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蔗叶还田肥料农药施用一体机,涉及农业领域;该一体机包括碎化箱,碎化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入料斗和出料口,碎化箱内安装有碎化组件;所述碎化箱的下方通过连接架固定有混合箱,混合箱为顶部开口结构且开口侧通过输送管与碎化箱连接,混合箱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所述混合箱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喷液管,喷液管通过供液组件进行供液并在混合箱内喷洒肥料农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碎化箱的下方设置混合箱,同时在混合箱内设置喷液管,由供液组件向喷液管供给肥料农药,使得碎化后的蔗叶能够与肥料农药进行混合,从而使得蔗叶还田和肥料农药施用两项工作能够同时完成,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蔗叶还田肥料农药施用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是一种蔗叶还田肥料农药施用一体机。
技术介绍
据测定,蔗叶(以干物计)的氮、磷、钾含量分别为0.7%、0.31%、2.2%,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甘蔗生长所需的多种元素。以每亩生产5吨甘蔗的蔗地计,约有800~1000千克蔗叶,如果蔗叶还田,相当于施尿素7.6千克,钙镁磷10.3千克,氯化钾18.3千克。蔗叶中含有的氮、磷、钾、镁、钙、硫等多种养分和有机质及时还田,一是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质疏松度,改善土壤的保水、吸水、透气、保温等性能;二是可以提高土壤养分,改善理化性状,培肥地力,为甘蔗的持续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在进行蔗叶还田工作以后,还需要辅助进行肥料农药的施洒,而传统的农业设备大多不能够兼顾这两种作业需求,使得现有技术中蔗叶还田和肥料农药施用需分步完成,生产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蔗叶还田肥料农药施用一体机,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蔗叶还田肥料农药施用一体机,包括碎化箱,碎化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入料斗和出料口,碎化箱内安装有碎化组件;所述碎化箱的下方通过连接架固定有混合箱,混合箱为顶部开口结构且开口侧通过输送管与碎化箱连接,混合箱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所述混合箱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喷液管,喷液管通过供液组件进行供液并在混合箱内喷洒肥料农药。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碎化组件包括碎化轴以及驱动碎化轴转动的碎化电机;所述碎化轴的轴体外围沿长度方向等距固定有多组动刀片,每组所述动刀片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沿周向等距布设。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碎化箱的内壁上还固定有多组与动刀片错位布设的静刀片,静刀片与动刀片的刀刃相对设置。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混合箱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交错布设的导料板,多个所述导料板与混合箱的内壁构成了一个蛇形的下料通道,喷液管位于每个所述导料板上方的位置上均开设有出液孔。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料板的一端铰接在混合箱的内壁上,导料板靠近混合箱的一侧与混合箱的内壁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导料板上还开设有豁口槽,喷液管穿设在豁口槽中。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供液组件包括安装于混合箱外壁上的储液箱,储液箱上安装有用于抽取其内液料的泵机;所述泵机通过输液管与喷液管连接。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供液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混合箱底部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通过皮带副传动连接喷液管。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喷液管的外围位于导料板下方的位置上还布设有钢珠,钢珠通过牵引绳与喷液管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在碎化箱的下方设置混合箱,同时在混合箱内设置喷液管,由供液组件向喷液管供给肥料农药,使得碎化后的蔗叶能够与肥料农药进行混合,从而使得蔗叶还田和肥料农药施用两项工作能够同时完成,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在混合箱内设置导料板,能够延长蔗叶在混合箱中的运动时间,保证其与肥料农药的充分混合,同时弹性连接的导料板会在蔗叶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摆动,从而避免蔗叶粘附在导料板上,保证正常下料;通过采用转动式的喷液管,能够进行旋动式的喷洒,保证肥料农药与蔗叶混合均匀;同时通过在喷液管上连接钢珠,能够利用喷液管的转动对导料板进行撞击,防止蔗叶粘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导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碎化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注释:1-碎化箱、11-入料斗、12-出料口、2-混合箱、21-输送管、22-下料管、3-连接架、41-储液箱、42-泵机、421-输液管、43-转动电机、431-皮带副、51-导料板、511-豁口槽、52-弹性件、6-喷液管、61-出液孔、62-钢珠、621-牵引绳、71-碎化轴、711-动刀片、72-碎化电机、73-静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