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
本技术属于光电成像
,涉及一种紧凑的、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安防、监控、天网、交通、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等领域。人们对变焦镜头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看得远,看得清,还要变焦系统具有大变倍比、结构紧凑,小巧,使用方便等功能与性能。变焦镜头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传统的大变倍比长焦距变焦系统体积庞大,更重要的是传统变焦系统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变焦全程无法一致清晰成像,需频繁多次调焦,这既不利于用户的操作与使用,也造成了变焦系统调焦量过大,无法实现快速对焦的要求。光学被动无热化变焦系统可以解决该问题,但其设计难度大,设计繁琐,镜片数量多,光学系统结构非常复杂。相对于普通变焦系统,其外形尺寸、体积、重量急剧增大,无法实现变焦系统的紧凑化、小型化设计。鉴于以上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除具有长焦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自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前调焦组(1)、变倍组(2)、补偿组(3)、后固定组(4)和滤光片(5);前调焦组(1)的左侧为物面,滤光片(5)的右侧为像面;通过变倍组(2)和补偿组(3)在光轴方向前后相对运动实现连续变焦与补偿;所述前调焦组(1)能够沿光轴左右移动,实现调焦,补偿像面温度离焦量;/n所述前调焦组(1)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凹面朝向滤光片(5)的第一负透镜(101)、第一双凸正透镜(102)、弯曲方向朝向滤光片的第一正透镜(103);/n所述变倍组(2)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胶合透镜组(201)、第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自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前调焦组(1)、变倍组(2)、补偿组(3)、后固定组(4)和滤光片(5);前调焦组(1)的左侧为物面,滤光片(5)的右侧为像面;通过变倍组(2)和补偿组(3)在光轴方向前后相对运动实现连续变焦与补偿;所述前调焦组(1)能够沿光轴左右移动,实现调焦,补偿像面温度离焦量;
所述前调焦组(1)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凹面朝向滤光片(5)的第一负透镜(101)、第一双凸正透镜(102)、弯曲方向朝向滤光片的第一正透镜(103);
所述变倍组(2)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胶合透镜组(201)、第二平凹负透镜(202)和第三平凹负透镜(203);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组(201)自左向右由双凸正透镜和双凹负透镜组成;第一胶合透镜组(201)胶合面弯曲方向背离滤光片(5);
所述补偿组(3)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二双凸正透镜(301)和第二胶合透镜组(302);所述第二双凸正透镜(301)的前表面处固设光阑;所述第二胶合透镜组(302)自左向右由双凸正透镜和平凹负透镜组成;第二胶合透镜组(302)胶合面弯曲方向朝向光阑;
所述后固定组(4)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四平凹负透镜(401)、弯曲方向背离光阑的第二正透镜(402)、第三胶合透镜组(403)和第三双凸正透镜(404);所述第三胶合透镜组(403)自左向右由双凸正透镜和双凹负透镜组成;第三胶合透镜组(403)胶合面弯曲方向朝向光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变倍比光学被动半无热化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5)为反射型滤光片或吸收型滤光片。
技术研发人员:闫阿奇,董森,曹剑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