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和电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19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和电源组件。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电源连接,包含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二极管桥,包含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连接的第二输入端、与负载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的第一输出端及与负载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的第二输出端;电压比较电路,与所述负载并联,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包含控制信号输出端以及连接到基准电压提供电路的电压信号输入端;开关,布置在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开关包含与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控制触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无极性电源输入,防止极性接反导致的设备损坏,还可以防止高压侵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和电源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和电源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电器设备在接通外接直流电源时,需要与电源的极性对应连接。如果正、负极连接错位,可能会对电器设备带来损坏。比如,在智能网关的安装过程中,86暗盒的接线方法就非常复杂。与高压电源线连接时,工人可能会接反86暗盒的电源极性,从而导致网关设备损坏或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和电源组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包括:连接器,与电源连接,所述连接器包含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二极管桥,包含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连接的第二输入端、与负载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的第一输出端及与负载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的第二输出端;电压比较电路,与所述负载并联,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包含控制信号输出端以及连接到基准电压提供电路的电压信号输入端;开关,布置在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开关包含与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控制触点。可见,本技术可以实现无极性电源输入,降低了接线复杂度,而且还可以防止过压导致的电器损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布置在第一接线端和第一输入端之间。因此,本技术实现了过流保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静电放电保护电路,所述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与所述负载并联。因此,本技术实现了静电放电保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磁兼容性滤波器,所述电磁兼容性滤波器与所述负载并联。因此,本技术实现了电磁兼容性滤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连接第二输出端;第二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连接控制信号输出端。可见,本技术基于NPN型三极管实现了电压比较电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准电压提供电路包括:电阻,所述电阻与第一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与所述电阻连接;基准电压输出端,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布置在稳压二极管与电阻的连接点处。因此,本技术可以从第一输出端获取电压,实现了自提供基准电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可见,本技术适用于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适用范围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包括网关模块。因此,本技术实现为网关模块提供电源。一种电源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可见,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包括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的电源组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组件为直流电源组件或交流电源组件。因此,本技术的电源组件为直流电源组件或交流电源组件,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压比较电路的示范性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基准电压提供电路的示范性电路图。其中,附图标记如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阐述性说明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描述上的简洁和直观,下文通过描述若干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的方案进行阐述。实施方式中大量的细节仅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但是很明显,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时可以不局限于这些细节。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了本技术的方案,一些实施方式没有进行细致地描述,而是仅给出了框架。下文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是指“至少根据……,但不限于仅根据……”。由于汉语的语言习惯,下文中没有特别指出一个成分的数量时,意味着该成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或可理解为至少一个。图1为本技术的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10包括:连接器11,与电源(图1中没示出)连接,包含第一接线端J和第二接线端K;二极管桥12,包含与第一接线端J连接的第一输入端A、与第二接线端K连接的第二输入端B、与负载18的第一连接端L连接的第一输出端C及与负载18的第二连接端M连接的第二输出端D;电压比较电路13,与负载18并联,包含控制信号输出端T以及连接到基准电压提供电路14的电压信号输入端S;开关15,布置在第二输出端D与第二连接端M之间,包含与控制信号输出端T连接的控制触点。在图1中,连接器11经由第一接线端J和第二接线端K与电源连接。该电源可以为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当电源实施为直流电源时,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可以为12V~48V,等等。电源实施为交流电源时,输出电压可以为110V~220V,等等。二极管桥12包含连接成“桥”式结构的四只二极管,其作用是将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单向脉动性直流电,或者将任意极性的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固定极性的直流电。由图1可见,布置在第一输入端A与第一输出端C之间的二极管,其正极与第一输入端A接触,其负极与第一输出端C接触。布置在第一输入端A与第二输出端D之间的二极管,其正极与第二输出端D接触,其负极与第一输入端A接触。布置在第一输出端C与第二输入端B之间的二极管,其正极与第二输入端B接触,其负极与第一输出端C接触。布置在第二输入端B与第二输出端D之间的二极管,其正极与第二输出端D接触,其负极与第二输入端B接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10还包括:保险丝19,布置在第一接线端J和第一输入端A之间。其中:当流经保险丝19的电流超过熔断电流时,保险丝19熔断,并由此断开第一接线端J和第一输入端A之间的电连接,实现过流保护。开关15的默认状态为闭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1连接的电源为直流电源,其中:接线方式(1)、当第一接线端J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二接线端K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负极时:此时,自连接器11的第一接线端J接入的电流,经保险丝19到达二极管桥12的第一输入端A。基于二极管的单向导通功能,电流从第一输出端C流出,并到达负载18的第一连接端L。电流经负载18后,从负载18的第二连接端M流出,经闭合的开关15到达二极管桥12的第二输出端D。然后,电流流经布置在第二输入端B与第二输出端D之间的二极管返回连接器11的第二接线端K。而且,与负载18并联的电压比较电路13检测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10),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器(11),与电源连接,所述连接器(11)包含第一接线端(J)和第二接线端(K);/n二极管桥(12),包含与所述第一接线端(J)连接的第一输入端(A)、与所述第二接线端(K)连接的第二输入端(B)、与负载(18)的第一连接端(L)连接的第一输出端(C)及与负载(18)的第二连接端(M)连接的第二输出端(D);/n电压比较电路(13),与所述负载(18)并联,所述电压比较电路(13)包含控制信号输出端(T)以及连接到基准电压提供电路(14)的电压信号输入端(S);/n开关(15),布置在第二输出端(D)与第二连接端(M)之间,所述开关(15)包含与控制信号输出端(T)连接的控制触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10),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11),与电源连接,所述连接器(11)包含第一接线端(J)和第二接线端(K);
二极管桥(12),包含与所述第一接线端(J)连接的第一输入端(A)、与所述第二接线端(K)连接的第二输入端(B)、与负载(18)的第一连接端(L)连接的第一输出端(C)及与负载(18)的第二连接端(M)连接的第二输出端(D);
电压比较电路(13),与所述负载(18)并联,所述电压比较电路(13)包含控制信号输出端(T)以及连接到基准电压提供电路(14)的电压信号输入端(S);
开关(15),布置在第二输出端(D)与第二连接端(M)之间,所述开关(15)包含与控制信号输出端(T)连接的控制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险丝(19),所述保险丝(19)布置在第一接线端(J)和第一输入端(A)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16),所述静电放电保护电路(16)与所述负载(18)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磁兼容性滤波器(17),所述电磁兼容性滤波器(17)与所述负载(18)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极性电源接口电路(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13)包括:
第一NPN型三极管(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海波陶曦刘海朱雪丰韩德中张豪吴高阳齐宇易庆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