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05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拉电线,包括有绝缘外层及复合绞合导体,绝缘外层包覆所述复合绞合导体,所述复合绞合导体由多根第一金属线及至少一根初级复合线芯绞合而成,该初级复合线芯具有中心纱线及一根或多根第二金属线,第二金属线分布在所述中心纱线的外围以螺旋状卷绕并裹紧中心纱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中心纱线增加了电线的抗拉性,且中心纱线事先由第二金属线卷绕裹紧,起到良好保护,纱线不会松散,确保了纱线的韧性,并有助于绞合形成复合绞合导体,在保证导电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电线的抗拉、抗弯性能,使得电线不易断裂损坏,结实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电线
本技术涉及电线
,尤其是用于制作灯串的电线。
技术介绍
常见地,灯串是由电线电连接有若干个电灯构成,当灯串通电时,若干个电灯可以根据自身性质发出不同颜色的灯光,或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灯串的闪烁,以提高美观性和观赏性,营造节假日气氛。现有用于制作灯串的电线大多采用外敷绝缘材料,内设金属材料作为导体内芯的结构,由于金属材料柔韧性低,容易折断,从而导致电线的抗拉强度较差,在承受较大拉力时,容易断裂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电线,有效提高电线的抗拉及抗弯强度,使电线不易断裂损坏,结实耐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拉电线,包括有绝缘外层及复合绞合导体,绝缘外层包覆所述复合绞合导体,所述复合绞合导体由多根第一金属线及至少一根初级复合线芯绞合而成,该初级复合线芯具有中心纱线及一根或多根第二金属线,第二金属线分布在所述中心纱线的外围以螺旋状卷绕并裹紧中心纱线。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中心纱线的细度为1800~2000D。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为经过退火后的铜线。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的粗细相同。本技术的复合绞合导体由多根第一金属线及至少一根初级复合线芯绞合而成,该初级复合线芯具有中心纱线及一根或多根第二金属线,第二金属线分布在所述中心纱线的外围以螺旋状卷绕并裹紧中心纱线,中心纱线增加了电线的抗拉性,且中心纱线事先由第二金属线卷绕裹紧,起到良好保护,纱线不会松散,确保了纱线的韧性,并有助于绞合形成复合绞合导体,在保证导电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电线的抗拉、抗弯性能,使得电线不易断裂损坏,结实耐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初级复合线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有关一种抗拉电线,适用于制作灯串及相应圣诞彩灯等,该电线在符合行业规定的特性下,具有绝缘外层1及复合绞合导体2,绝缘外层1包覆所述复合绞合导体2,绝缘外层1可采用PVC材料,通过挤包工艺包覆所述复合绞合导体2。本技术的绝缘外层1的最小绝缘厚度为0.69mm,平均绝缘厚度为0.76mm,挤压包覆PVC绝缘材料后,制成外径为2.50±0.08mm的抗拉电线。所述复合绞合导体2由多根第一金属线21及至少一根初级复合线芯22绞合而成,该初级复合线芯22具有中心纱线221及一根或多根第二金属线222,第二金属线222分布在所述中心纱线221的外围以螺旋状卷绕并裹紧中心纱线221,由此形成集束形式的初级复合线芯22。这样,第二金属线222不仅起到导电作用,还相当于在中心纱线221外围形成保护层,裹紧中心纱线221,让中心纱线221不松散,保持原有纱线特性,同时也确保后续绞合及包覆绝缘外层1时纱线不会受外力破坏而断裂。本实施例的初级复合线芯22优选一至六根第二金属线222复合制作,获得较佳复合力及复合保护。由此,在保证导电性能的前提下,本技术有效提高了电线的抗拉、抗弯性能,使得电线不易断裂损坏,结实耐用。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纱线221的细度为1800~2000D,获得足够抗拉性。除了图中所示制作一根初级复合线芯22外,还可根据需要布设中心纱线221,在电线不同方位分别制作多根初级复合线芯22,再一起与第一金属线21绞合形成复合绞合导体2,由此制作不同抗拉性能的电线。图2所示,制作初级复合线芯22时,以中心纱线221为中心,第二金属线222围绕在所述中心纱线221的外围以螺旋状卷绕并裹紧中心纱线221,由此形成集束形式的初级复合线芯22,初级复合线芯22再以单体形式与多根第一金属线21绞合形成复合绞合导体2。本实施例中,中心纱线221相对于绝缘外层1做偏心布设,这样可方便制作初级复合线芯22及绞合形成复合绞合导体2。在保证导电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电线的抗拉、抗弯性能,使得电线不易断裂损坏,结实耐用。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线21和第二金属线222为经过退火后的铜线,具有相应的物理性能。当然也不排除,第一金属线21和第二金属线222的材质是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弯曲性和导电性。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线21和第二金属线222的粗细相同,方便制作,抗拉性均衡。本实施例制作的电线中,第一金属线21和第二金属线222的根数和为十六根,获得十六芯电线,满足电性要求,适合用于制作灯串及相应圣诞彩灯,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折性及抗拉性能,使得制作的灯串经久耐用。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电线,包括有绝缘外层(1)及复合绞合导体(2),绝缘外层(1)包覆所述复合绞合导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绞合导体(2)由多根第一金属线(21)及至少一根初级复合线芯(22)绞合而成,该初级复合线芯(22)具有中心纱线(221)及一根或多根第二金属线(222),第二金属线(222)分布在所述中心纱线(221)的外围以螺旋状卷绕并裹紧中心纱线(2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电线,包括有绝缘外层(1)及复合绞合导体(2),绝缘外层(1)包覆所述复合绞合导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绞合导体(2)由多根第一金属线(21)及至少一根初级复合线芯(22)绞合而成,该初级复合线芯(22)具有中心纱线(221)及一根或多根第二金属线(222),第二金属线(222)分布在所述中心纱线(221)的外围以螺旋状卷绕并裹紧中心纱线(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格雷斯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