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束腰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42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束腰带,包含本体和包边条,本体具有弹性,其一端连接有第一公扣合结构,另一端连接第一母扣合结构,本体的中部位置安装有背部支撑系统,所述背部支撑系统包括左、右支撑结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整体呈H形,左支撑结构、右支撑结构被固定条所包覆,左、右支撑结构相互独立,左横向支撑板和右横向支撑板位于左纵向支撑板和右纵向支撑板之间,通过H型的四个端部及中心部与所述本体线状固定连接。起到了更好的支撑和束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束腰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身衣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束腰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常生活中使用束腰带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女性,为了使身材看起来苗条,通常使用束腰带来收腹。现有技术中,关于束腰带的专利有很多,类型包括有直带、短裤式、背心式等等。有一些专利也注意到在束腰的过程中,对肌肉进行支撑,这样让人体感觉更舒适。比如现有公开号为CN210521158U的“一种新型弹力束腰”,就公开了护腰主体上也有若干支撑条,支撑条外有固定条。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束腰带支撑条均为纵向设置,虽然可以达到部分对肌肉的支撑作用,但是实际上因为缺乏对人体构造的研究,支撑条的设置过于随便,更是达不到对脊柱的支撑。实际穿着时,只是具有收缩腰部的作用,并不能很好对脊柱固定,穿着也不够舒适,束身的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束腰带,在保证束腰的基础上,保证了穿着舒适性问题,也解决对脊柱的支撑问题,同时也方便穿脱。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束腰带,包含本体和包边条,所述本体具有弹性,其一端连接有第一公扣合结构,另一端连接第一母扣合结构,所述本体的中部位置安装有背部支撑系统,所述背部支撑系统包括左支撑结构、右支撑结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整体呈H形,左支撑结构、右支撑结构被固定条所包覆,所述左支撑结构、右支撑结构相互独立,所述左支撑结构至少包括左横向支撑板和左纵向支撑板,所述右支撑结构至少包括右横向支撑板和右纵向支撑板,所述左横向支撑板和右横向支撑板位于所述左纵向支撑板和右纵向支撑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条通过H型的四个端部及中心部与所述本体线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结构的左横向支撑板与左纵向支撑板固定相连,形成“非”字型的右侧形状或成“T”字型逆时针旋转90度所得形状,右支撑结构的右横向支撑板与右纵向支撑板固定相连,形成“非”字型的左侧形状或成“T”字型顺时针旋转90度所得形状。进一步的,所述背部支撑系统位于所述本体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公扣合结构、第一母扣合结构分别为第一魔术贴公面、第一魔术贴母面。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腰部支撑板。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外侧设有弹性带系统,所述弹性带系统包括弹性带、环状物、第二魔术贴公面、第二魔术贴母面,其中环状物连接于弹性带的一端,第二魔术贴公、母面同时置于弹性带的另一端的同侧。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带系统还包括两个“V”型的片状带,片状带位于本体和弹性带之间,所述片状带的开口部分固定于左、右支撑结构之间,片状带的尖端部分分别与背部支撑系统两边的弹性带相连。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设置了左、右支撑板结构。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强的压力,为使用者提供更多背部支撑的同时更能增加腰部的线条感。同时,左、右纵向支撑板分别设在脊柱两侧,左、右横向支撑板在左、右纵向支撑板之间设置,可以很好的对应脊柱的位置,从横向起到支撑作用,左、右横向支撑板相对设置,但不连接,中间是断开的,最大限度地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感觉,又不影响本体的弹力。2、设置了固定条。支撑板被固定条包裹,固定条通过H型的四个端部及中心部与所述本体线状固定连接。固定条在一定程度上对脊柱起到支撑,同时与本体之间仅是线状固定连接,本体弹力可以在固定条下方自由伸缩,且弹力分布更加均匀,这样就不会妨碍本体拉伸的弹力,结构十分巧妙。3、背部支撑系统位于本体的外侧,在加强支撑度的同时,不限制使用者的活动,也会让使用者感觉更舒适。4、在本体的两侧设有腰部支撑板,这样会帮助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使侧腰受力,从而伤到侧腰,同时也不会使腰部变粗。腰部支撑板设置在本体内侧,可以使本体弹力将压力进一步施加在身体上,达到最大的支撑效果,同时还会在穿着产品时,侧面更加美观,更加舒适。5、腰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系统使本体不会起褶皱,使压力分布更加均匀的同时,让形体更加美观。