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解锁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12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连接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解锁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护套,第一端子上开设有拉力孔,第二端子包括夹持部和接线部,夹持部内设置有弹性锁止件,弹性锁止件与拉力孔配合用于紧固连接对插的第二端子和第一端子,护套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护套套设在第二端子上,护套内壁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联动装置。用于解决传统连接器结构复杂,无法自解锁,制作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生产制造成本低,通过拉动护套,联动装置推压折弯部带动弹片下压,使得凸点和拉力孔脱离完成解锁,解锁只需拉动护套,操作简单易实行,可单手操作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解锁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电气连接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自解锁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是元器件或模块之间进行快速可靠连接的器件,可以使两个电气部件连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为确保相互插配在一起的两个电连接器可靠的保持在一起,通常设置有锁扣机构把两个电连接器锁扣在一起。目前,市场上有的连接器通常分为带有锁扣和不带有锁扣的,不带有锁扣的通常只能插拔一次,不能反复插拔,带有锁扣的连接器通常不能实现自解锁,如需拔出,操作复杂或者如果用力拔出通常会损坏连接机构,即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制造维护成本高,接触不可靠,插拔机构较为繁琐,造成内部结构件易损坏,多次插拔后插拔力逐步丧失,容易脱落,且插拔不方便,通常需要双手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解锁连接器,用于解决传统连接器结构复杂,无法自解锁,制作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解锁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护套,所述第一端子上开设有拉力孔,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夹持部和接线部,所述夹持部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护套,所述第一端子上开设有拉力孔,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夹持部和接线部,所述夹持部内设置有弹性锁止件,所述弹性锁止件与所述拉力孔配合用于紧固连接对插的所述第二端子和第一端子,所述护套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护套套设在所述第二端子上,所述护套内壁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用于分离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联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护套,所述第一端子上开设有拉力孔,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夹持部和接线部,所述夹持部内设置有弹性锁止件,所述弹性锁止件与所述拉力孔配合用于紧固连接对插的所述第二端子和第一端子,所述护套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护套套设在所述第二端子上,所述护套内壁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用于分离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联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止件包括弹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弹片上的凸点,所述弹片一端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片靠近所述接线部一端作为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二端子倾斜凸出,所述凸点用于所述第一端子插入所述第二端子的夹持部时下压所述弹片卡入所述拉力孔内形成锁扣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设置为楔形凸点,且所述楔形凸点倾斜方向与所述弹片倾斜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止件包括弹片自由端延伸设置的折弯部,所述弹片与所述折弯部一体成型呈L型,所述折弯部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仁会李晓鹏叶枫郭露村陈亦春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飞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