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16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主体和配电箱外壳,配电箱外壳内部安装有配电箱主体,配电箱外壳可拆卸连接有挡板,挡板粘接有弹性板,弹性板一侧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与挡板通过第一弹簧连接,配电箱外壳下端安装有电磁铁、活动套筒和第二弹簧,活动套筒与插销过渡配合,活动套筒通过两个第二弹簧与配电箱外壳连接,且插销插入挡板中,通过设置有挡板,挡板上的弹性板在受到撞击后发生形变,使连接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运动,使配电箱主体受到的损伤减少,通过设置有插销,电磁铁通电将吸引插销向下运动,插销带动活动套筒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且插销继续运动离开挡板,此时可将挡板从配电箱外壳拆卸下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属于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目前的多功能配电箱还存在不足,存在不便拆装和抗震性差的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配电箱,方便拆装挡板,有助于配电箱的维护工作,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降低撞击和有意损坏对配电箱性能的损伤,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主体和配电箱外壳,所述配电箱外壳内部安装有配电箱主体,所述配电箱外壳可拆卸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粘接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一侧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挡板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配电箱外壳下端安装有电磁铁、活动套筒和第二弹簧,所述电磁铁位于第二弹簧下方,所述活动套筒与插销过渡配合,所述活动套筒通过两个第二弹簧与配电箱外壳连接,所述插销与配电箱外壳间隙配合,且插销插入挡板中。进一步而言,所述挡板加工有凹槽,且弹性板位于凹槽中。进一步而言,所述配电箱外壳上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配电箱外壳延伸到挡板中,所述挡板设置有四个,每两个限位杆与一个挡板配合。进一步而言,所述配电箱外壳安装在预先浇筑好的地基上。进一步而言,所述挡板加工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限位块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转动连接有连杆,且连杆与连接块铰接,一个连接块与两组连杆和限位块组合。进一步而言,所述配电箱外壳加工有导向槽,所述插销下端处于导向槽中,所述第二弹簧下端与固定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筒与插销间隙配合,且固定套筒安装在配电箱外壳的内部。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多功能配电箱,方便拆装挡板,有助于配电箱的维护工作,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降低撞击和有意损坏对配电箱性能的损伤,通过设置有挡板,挡板上的弹性板在受到撞击后发生形变,使连接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运动,弹性板受到的冲击能量将转变为第一弹簧的弹性能量,并且重复释放和存储的过程,使配电箱主体受到的损伤减少,通过设置有插销,电磁铁通电将吸引插销向下运动,插销带动活动套筒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且插销继续运动离开挡板,此时可将挡板从配电箱外壳拆卸下来,电磁铁断电第二弹簧的弹性能量释放使插销向上运动,实现挡板的便于拆卸,从而方便对配电箱主体进行维修检查。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图1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图1中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地基;2、配电箱外壳;3、配电箱主体;4、限位杆;5、挡板;6、弹性板;7、连接块;8、连杆;9、限位块;10、第一弹簧;11、凹槽;12、限位槽;13、插销;14、活动套筒;15、第二弹簧;16、电磁铁;17、导向槽;18、固定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主体3和配电箱外壳2,配电箱外壳2内部安装有配电箱主体3,配电箱外壳2保护进行配电箱主体3工作,配电箱外壳2可拆卸连接有挡板5,方便进行挡板5的拆装,挡板5粘接有弹性板6,减少冲击损伤,弹性板6一侧安装有连接块7,连接块7与挡板5通过第一弹簧10连接,连接块7运动将引起第一弹簧10的形变,配电箱外壳2下端安装有电磁铁16、活动套筒14和第二弹簧15,电磁铁16位于第二弹簧15下方,活动套筒14与插销13过渡配合,活动套筒14带动插销13运动,活动套筒14通过两个第二弹簧15与配电箱外壳2连接,活动套筒14的运动引起第二弹簧15的形变,插销13与配电箱外壳2间隙配合,降低插销13的损伤,且插销13插入挡板5中。挡板5加工有凹槽11,且弹性板6位于凹槽11中,配电箱外壳2上端设置有限位杆4,提高挡板5的稳定性,限位杆4穿过配电箱外壳2延伸到挡板5中,挡板5设置有四个,每两个限位杆4与一个挡板5配合,配电箱外壳2安装在预先浇筑好的地基1上,配电箱外壳2定位更加精准,挡板5加工有限位槽12,且限位槽12与限位块9滑动连接,限位槽12限制限位块9的运动,限位块9转动连接有连杆8,且连杆8与连接块7铰接,一个连接块7与两组连杆8和限位块9组合,使连接块7的运动更加稳定,配电箱外壳2加工有导向槽17,插销13下端处于导向槽17中,第二弹簧15下端与固定套筒18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在固定套筒18支撑下工作,固定套筒18与插销13间隙配合,引导插销13平稳运动,且固定套筒18安装在配电箱外壳2的内部。本技术工作原理:在预先浇筑好的地基1上安装有配电箱外壳2,将配电箱主体3与配电箱壳体2组装为一体,配电箱主体3与电路进行连接,先给电磁铁16通电使插销13受到电磁铁16的吸引向下运动,将两个挡板5安装到配电箱外壳2上,插入四个限位杆4,并给电磁铁16断电,第二弹簧15释放弹性能量使插销13插入挡板5中,完成挡板5的安装,挡板5方便进行拆装,方便工作人员进行配电箱主体3的维护检修工作。配电箱在工作中会受到飞行物的撞击或有意损伤,弹性板6发生形变起到缓冲作用,弹性板6形变将带动连接块7压缩第一弹簧10,连接块7在连杆8和限位块9的作用下,更加稳定地进行运动,保证第一弹簧10发挥减震作用。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主体(3)和配电箱外壳(2),所述配电箱外壳(2)内部安装有配电箱主体(3),所述配电箱外壳(2)可拆卸连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粘接有弹性板(6),所述弹性板(6)一侧安装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与挡板(5)通过第一弹簧(10)连接,所述配电箱外壳(2)下端安装有电磁铁(16)、活动套筒(14)和第二弹簧(15),所述电磁铁(16)位于第二弹簧(15)下方,所述活动套筒(14)与插销(13)过渡配合,所述活动套筒(14)通过两个第二弹簧(15)与配电箱外壳(2)连接,所述插销(13)与配电箱外壳(2)间隙配合,且插销(13)插入挡板(5)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主体(3)和配电箱外壳(2),所述配电箱外壳(2)内部安装有配电箱主体(3),所述配电箱外壳(2)可拆卸连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粘接有弹性板(6),所述弹性板(6)一侧安装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与挡板(5)通过第一弹簧(10)连接,所述配电箱外壳(2)下端安装有电磁铁(16)、活动套筒(14)和第二弹簧(15),所述电磁铁(16)位于第二弹簧(15)下方,所述活动套筒(14)与插销(13)过渡配合,所述活动套筒(14)通过两个第二弹簧(15)与配电箱外壳(2)连接,所述插销(13)与配电箱外壳(2)间隙配合,且插销(13)插入挡板(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加工有凹槽(11),且弹性板(6)位于凹槽(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外壳(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荣李小桂计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环节能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