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986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定义有触控区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区周边的边框区。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基板、遮光层以及触控层。基板具有相对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对准所述边框区设置。触控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触控层用于实现感测触控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触控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该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图6为现有的触控面板1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触控面板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2、遮光层3、胶粘层4、第二基板5以及触控层6,其中,第二基板5以及触控层6的位置或可对调。由于该种触控面板1的结构在制程中需要分别在不同的基板上分别制作遮光层3和触控层6,然后再将两层基板对位贴合,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定义有触控区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区周边的边框区,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具有相对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对准所述边框区设置;以及触控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触控层用于实现感测触控操作。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用于防止所述遮光层被刮伤。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以及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胶粘层,所述胶粘层对准所述触控区的部分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保护层之间以粘接所述基板和所述保护层,所述胶粘层对准所述边框区的部分位于所述遮光层和所述保护层之间以粘接所述遮光层和所述保护层。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具有凸起、凹孔或包含并不限于拉丝纹理。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具有抗眩光、抗指纹、抗反射或防雾功能。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型涂料、热固化型涂料或湿气固化型涂料。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固化型涂料包含并不限于丙烯酸酯体系、环氧体系,所述热固化型涂料涂料包含并不限于聚氨酯体系。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包括膜材层以及形成于所述膜材层上的涂料层,所述涂料层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型涂料、热固化型涂料或湿气固化型涂料。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固化型涂料包含并不限于丙烯酸酯体系、环氧体系,所述热固化型涂料涂料包含并不限于聚氨酯体系。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触控电极,多个所述触控电极构成单层自容式触控感应结构。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和间隔设置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多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多个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构成单层互容式触控感应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布成多行,每一行内的多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依次电性连接形成一个触控驱动电极串;多个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沿第二方向排布成多列,每一列内的所述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依次电性连接形成一个触控感应电极串;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于一实施例中,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每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的投影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串之间,每一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串的投影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之间。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的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属纳米线、铟锡氧化物或金属网络。该触控面板的结构,由于遮光层和触控层分别位于同一基板的相对两表面,相较于遮光层和触控层分别在不同的基板上制作,然后再将两层基板对位贴合的触控面板结构,减少了一道对位贴合的制程,简化了工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为上述的触控面板。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装置中,触控面板包括的遮光层和触控层分别位于同一基板的相对两表面,相较于遮光层和触控层分别在不同的基板上制作,然后再将两层基板对位贴合的触控面板结构,减少了一道对位贴合的制程,简化了工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沿剖面线II-II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保护层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现有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触控面板1、10、20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5触控区101边框区103保护层12膜材层122涂料层124胶粘层4、13遮光层3、14基板16第一表面162第二表面164触控层6、18触控显示装置100显示面板3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的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10定义有触控区101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区101周边的边框区103。其中,边框区103可以设置走线等。图2为图1沿剖面线II-II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面板10至少包括基板16、遮光层14以及触控层18。基板16具有相对第一表面162和第二表面164。遮光层14设置于基板16的第一表面162,并对准所述边框区103设置。触控层18设置于基板16的第二表面164。所述触控层18用于实现感测触控操作。图2中,遮光层14全部覆盖边框区103设置。于其他实施例中,遮光层14也可局部覆盖边框区103。由于遮光层14和触控层18分别位于同一基板16的相对两表面,相较于遮光层和触控层分别在不同的基板上制作,然后再将两层基板对位贴合的结构,减少了一道对位贴合的制程,简化了工艺。另外,相较于现有的触控面板1的结构,还减少了一层基板以及一层用于贴合该两层基板的胶粘层,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同时也有效地降低整个触控面板10的厚度及重量,使该触控面板10达到轻薄化的目的。于一实施例中,基板16的材料可以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板、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三层复合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玻璃等透明的板材或膜材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等不透明的板材或膜材。于一实施例中,触控层18包括图案化形成的间隔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图未示)和间隔设置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图未示)。多个触控驱动电极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形成单层互容式的触控感应结构。当触控发生时,对应于触摸点附近的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将会受到影响,导致与互容相关的感应信号(例如电压值)发生变化,进而可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定义有触控区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区周边的边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n基板,具有相对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n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对准所述边框区设置;以及/n触控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触控层用于实现感测触控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定义有触控区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区周边的边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具有相对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对准所述边框区设置;以及
触控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触控层用于实现感测触控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用于防止所述遮光层被刮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以及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胶粘层,所述胶粘层对准所述触控区的部分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保护层之间以粘接所述基板和所述保护层,所述胶粘层对准所述边框区的部分位于所述遮光层和所述保护层之间以粘接所述遮光层和所述保护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具有凸起、凹孔或包含并不限于拉丝纹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具有抗眩光、抗指纹、抗反射或防雾功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型涂料、热固化型涂料或湿气固化型涂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固化型涂料包含并不限于丙烯酸酯体系、环氧体系,所述热固化型涂料涂料包含并不限于聚氨酯体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膜材层以及形成于所述膜材层上的涂料层,所述涂料层的材料为紫外光固化型涂料、热固化型涂料或湿气固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景瑜农冠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