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锁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54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游乐设置安全锁扣,其包括安全带插扣和安全带锁盒,所述安全带锁盒内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可相对于所述安全带锁盒转动,所述限位装置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紧装置和解锁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解锁装置相连接;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电磁铁以及装有第一弹性装置的电磁铁杆,所述电磁铁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装置远离所述锁紧装置的一侧,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磁铁杆之间具有空隙,通电后电磁铁杆会吸附在电磁铁上,实现解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解锁方式,达到了防止游客自行解锁的效果,保证了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锁扣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锁扣。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游乐场所成了越来越多的人释放压力或游玩的地方,更有一些刺激类的游乐设施很受人们的欢迎,比如:“过山车”、“大摆锤”等项目。那么乘客在乘坐游乐设施时,始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目前游乐场出现安全带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么一个安全可靠的安全带锁扣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的安全带锁扣用在游乐设施上有不少致命的缺陷:一是不带防止游客自己解锁的装置(如汽车常用的安全带锁扣),不能满足游乐行业中需要绝对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游客不能自己脱离安全带束缚的需求;二是带防止游客自己解锁的装置,但结构复杂,自动解锁不稳定,整体结构尺寸偏大,不能广泛适用于游乐行业。随着游乐设施日益广泛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随着人们对设备安全的日益重视,现有的安全带锁扣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的需求。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锁扣,旨在解决现有安全锁扣安全性不够以及结构复杂,自动解锁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锁扣,包括安全带插扣和安全带锁盒,其中,所述安全锁扣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安全带锁盒内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紧装置和解锁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解锁装置相连接;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电磁铁以及装有第一弹性装置的电磁铁杆,所述电磁铁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装置远离所述锁紧装置的一侧,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磁铁杆之间具有空隙。r>所述安全锁扣,其中,当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电磁铁杆与所述电磁铁相接触,并压紧所述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电磁铁杆带动限位装置转动,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锁紧装置分离。所述安全锁扣,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顶压机构以及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所述安全锁盒内时,所述顶压机构与所述锁紧机构相接触,并推动所述锁紧机构相对于所述安全带锁盒转动。所述安全锁扣,其中,所述顶压机构包括导杆、套设在所述导杆上的第二弹簧装置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上的滑块;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杆上,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当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时,所述第二弹性装置被压缩。所述安全锁扣,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转轴以及锁钩,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在所述安全带锁盒上,所述锁钩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的安全锁扣,其中,所述锁钩包括锁钩头部、锁钩肩部以及锁钩尾部;当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时,所述顶压机构压在所述锁钩肩部,所述锁钩头部锁紧所述安全带插扣,所述锁钩尾部与所述限位装置相接触并被所述限位装置限位。所述安全锁扣,其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转轴以及以及具有限位卡口的限位杆,所属第二转轴固定在所述安全带锁盒上,所述限位杆套设于第二转轴上并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当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所述锁紧装置被所述限位卡口卡持。所述一种安全锁扣,其中,所述安全带锁盒内设置有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与所述锁紧装置连接,所述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所述锁紧装置是否处于锁紧状态。所述一种安全锁扣,其中,所述安全带锁盒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位于与所述卡槽对应的位置,所述安全带插扣通过所述导向板插入所述卡槽内。所述一种安全锁扣,其中,所述安全带锁盒上设置有手动解锁孔,所述手动解锁孔位于所述限位装置对应的位置,所述手动解锁孔用于手动打开锁紧装置。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锁扣,其包括安全带插扣和安全带锁盒,所述安全带锁盒内还设置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可相对于所述安全带锁盒转动,所述限位装置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紧装置和解锁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解锁装置相连接;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电磁铁以及装有第一弹性装置的电磁铁杆,所述电磁铁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装置远离所述锁紧装置的一侧,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磁铁杆之间具有空隙,通电后电磁铁杆会吸附在电磁铁上,实现解锁。本技术取消了手动解锁装置,以电磁解锁代替手动解锁,实现了防止游客自行解锁的效果;另外本技术提供的安全锁扣具有结构简单,整体尺寸小巧,安全性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未锁紧状态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锁紧状态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的锁紧装置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的锁钩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的限位杆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的一个视角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安全锁扣,旨在解决现有安全锁扣安全性不够以及结构复杂,自动解锁不稳定的问题。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锁扣,请综合参考图1-图7。所述安全锁扣包括安全带插扣1、安全带锁盒2、限位装置200、锁紧装置300以及解锁装置100;所述安全带锁盒上设置有第一开槽,所述安全带插扣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安全带锁盒相连接。所述限位装置200、锁紧装置300以及解锁装置100均布置于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所述限位装置200转动连接于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并可相对于所述相对于所述安全带锁盒2转动。所述锁紧装置300位于所述限位装置200朝向所述第一开槽的一侧,所述解锁装置位于所述限位装置200远离所述第一开槽的一侧,且所述解锁装置与所述限位装置连接。所述解锁装置采用电磁解锁方式,使安全锁扣结构更加安全可靠,且具有自动解锁稳定性高的特点。所述解锁装置100包括电磁铁110以及装有第一弹性装置120的电磁铁杆130,所述电磁铁杆13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装置200远离所述锁紧装置300的一侧,所述电磁铁110与所述电磁铁杆130之间具有空隙。当解锁装置通电后,电磁铁110对电磁铁杆130的吸力大于第一弹性装置120的弹力,将电磁铁杆130吸附,从而使电磁铁杆130带动限位装置200旋转,使得限位装置200将锁紧装置300释放,实现解锁。如图1所示,所述安全带锁盒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槽,所述安全带插扣1通过所述第一开槽插入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所述安全带锁盒2外对应所述第一开槽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板3,所述导向板3上设置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所述第一开槽位置重合,且所述第二开槽处设置有倒角,方便所述安全带插扣1的插入。导向板3可保证安全带插扣1插入安全带锁盒2后的稳定性,减少安全带插扣1在安全带锁盒2内的晃动,进一步增强安全锁扣的安全性能。如图1所示,在安全锁扣的一个状态下。在安全带锁盒2内部,第一开槽的下方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锁扣,包括安全带插扣和安全带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扣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安全带锁盒内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紧装置和解锁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解锁装置相连接;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电磁铁以及装有第一弹性装置的电磁铁杆,所述电磁铁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装置远离所述锁紧装置的一侧,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磁铁杆之间具有空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锁扣,包括安全带插扣和安全带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扣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安全带锁盒内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紧装置和解锁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解锁装置相连接;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电磁铁以及装有第一弹性装置的电磁铁杆,所述电磁铁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装置远离所述锁紧装置的一侧,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磁铁杆之间具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锁扣,其特征在于,当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电磁铁杆与所述电磁铁相接触,并压紧所述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电磁铁杆带动限位装置转动,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锁紧装置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顶压机构以及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时,所述顶压机构与所述锁紧机构相接触,并推动所述锁紧机构相对于所述安全带锁盒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机构包括导杆、套设在所述导杆上的第二弹性装置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上的滑块;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杆上,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当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时,所述第二弹性装置被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李坚文红光卢念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