蔗叶还田肥料农药施用一体机,包括碎化箱1,碎化箱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入料斗11和出料口12,碎化箱1内安装有碎化组件;所述碎化箱1的下方通过连接架3固定有混合箱2,混合箱2为顶部开口结构且开口侧通过输送管21与碎化箱1连接,混合箱2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22,从而使得碎化后的蔗叶能够经由输送管21掉落至混合箱2中;所述混合箱2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喷液管6,喷液管6通过供液组件进行供液并在混合箱2内喷洒肥料农药,这样就能够使得碎化后的蔗叶与肥料农药完成混合,混合物经由下料管22排出,一步完成蔗叶还田和肥料农药施用两项工作,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碎化组件包括碎化轴71以及驱动碎化轴71转动的碎化电机72;所述碎化轴71的轴体外围沿长度方向等距固定有多组动刀片711,每组所述动刀片711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沿周向等距布设,工作时,由碎化电机72带动碎化轴71转动,从而利用动刀片711对蔗叶进行碎化。进一步的,所述碎化箱1的内壁上还固定有多组与动刀片711错位布设的静刀片73,静刀片73与动刀片711的刀刃相对设置,由动刀片711和静刀片73相配合,提高碎化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箱2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交错布设的导料板51,多个所述导料板51与混合箱2的内壁构成了一个蛇形的下料通道,从而可以延长蔗叶在混合箱2中的运动时间,保证其与肥料农药充分混合,喷液管6位于每个所述导料板51上方的位置上均开设有出液孔61。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板51的一端铰接在混合箱2的内壁上,导料板51靠近混合箱2的一侧与混合箱2的内壁之间通过弹性件52连接,这样当蔗叶掉落至导料板51上后,导料板51会发生弹性摆动,从而避免蔗叶在与肥料农药混合后粘附在导料板51上,保证正常下料;对应的,所述导料板51上还开设有豁口槽511,喷液管6穿设在豁口槽511中,从而可以避免导料板51在摆动的过程中与喷液管6产生干涉。总结来说,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碎化箱1的下方设置混合箱2,同时在混合箱2内设置喷液管6,由供液组件向喷液管6供给肥料农药,使得碎化后的蔗叶能够与肥料农药进行混合,从而使得蔗叶还田和肥料农药施用两项工作能够同时完成,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在混合箱2内设置导料板51,能够延长蔗叶在混合箱2中的运动时间,保证其与肥料农药的充分混合,同时弹性连接的导料板51会在蔗叶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摆动,从而避免蔗叶粘附在导料板51上,保证正常下料。实施例2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供液组件进行了详述,具体来说: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蔗叶还田肥料农药施用一体机,包括碎化箱(1),碎化箱(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入料斗(11)和出料口(12),碎化箱(1)内安装有碎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化箱(1)的下方通过连接架(3)固定有混合箱(2),混合箱(2)为顶部开口结构且开口侧通过输送管(21)与碎化箱(1)连接,混合箱(2)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22);所述混合箱(2)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喷液管(6),喷液管(6)通过供液组件进行供液并在混合箱(2)内喷洒肥料农药;所述碎化组件包括碎化轴(71)以及驱动碎化轴(71)转动的碎化电机(72);所述碎化轴(71)的轴体外围沿长度方向等距固定有多组动刀片(711),每组所述动刀片(711)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沿周向等距布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蔗叶还田肥料农药施用一体机,包括碎化箱(1),碎化箱(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入料斗(11)和出料口(12),碎化箱(1)内安装有碎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化箱(1)的下方通过连接架(3)固定有混合箱(2),混合箱(2)为顶部开口结构且开口侧通过输送管(21)与碎化箱(1)连接,混合箱(2)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22);所述混合箱(2)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喷液管(6),喷液管(6)通过供液组件进行供液并在混合箱(2)内喷洒肥料农药;所述碎化组件包括碎化轴(71)以及驱动碎化轴(71)转动的碎化电机(72);所述碎化轴(71)的轴体外围沿长度方向等距固定有多组动刀片(711),每组所述动刀片(711)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沿周向等距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蔗叶还田肥料农药施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化箱(1)的内壁上还固定有多组与动刀片(711)错位布设的静刀片(73),静刀片(73)与动刀片(711)的刀刃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蔗叶还田肥料农药施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2)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交错布设的导料板(51),多个所述导料板(51)与混合箱(2)的内壁构成了一个蛇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如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