6、本体上中部位置线状固定了弹力带,弹力带在背部支撑系统的外面,一方面可以辅助束腰本体起到收缩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和本体上的扣合结构一起确保束腰不会开裂,同时,对背部支撑系统产生压力,可以进一步加强了支撑效果;弹力带上环状物和魔术贴结合的方式,可以更方便让使用者一只手穿脱,不用费心对齐,且可以适用不同腰围的使用者;同时弹力带通过设置V形片状带,扩大了弹力带与背部支撑系统接触的面积,一方面让使用者感到更舒适,另一方面,通过对背部支撑系统形成直接压力,从而起到了更好的支撑和束腰的效果。附图说明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束腰带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束腰带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3、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束腰带的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束腰带外侧面结构示意图。6、图6是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一种束腰带外侧面结构示意图。7、图7是图6所示的一种束腰带使用状态下的后部示意图。8、图8是图6所示的一种束腰带使用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2、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束腰带,包含本体1和包边条2,所述本体1具有弹性,其内侧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魔术贴公面3,其外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魔术贴母面4,所述本体1的中部位置安装有背部支撑系统5,所述背部支撑系统5包括左支撑结构6、右支撑结构7和固定条12,所述固定条12整体呈H形,左支撑结构6、右支撑结构7被固定条12所包覆,所述左支撑结构6、右支撑结构7相互独立,所述左支撑结构6至少包括左横向支撑板8和左纵向支撑板9,所述右支撑结构7至少包括右横向支撑板10和右纵向支撑板11,所述左横向支撑板8和右横向支撑板10位于所述左纵向支撑板9和右纵向支撑板11之间。所述固定条12通过H型的四个端部A、B、C、D固定在包边条2处,其中心部E与所述本体1固定连接。固定条12的中部、以及上下左右四个端部被一条线缝制在本体上,这样其它部分并未被固定在本体上。H型的设置很巧妙,如果使用较大面积的支撑,比如方形物支撑,会影响衣服的服帖,看起来更笨重。H形的支撑,其大小和形状恰到好处。线状固定的连接方式,可以保证在穿着时,背部支撑系统的位置相对固定,又不是僵硬的,本体1在背部系统的下方自由伸缩,其它作用如前所述。左支撑结构6的左横向支撑板8与左纵向支撑板9固定相连,形成“T”字型逆时针旋转90度所得形状,右支撑结构7的右横向支撑板10与右纵向支撑板11固定相连形成“T”字型顺时针旋转90度所得形状。左、右横向支撑板之间相互独立,不相互连接,这个设计非常重要。如果左、右横向的支撑板之间没有断开,的确可以对脊柱提供横向支撑,但是同时会影响本体的拉伸,而且人穿着会不舒适。特别是脊椎顶部没有太多的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束腰带,包含本体和包边条,所述本体具有弹性,其一端连接有第一公扣合结构,另一端连接第一母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中部位置安装有背部支撑系统,所述背部支撑系统包括左支撑结构、右支撑结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整体呈H形,左支撑结构、右支撑结构被固定条所包覆,所述左支撑结构、右支撑结构相互独立,所述左支撑结构至少包括左横向支撑板和左纵向支撑板,所述右支撑结构至少包括右横向支撑板和右纵向支撑板,所述左横向支撑板和右横向支撑板位于所述左纵向支撑板和右纵向支撑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腰带,包含本体和包边条,所述本体具有弹性,其一端连接有第一公扣合结构,另一端连接第一母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中部位置安装有背部支撑系统,所述背部支撑系统包括左支撑结构、右支撑结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整体呈H形,左支撑结构、右支撑结构被固定条所包覆,所述左支撑结构、右支撑结构相互独立,所述左支撑结构至少包括左横向支撑板和左纵向支撑板,所述右支撑结构至少包括右横向支撑板和右纵向支撑板,所述左横向支撑板和右横向支撑板位于所述左纵向支撑板和右纵向支撑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通过H型的四个端部及中心部与所述本体线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结构的左横向支撑板与左纵向支撑板固定相连,形成“非”字型的右侧形状或成“T”字型逆时针旋转90度所得形状,右支撑结构的右横向支撑板与右纵向支撑板固定相连,形成“非”字型的左侧形状或成“T”字型顺时针旋转90度所得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系统位于所述本体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系统位于所述本体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扣合结构、第一母扣合结构分别为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克斯韦·泰勒·达文波特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斯韦·泰勒·达文波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澳大利亚;A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