(201)、高度调节机构、扶手套筒(205);/n所述的液压缸(101)的缸体底端固定安装在移动底座上,液压缸(101)的活塞杆端与固定板(2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休息机构放置在液压缸(101)的一侧;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板(201)的上端面,高度调节机构与扶手套筒(205)侧面连接;/n打开休息机构,使用者坐到坐板(110)上,将手放到扶手套筒(205)上,手动将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休息防跑针吊瓶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休息装置(1)、输液装置(2);
所述的移动休息装置(1)包括:液压缸(101)、移动底座、休息机构;
所述的输液装置(2)包括:固定板(201)、高度调节机构、扶手套筒(205);
所述的液压缸(101)的缸体底端固定安装在移动底座上,液压缸(101)的活塞杆端与固定板(2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休息机构放置在液压缸(101)的一侧;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板(201)的上端面,高度调节机构与扶手套筒(205)侧面连接;
打开休息机构,使用者坐到坐板(110)上,将手放到扶手套筒(205)上,手动将伸缩扶手(208)拉出合适长度,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调节扶手套筒(205)高度从而方便输液,通过转动吊瓶伸缩架(213)中间套筒调整挂钩(214)的高度适宜悬挂吊瓶,方便人们随时随地坐着进行输液;
需要站立输液时,将休息机构折叠收起,通过脚踩踏板(114)使液压缸(101)的活塞杆上升进而将输液装置(2)抬升到适宜高度,将手臂放置到扶手套筒(205)上防止输液时手臂摆动导致跑针,通过束紧带(206)将手臂固定使设备跟随使用者移动,方便使用者在输液时做其他的事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休息防跑针吊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休息装置(1)的移动底座包括:底座(103)、固定铰座A(104)、弹簧(105)、固定杆(106)、轮子(107);
所述的底座(103)的上端面与液压缸(101)缸体底端固定连接;固定铰座A(104)安装在底座(103)的侧面;弹簧(105)的上端与固定铰座A(104)连接,弹簧(105)的下端与固定杆(106)的上端面连接;固定杆(106)的内端与固定铰座A(104)的转轴连接;轮子(107)安装在固定杆(106)外端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休息防跑针吊瓶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休息装置(1)的休息机构包括:滑动环(108)、连接合页(109)、坐板(110)、拓展坐板(111)、固定铰座B(112)、支撑杆(113);
所述的滑动环(108)滑动安装在液压缸(101)上;连接合页(109)的一端与滑动环(108)连接,连接合页(109)的另一端与坐板(110)的侧面固定连接;拓展坐板(111)通过合页与坐板(110)连接;两个固定铰座B(112)分别固定安装在坐板(110)和拓展坐板(111)下端面;支撑杆(113)的上端与固定铰座B(112)内部转轴固定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