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组装式高压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155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组装式高压补偿装置,包括有柜体和卡接件,所述柜体由上盖板、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和底座组成,每个所述卡接件均包括有第一卡板,每个所述第一卡板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每个所述第一卡槽均与所述第一侧面板相卡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卡板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卡板,每个所述第二卡板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每个所述第二卡槽均与所述第二侧面板相卡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底端共同焊接有第三卡板,每个所述第三卡板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卡槽,每个所述第三卡槽均与所述上盖板相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可拆卸式连接,能实现模块化的设计生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加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组装式高压补偿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压补偿设备
,主要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组装式高压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电力供电系统中为了减少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减少电压波动和谐波等情况,需要采用补偿装置,即可达到补偿效果,大大减少了电力设备的成本投入,经济收益高。目前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采用功率补偿装置,保证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平稳运行,现有的功率补偿器大都集成在功率补偿柜内,功率补偿柜均为一体式结构,不可拆卸,通过多个螺钉将两个柜体安装板固定在一起,十分麻烦,当固体受潮时,螺钉会出现生锈情况,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时十分费力,还容易对柜体造成腐蚀情况。因此,我们需要研制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组装式高压补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组装式高压补偿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组装式高压补偿装置,包括有柜体和卡接件,所述柜体由上盖板、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和底座组成,所述卡接件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卡接件逐一设置在所述柜体顶端的四个顶角处,且每个所述卡接件均包括有第一卡板,每个所述第一卡板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每个所述第一卡槽均与所述第一侧面板相卡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卡板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卡板,每个所述第二卡板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每个所述第二卡槽均与所述第二侧面板相卡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底端共同焊接有第三卡板,每个所述第三卡板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卡槽,每个所述第三卡槽均与所述上盖板相卡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板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散热风扇,且所述电机的一侧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的顶端设有散热风翼,所述散热风翼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凹槽的顶端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两侧对称设有第四卡槽,且所述凹槽与两个所述第四卡槽相邻的两侧均设有第五卡槽,两个所述第五卡槽和第四卡槽均内嵌于所述底座的顶端表面。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面板的底端焊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五卡槽相卡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面板的底部一侧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内设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第二侧面板的底端焊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四卡槽相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主要通过将第一卡槽与第一侧面板相卡接,第二卡槽与第二侧面板相卡接,第三卡槽均与上盖板相卡接,从而不需要通过多个螺钉将其固定在一起,操作十分方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为可拆卸式连接,能实现模块化的设计生产,减少了加工周期,并且可实现现代化的精益化生产;其二:通过设有散热窗和过滤网,可以实现对柜体内部进行通风散热和吸附灰尘,避免柜体内产生静电吸附大量灰尘影响电气元件的接触性能。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卡接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侧面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侧面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底座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1、柜体;11、上盖板;12、第一侧面板;121、散热窗;122、过滤网;123、第一卡块;13、第二侧面板;131、第二卡块;14、底座;141、凹槽;142、第四卡槽;143、第五卡槽;2、卡接件;21、第一卡板;211、第一卡槽;22、第二卡板;221、第二卡槽;23、第三卡板;231、第三卡槽;3、蓄电池;4、散热风翼;5、散热风扇;51、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照附图1-6,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组装式高压补偿装置,包括有柜体1和卡接件2,所述柜体1由上盖板11、第一侧面板12、第二侧面板13和底座14组成,所述卡接件2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卡接件2逐一设置在所述柜体1顶端的四个顶角处,且每个所述卡接件2均包括有第一卡板21,每个所述第一卡板2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211,每个所述第一卡槽211均与所述第一侧面板12相卡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卡板21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卡板22,每个所述第二卡板2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卡槽221,每个所述第二卡槽221均与所述第二侧面板13相卡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卡板21和第二卡板22的底端共同焊接有第三卡板23,每个所述第三卡板23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卡槽231,每个所述第三卡槽231均与所述上盖板11相卡接。请参照附图3和4,所述凹槽141的两侧对称设有第四卡槽142,且所述凹槽141与两个所述第四卡槽142相邻的两侧均设有第五卡槽143,两个所述第五卡槽143和第四卡槽142均内嵌于所述底座14的顶端表面,所述第一侧面板12的底端焊接有第一卡块123,所述第一卡块123与所述第五卡槽143相卡接,所述第一侧面板12的底部一侧设有散热窗121,所述散热窗121内设有过滤网1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卡块123与第五卡槽143相卡接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底座14与第一侧面板12相连接的目的。请参照附图3和5,所述第二侧面板13的底端焊接有第二卡块131,所述第二卡块131与所述第四卡槽142相卡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卡块131与第四卡槽142相卡接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底座14与第二侧面板13相连接的目的。请参照附图6,所述底座14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凹槽141,所述凹槽141的内底板上固定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的输出端连接有散热风扇5,且所述电机51的一侧设有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机51电性连接,所述散热风扇5的顶端设有散热风翼4,所述散热风翼4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凹槽141的顶端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座14内设有散热风扇5和散热风翼4,能够有效的可以实现对柜体1内部进行通风散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组装式高压补偿装置,包括有柜体(1)和卡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由上盖板(11)、第一侧面板(12)、第二侧面板(13)和底座(14)组成,所述卡接件(2)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卡接件(2)逐一设置在所述柜体(1)顶端的四个顶角处,且每个所述卡接件(2)均包括有第一卡板(21),每个所述第一卡板(2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211),每个所述第一卡槽(211)均与所述第一侧面板(12)相卡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卡板(21)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卡板(22),每个所述第二卡板(2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卡槽(221),每个所述第二卡槽(221)均与所述第二侧面板(13)相卡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卡板(21)和第二卡板(22)的底端共同焊接有第三卡板(23),每个所述第三卡板(23)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卡槽(231),每个所述第三卡槽(231)均与所述上盖板(11)相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组装式高压补偿装置,包括有柜体(1)和卡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由上盖板(11)、第一侧面板(12)、第二侧面板(13)和底座(14)组成,所述卡接件(2)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卡接件(2)逐一设置在所述柜体(1)顶端的四个顶角处,且每个所述卡接件(2)均包括有第一卡板(21),每个所述第一卡板(2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211),每个所述第一卡槽(211)均与所述第一侧面板(12)相卡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卡板(21)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卡板(22),每个所述第二卡板(2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卡槽(221),每个所述第二卡槽(221)均与所述第二侧面板(13)相卡接,且每个所述第一卡板(21)和第二卡板(22)的底端共同焊接有第三卡板(23),每个所述第三卡板(23)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卡槽(231),每个所述第三卡槽(231)均与所述上盖板(11)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组装式高压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的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凹槽(141),所述凹槽(141)的内底板上固定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的输出端连接有散热风扇(5),且所述电机(51)的一侧设有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机(51)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宜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