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06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该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以及设置在变压器本体外部并与变压器本体连通的散热箱和油泵;其中,变压器本体内部设置有循环流动的并用于冷却变压器本体的绝缘油;散热箱用于冷却自变压器本体的热的绝缘油;油泵提供绝缘油在变压器本体与散热箱循环的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将热的绝缘油在变压器本体外部的散热箱中进行冷却,提高了绝缘油的冷却效率;通过油泵使绝缘油循环流动,提高了绝缘油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了绝缘油的冷却效率,从而提高了变压器本体的负载能力;避免使用水喷淋等辅助散热装置,提高了变压器本体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受夏季高温天气的影响,负荷多以空调、电扇等降温电器为主,负荷波动较大,配电变压器承受的负荷冲击也就越大,温升较快,继而出现配电变压器因温升较高而烧毁事故。变压器绝缘经受高温作用,其寿命会明显降低,因此及时将变压器运行时的热量导出,调控变压器温度对于电力行业的安全运行及经济成本具有重要影响。油浸式变压器由于具有损耗低及价格低等特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变压器内部依靠油作冷却介质,冷却油通过和外部的冷却器配合把热量传递到大气中。这种冷却方式在夏季用电负荷大、持续高温环境下很难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的运转。当前为解决电力变压器在特定时段的散热降温问题,相应的辅助散热降温系统或装置已多见研究。现有技术中,最为常见的是采用水喷淋的方式,变压器及其绝缘子由于长期裸露在污秽的大气中,表面就逐渐集聚了污秽,在水喷淋时,绝缘强度会下降,容易引起绝缘子闪络,存在着人身及设备安全隐患;或者用风扇吹风,但用鼓风机或风扇对变压器进行吹风,因空气比热容低,导热效率差,很难在变压器高负载快速发热的情况下带走足够的热量,降温效果不佳;以及放置冰块等方法增加变压器的辅助散热,但是通过外部介质来冷却变压器,变压器的热量需先传导到变压器油,再传导到变压器外壳,再用物理方法对外壳进行降温,热量传递链条长,效率较低。如因客观原因无法使用降温装置,则只能通过拉闸限电,使变压器停止运行或低负载运行,变压器自然降温,但在配电变压器高负载的时间段,也是客户用电高峰期,用电需求非常大,此时停电或限电将严重影响客户的工作和生活;且在现行制度下,停电指标考核任务很重,本身就很难完成,用停电或限电的方法降温将占用珍贵的停电时户数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冷却效率高,进而提高了变压器的负载能力,提高变压器的使用安全性。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设置在变压器本体外部并与变压器本体连通的散热箱和油泵;其中,变压器本体,内部设置有循环流动的并用于冷却变压器本体的绝缘油;散热箱,用于冷却自变压器本体的热的绝缘油;油泵,提供绝缘油在变压器本体与散热箱循环的动力。可选地,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于连通变压器本体、散热箱和油泵的输油管,以及设置在输油管上的控制阀,控制阀用于输油管的通断。可选地,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变压器本体外部并与变压器本体和散热箱连通的热油箱,热油箱用于储存自变压器本体的热的绝缘油,热的绝缘油能流进散热箱。可选地,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于储存经散热箱冷却的绝缘油的冷油箱,冷却的绝缘油能流进变压器本体。可选地,散热箱包括呈S型的散热管,绝缘油在散热管内流动。可选地,散热箱上设置有用于冷却绝缘油的散热器,散热器包括风冷散热器,和/或水冷散热器,和/或蒸发散热器。可选地,散热箱还包括安装在散热管上的散热鳍片。可选地,散热箱包括用于支撑散热管的散热外壳。可选地,散热管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层管路,散热箱包括开设在散热外壳的进风口和的开设在散热外壳顶部的出风口,散热箱还包括与进风口连接的鼓风机,鼓风机与出风口相对设置。可选地,进风口上设置有能开闭的通风顶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将热的绝缘油在变压器本体外部的散热箱中进行冷却,提高了绝缘油的冷却效率;油泵将热的绝缘油从变压器本体抽进散热箱,并将散热箱中冷却的绝缘油流进变压器本体,通过油泵使绝缘油在变压器本体和散热箱之间循环流动,提高了绝缘油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了绝缘油的冷却效率,从而提高了变压器本体的负载能力;避免使用水喷淋等辅助散热装置,提高了变压器本体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箱俯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箱侧视剖面图。图中:1-变压器本体;11-第一进油口;12-第一出油口;2-热油箱;3-散热箱;31-散热管;311-上层管;312-下层管;32-散热外壳;33-散热支架;34-通风顶盖;35-鼓风机;36-进风口;37-第二进油口;38-第二出油口;4-冷油箱;5-控制阀;6-输油管;71-运载台;72-轮子;8-油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在电和磁的作用下,其线圈和铁芯(磁芯)发热,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冷却方式是由变压器内部循环流动的绝缘油来冷却绕组,变压器的热量先传导到绝缘油,再通过绝缘油将热量传导到变压器外壳,再用物理方法对外壳进行降温;冷却绕组后自身被加热的绝缘油需通过散热器进行热交换冷却后再进入变压器内对绕组进行循环冷却,传统主要采用风扇吹风或者自然散热等方式,冷却效率低,变压器的负载承载能力弱,在用电负荷大及持续高温环境下很难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降低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两个实施例。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变压器本体1,设置在变压器本体1外部并与变压器本体1连通的散热箱3和油泵8;其中,变压器本体1内部设置有循环流动的绝缘油,绝缘油用于冷却变压器本体1;散热箱3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本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外部并与所述变压器本体(1)连通的散热箱(3)和油泵(8);其中,/n所述变压器本体(1),内部设置有循环流动的并用于冷却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绝缘油;/n所述散热箱(3),用于冷却自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热的绝缘油;/n所述油泵(8),提供所述绝缘油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与所述散热箱(3)循环的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本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外部并与所述变压器本体(1)连通的散热箱(3)和油泵(8);其中,
所述变压器本体(1),内部设置有循环流动的并用于冷却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绝缘油;
所述散热箱(3),用于冷却自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热的绝缘油;
所述油泵(8),提供所述绝缘油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与所述散热箱(3)循环的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于连通变压器本体(1)、散热箱(3)和油泵(8)的输油管(6),以及设置在所述输油管(6)上的控制阀(5),所述控制阀(5)用于所述输油管(6)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外部并与所述变压器本体(1)和所述散热箱(3)连通的热油箱(2),所述热油箱(2)用于储存自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热的所述绝缘油,热的所述绝缘油能流进所述散热箱(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浸式变压器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于储存经所述散热箱(3)冷却的绝缘油的冷油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灿树林新宇陈梓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