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297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组件,包括底座、上盖,所述上盖通过其侧部设置的卡扣与底座卡紧,实现密封连接连接;底座表面沿长度方向一侧设置MOS管贴紧壁,MOS管贴紧壁设置有线路板搁置台阶,底座表面沿长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线路板卡位槽,PCB板两侧分别支撑于线路板搁置台阶、线路板卡位槽上。该外壳结构解决了传统的引出线束功能,改为集插插头功能,降低了因为线材老化导致的电气性能失效的返修率,而且将传统的螺丝固定工艺改进成面板直接勾住铝壳的结构,生产方便,操作便捷,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组件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配件
,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组件。
技术介绍
电动车控制器都设置有外壳,外壳既可以保护其内部的控制器机芯板,也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有利于机芯板上的MOS管散热。目前大部分电动车控制器的外壳是一个放机芯板的型腔与前后挡板配合使用,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这种方法散热慢而且效率又低,一旦热量散不出去,就会导致MOS管的烧坏。普通的控制器在生产过程中,先要把机芯板沿卡槽放入,然后沿着支撑杆把弹簧条放入,最后将卡条沿着弹簧条的弧形槽放入,利用杠杆原理,将MOS管压紧在铝壳侧壁上。这种方法由于型腔空间有限,散热有限,所能做的控制器的最大功率也有所限制且传统控制器使用线材引出功能线,这种做法线材较多,操作复杂,一旦线材老化、甚至断掉就会影响其电气性能,具有不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组件,该外壳结构解决了传统的引出线束功能,改为集插插头功能,降低了因为线材老化导致的电气性能失效的返修率,而且将传统的螺丝固定工艺改进成面板直接勾住铝壳的结构,生产方便,操作便捷,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盖,所述上盖通过其侧部设置的卡扣与底座卡紧,实现密封连接连接;底座表面沿长度方向一侧设置MOS管贴紧壁,MOS管贴紧壁设置有线路板搁置台阶,底座表面沿长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线路板卡位槽,PCB板两侧分别支撑于线路板搁置台阶、线路板卡位槽上;所述PCB板上连接MOS管、接线柱组件及插针,MOS管通过压簧压紧于MOS管贴紧壁上,插针与上盖上的集插头相配合,接线柱组件上部密封配合设置于上盖的接线柱通孔内,上盖上表面对应于接线柱通孔的外侧设置压线盖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MOS管贴紧壁上与线路板搁置台阶相对一侧表面设置有限位台阶,压簧一侧压紧壁压紧于MOS管贴紧壁上,并通过所述限位台阶定位,压簧另一侧压紧于MOS管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底座散热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插头包括6针集插头、8针集插头、16针集插头,并在集插头的外侧表面设置集插卡扣;集插头的底面与插针相配合处设置细茎,集插头对应于细茎的底面设置针座防水垫,插针依次穿过针座防水垫、细茎伸入集插头内;集插头的插槽内设置有防呆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线盖板的引出线槽与接线柱组件的出线槽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柱组件与上盖之间通过接线柱密封圈实现密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底座防水槽,底座防水圈配合设置于所述底座防水槽内,底座防水圈实现底座与上盖之间的密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柱组件包括接线连接座,接线连接座一侧设置接线柱铜件脚、接线柱定位脚;接线连接座另一侧的螺母槽内配合设置螺母,铜件连接于接线柱组件上,且铜件的表面压紧于螺母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线盖板上设置有连接扣,连接扣与接线柱组件上相应的凸柱卡紧配合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由于采用了卡扣来固定上盖,替代传统的螺丝固定,操作方便简捷。同时接线柱采用两头设计,客户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出线方式,自由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上盖的外表面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中上盖的内侧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中底座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中底座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底座防水圈的立体图。图7为针座防水垫的立体图。图8为接线柱密封圈的立体图。图9为接线柱组件的立体图。图10为接线柱组件的立体图。图11为压线盖板的立体图。