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113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组合装置,包括底架、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第三充放电模块,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设置于底架上,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的内部均设置有多组锂电池充放电工位,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塑胶C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充放电模块层叠设置有在一起,减少了空间的占用,将简单接线充放点模式设置成充放电模块,提高锂电池充放电的安全性;在充放电模块内设置塑胶C型槽便于锂电池安装和拆卸,降低充放电模块内的锂电池相互接触,同时降低短路导致引起的火灾事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组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减少,人们对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以及能量存储和转换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化学电源,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特点。锂离子电池自商业化以来,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用作各种移动设备的电源。电动汽车的普及,电池成为了主流电源,电池的环境温度影响它的性能。在能源紧缺与污染加剧的背景下,电动汽车已成为当前国家发展重点关注的领域。作为电动汽车里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动力源,动力电池的性能将制约着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可以进行充电,充电后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技术一般均采用简单接线,且锂电池充放电模块单一放置,占用的空间大,充电不安全,锂电池放进充放电模块中进行充电时比较麻烦,拆卸时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组合装置,解决电池组充电技术一般均采用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第三充放电模块,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设置于底架上,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设置于第二充放电模块的底部,所述第二充放电模块设置于第三充放电模块的底部,所示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相互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的底部均设置有透风底盖;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的内部均设置有多组锂电池充放电工位,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塑胶C型槽,所述塑胶C型槽设置于锂电池充放电工位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第三充放电模块,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设置于底架上,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设置于第二充放电模块的底部,所述第二充放电模块设置于第三充放电模块的底部,所示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相互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的底部均设置有透风底盖;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的内部均设置有多组锂电池充放电工位,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塑胶C型槽,所述塑胶C型槽设置于锂电池充放电工位上,所述塑胶C型槽分上下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的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充放电模块、第二充放电模块和第三充放电模块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艾斯佩克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