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转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005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转发器,包括面盖和底壳以及设置在面盖和底壳之间的PCB组件,所述PCB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壳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连接的变压器、射频模块、红外发射器、充电座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充电座设置于电路板位于底壳的一侧,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射频模块设置于底壳的另一侧,所述红外发射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红外发射器呈环形设置在电路板位于面盖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集360度红外转发,温湿度检测一体的新型红外转发器,可以实现同一个房间红外发射全方位覆盖,而且能检测当前房间的温湿度情况,反馈给主机,从而实现系统对全屋环境情况的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转发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转发器。
技术介绍
智能家居里少不了红外线控制的家电设备,比如电视,空调等,而且这些设备需要在每个房间都能控制到,但是由于红外线不能穿墙,而射频信号可以穿墙,因此可以通过射频信号转换成红外来实现信号的转发,从而实现控制不同房间的红外设备。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红外转发设备功能比较单一,而且红外发射角度有限,容易出现控制死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红外转发器,本专利技术是集360度红外转发,温湿度检测一体的新型红外转发器,可以实现同一个房间红外发射全方位覆盖,而且能检测当前房间的温湿度情况,反馈给主机,从而实现系统对全屋环境情况的监测。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红外转发器,包括面盖和底壳以及设置在面盖和底壳之间的PCB组件,所述PCB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壳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连接的变压器、射频模块、红外发射器、充电座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充电座设置于电路板位于底壳的一侧,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射频模块设置于底壳的另一侧,所述红外发射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红外发射器呈环形设置在电路板位于面盖的一侧。采用此技术方案,面盖和底壳采用锁螺丝的方式连接,并且在连接处通过胶水连接;变压器用于电压的转换;射频模块用于信号的接收;红外发射器用于转发射频信号实现控制不同房间的红外电器的功能;充电座设置有外接电源的USB插座,为控制芯片等电子元件提供电源;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当前房间的温湿度情况,实现全屋环境感知。作为优选,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安装固定板,所述安装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内设置有外接电源线;所述外接电源线与电路板上设置的供电电路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以支持(弱电)充电器方式供电,也可以支持强电(220V)方式供电,用户安装的灵活度更高。其中,外接电源线与市电连接;充电座通过USB插座(像手机的一样)供电。作为优选,所述面盖的材质为黑色可透红外材质。采用此技术方案,红外线可以通过它无衰减发射出去。作为优选,所述底壳的一侧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与电路板上设置的开关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实现红外转发器与系统组网和解绑的功能。作为优选,所述红外发射器的数量设置有七个,七个所述的红外发射器呈环形倾斜向外设置。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360度全方位覆盖发射范围。作为优选,所述面盖和底壳设置为圆形;其面盖的材质为黑色透红外材质。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红外信号无衰减发射出去。作为优选,所述PCB组件上还设置有RFInOne模块,所述RFInOne模块通过电路板与控制芯片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接收和转换主机信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是集360度红外转发,温湿度检测一体的新型红外转发器,可以实现同一个房间红外发射全方位覆盖,而且能检测当前房间的温湿度情况,反馈给主机,从而实现系统对全屋环境情况的监测。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涉及的电路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面盖1,底壳2,PCB电路组件3,红外发射器4,安装固定板5,出线孔6,按键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红外转发器,包括面盖1和底壳2以及设置在面盖1和底壳2之间的PCB组件3,所述PCB组件3包括设置在底壳2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连接的变压器、射频模块、红外发射器4、充电座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充电座设置于电路板位于底壳2的一侧,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射频模块设置于底壳2的另一侧,所述红外发射器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红外发射器4呈环形设置在电路板位于面盖1的一侧。采用此技术方案,面盖1和底壳2采用锁螺丝的方式连接,并且在连接处通过胶水连接;变压器用于电压的转换;射频模块用于信号的接收;红外发射器4用于转发射频信号实现控制不同房间的红外电器的功能;充电座用于外接电源,为控制芯片等电子元件提供电源;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当前房间的温湿度情况,实现全屋环境感知。作为优选,所述底壳2上设置有安装固定板5,所述安装固定板5的底部设置有出线孔6,所述出线孔6内设置有外接电源线;所述外接电源线与电路板上设置的供电电路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以支持(弱电)充电器方式供电,也可以支持强电(220V)方式供电,用户安装的灵活度更高。其中,外接电源线与市电连接;充电座通过USB插座(像手机的一样)供电。作为优选,所述面盖1的材质为黑色可透红外材质。采用此技术方案,红外线可以通过它无衰减发射出去。作为优选,所述底壳2的一侧设置有按键7,所述按键7与电路板上设置的开关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实现红外转发器与系统组网和解绑的功能。作为优选,所述红外发射器4的数量设置有七个,七个所述的红外发射器4呈环形倾斜向外设置。采用此技术方案,用于360度全方位覆盖发射范围。作为优选,所述面盖1和底壳2设置为圆形;其面盖1的材质为黑色透红外材质。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红外信号无衰减发射出去。作为优选,所述PCB组件3上还设置有RFInOne模块,所述RFInOne模块通过电路板与控制芯片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接收和转换主机信号。具体实施例在使用前,先将外接电源线与市电连接,使电路板上与控制芯片连接的电子元件通电,然后,将红外转发器与系统组网;在实际使用时,射频模块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发给控制芯片,然后由控制芯片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红外发射器呈360度发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转发器,包括面盖(1)和底壳(2)以及设置在面盖(1)和底壳(2)之间的PCB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组件(3)包括设置在底壳(2)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连接的变压器、射频模块、红外发射器(4)、充电座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充电座设置于电路板位于底壳(2)的一侧,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射频模块设置于底壳(2)的另一侧,所述红外发射器(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红外发射器(4)呈环形设置在电路板位于面盖(1)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转发器,包括面盖(1)和底壳(2)以及设置在面盖(1)和底壳(2)之间的PCB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组件(3)包括设置在底壳(2)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连接的变压器、射频模块、红外发射器(4)、充电座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充电座设置于电路板位于底壳(2)的一侧,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射频模块设置于底壳(2)的另一侧,所述红外发射器(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红外发射器(4)呈环形设置在电路板位于面盖(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转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2)上设置有安装固定板(5),所述安装固定板(5)的底部设置有出线孔(6),所述出线孔(6)内设置有外接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邦苏卫东杜友武冯江南邓成春
申请(专利权)人:蒲公英易家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