图12为铜件的立体图。图13为螺母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13中,包括底座1、线路板搁置台阶2、MOS管贴紧壁3、脚垫槽4、底座防水槽5、线路板卡位槽6、PCB板7、MOS管8、压簧9、插针10、底座散热齿11、接线柱密封圈12、针座防水垫13、底座防水圈14、点胶槽15、螺母槽16、铜件17、螺母18、接线柱防水槽19、接线柱铜件脚20、上盖21、接线柱通孔22、集插头23、集插卡扣24、防呆槽25、细茎26、压线盖板27、引出线槽28、卡扣29、卡扣槽30、接线柱组件31、接线柱定位脚32等。如图1~1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组件,包括底座1、上盖21,所述上盖21通过其侧部设置的卡扣29与底座1卡紧,实现密封连接连接。底座1表面沿长度方向一侧设置MOS管贴紧壁3,MOS管贴紧壁3设置有线路板搁置台阶2,底座1表面沿长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线路板卡位槽6,PCB板7两侧分别支撑于线路板搁置台阶2、线路板卡位槽6上。PCB板7上连接MOS管8、接线柱组件31及插针10,MOS管8通过压簧9压紧于MOS管贴紧壁3上,插针10与上盖21上的集插头23相配合,接线柱组件31上部密封配合设置于上盖21的接线柱通孔22内,上盖21上表面对应于接线柱通孔22的外侧设置压线盖板27。在具体生产中,接线柱组件31的底面还设置有点胶槽15,通过点胶达到良好防水效果。MOS管贴紧壁3上与线路板搁置台阶2相对一侧表面设置有限位台阶,压簧9一侧压紧壁压紧于MOS管贴紧壁3上,并通过所述限位台阶定位,压簧9另一侧压紧于MOS管8上。底座1的底面设置有底座散热齿11,通过散热齿11有效实现对于壳体在工作时,内部热量的疏散。集插头23包括6针集插头、8针集插头、16针集插头,并在集插头23的外侧表面设置集插卡扣24;集插头23的底面与插针10相配合处设置细茎26,集插头23对应于细茎26的底面设置针座防水垫13,插针10依次穿过针座防水垫13、细茎26伸入集插头23内;集插头23的插槽内设置有防呆槽25。细茎26能压紧防水皮,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压线盖板27的引出线槽28与接线柱组件31的出线槽相配合,接线柱组件31与上盖21之间通过接线柱密封圈12实现密封。底座1上设置有底座防水槽5,底座防水圈14配合设置于所述底座防水槽5内,底座防水圈14实现底座1与上盖21之间的密封。接线柱组件31包括接线连接座,接线连接座一侧设置接线柱铜件脚20、接线柱定位脚32;接线连接座另一侧的螺母槽16内配合设置螺母18,铜件17连接于接线柱组件31上,且铜件17的表面压紧于螺母18上。接线柱组件31采用两头引出线设计,客户可以自由选择出线方式。接线连接座上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置1-5个对应的螺母槽16。铜件17的上表面与螺母18的外表面贴合,铜件17的一侧板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卡紧部,卡紧部扣紧于螺母18表面。压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盖(21),所述上盖(21)通过其侧部设置的卡扣(29)与底座(1)卡紧,实现密封连接连接;/n底座(1)表面沿长度方向一侧设置MOS管贴紧壁(3),MOS管贴紧壁(3)设置有线路板搁置台阶(2),底座(1)表面沿长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线路板卡位槽(6),PCB板(7)两侧分别支撑于线路板搁置台阶(2)、线路板卡位槽(6)上;/n所述PCB板(7)上连接MOS管(8)、接线柱组件(31)及插针(10),MOS管(8)通过压簧(9)压紧于MOS管贴紧壁(3)上,插针(10)与上盖(21)上的集插头(23)相配合,接线柱组件(31)上部密封配合设置于上盖(21)的接线柱通孔(22)内,上盖(21)上表面对应于接线柱通孔(22)的外侧设置压线盖板(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盖(21),所述上盖(21)通过其侧部设置的卡扣(29)与底座(1)卡紧,实现密封连接连接;
底座(1)表面沿长度方向一侧设置MOS管贴紧壁(3),MOS管贴紧壁(3)设置有线路板搁置台阶(2),底座(1)表面沿长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线路板卡位槽(6),PCB板(7)两侧分别支撑于线路板搁置台阶(2)、线路板卡位槽(6)上;
所述PCB板(7)上连接MOS管(8)、接线柱组件(31)及插针(10),MOS管(8)通过压簧(9)压紧于MOS管贴紧壁(3)上,插针(10)与上盖(21)上的集插头(23)相配合,接线柱组件(31)上部密封配合设置于上盖(21)的接线柱通孔(22)内,上盖(21)上表面对应于接线柱通孔(22)的外侧设置压线盖板(2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贴紧壁(3)上与线路板搁置台阶(2)相对一侧表面设置有限位台阶,压簧(9)一侧压紧壁压紧于MOS管贴紧壁(3)上,并通过所述限位台阶定位,压簧(9)另一侧压紧于MOS管(8)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面设置有底座散热齿(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插头(23)包括6针集插头、8针集插头、16针集插头,并在集插头(23)的外侧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台翔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