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869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一端设有离子敏感膜,另一端设有导线,主体外壳内设有电解质和导体,所述离子敏感膜、电解质、导体和导线依次电性连接;主体外壳的直径为5‑8mm,长度为20‑13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其体积小,不仅能应用于特殊安装场景,还可以自如地融入各类在线自动化装置,或作为仪器的嵌入式配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
本技术涉及电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离子选择性电极。
技术介绍
离子选择电极是利用工作电极的离子敏感膜与参考电极之间所产生的膜电势,从而测量出溶液中离子的活度或浓度的电化学传感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具有操作方便、迅速、不损及试液体系,适用于一些不宜用其他方法分析的样品,如有色或混浊样品等。离子选择电极配套的仪器也比较简单、轻便,使其能广泛应用于流动监测、自动化检测、现场或在线监测等。传统电极的尺寸设计受市场指导,以量产和利润为目标,满足了通用仪器的应用。随着我国仪器研发技术的深化升级,传统通用电极无论在尺寸及结构上,都无法嵌入现代化仪器的设计理念。为了能继续使用通用型配套电极,有些仪器厂家放弃可以优化的主机设计,有些则放弃了具有潜力的一线领域应用,委屈停留在狭义的实验室范围。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离子敏感膜2’以PVC作为基材,粘于PVC管1’末端,选择银/氯化银电极为内参比电极3’,PVC管1’内装入内参比溶液,内参比溶液分别与离子敏感膜2’和内参比电极3’接触,制成PVC离子选择性电极。这种PVC离子选择性电极使用方便,已经广泛用于钾、钙、硝酸根、氟硼酸根等水样离子浓度的测量。然而,由于传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PVC管1’内装有内参比电极3’,导致实验型的PVC管1’其直径为10-12mm,长度达到100-130mm;而工业型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其直径为16mm,长度为130mm以上。目前,许多实验要同时测量多种离子,需要相当的工作空间来容纳各类的电极。然而,尺寸较大的传统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一些小型场所难以应用,例如对小动物的开膛在线测量。因此,传统离子选择性电极其使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其体积小,不仅能应用于特殊安装场景,还可以自如地融入各类在线自动化装置,或作为仪器的嵌入式配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一端设有离子敏感膜,另一端设有导线,主体外壳内设有电解质和导体,所述离子敏感膜、电解质、导体和导线依次电性连接;主体外壳的直径为5-8mm,长度为20-130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外壳包括筒体、电极连接座和插接端;所述离子敏感膜设置在筒体一端,所述插接端为筒体的另一端;所述插接端与电极连接座相互插接;所述导体的一端为导电端,所述导电端穿出筒体的插接端;电极连接座内安装有与导电端导电接触的弹性导电件;所述导线一端穿入电极连接座并与弹性导电件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体的导电端呈柱状,所述弹性导电件为弧形弹性金属片,所述弧形弹性金属片的中部为弧形凸起并与柱状的导电端侧壁导电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体上位于筒体内的端部设有导电板,导电板的横截面积大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导电板的横截面与筒体内腔的横截面轮廓相适配,导电板与电解质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外壳的直径为6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外壳的长度为20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外壳的长度为60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外壳为PVC材质。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优点为:1、将参比系统外置,则该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主体外壳内无需设置内参比电极,有利于主体外壳的小型化,其直径和长度均可大幅缩小。该微小型离子选择性电极可应用于特殊安装场景,例如对小动物的开膛在线测量。在进行多参数同水体测量时,多支离子选择电极可共享同一支参考电极,在最大化地共享资源的同时,最小化地占用空间。此外,该离子选择性电极可自如地融入各类在线自动化装置,或作为仪器的嵌入式配件。由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直径小,使之易于插入小口径的样品容器,可测量低至5ml的液体样品。2、离子选择性电极为独立单体,损坏的离子选择电极或参考电极可单独报废和更换,此外还有利于高品质信号传输与成本效益最优化。3、筒体的插接端与电极连接座相互插接时,电极连接座内的弹性导电件与筒体上导体的导电端导电接触。由于弹性导电件具有弹性,能始终与导体的导电端紧贴,确保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正常工作。4、导体端部的导电板横截面积大于导体的横截面积,与电解质的接触更充分。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传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2中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包括主体外壳1,主体外壳1的一端设有离子敏感膜2,另一端设有导线10,主体外壳1内设有电解质3和导体4,离子敏感膜2、电解质3、导体4和导线10依次电性连接。主体外壳1的直径为5-8mm,长度为20-130mm。其中,离子敏感膜2为PVC难溶膜。主体外壳1为PVC材质。导体4上位于筒体11内的端部设有导电板42,导电板42的横截面积大于导体4的横截面积,导电板42的横截面与筒体11内腔的横截面轮廓相适配,导电板42与电解质3电性连接。电解质3为凝状电解质。本实施例中,主体外壳1的直径为6mm,主体外壳1的长度为20mm。同时测量多种离子时,需要相当的工作空间来容纳各类的电极。通过将主体外壳1的直径设置在6-8mm之间,可缩小电极体积,使之易于插入小的样品容器,可测量低至5ml的液体样品。在保证测量电化学回路相对稳定和测量精度的同时,把电极的占用空间最小化。适合于窄小空间的现场安装环境,或项目配套工程安装。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通过之处在于,主体外壳1包括筒体11、电极连接座15和插接端14。离子敏感膜2设置在筒体11一端,插接端14为筒体11的另一端。插接端14与电极连接座15相互插接,其中,电极连接座15一端套设在插接端14外侧。导体4的一端为导电端41,导电端41穿出筒体11的插接端14。电极连接座15内安装有与导电端41导电接触的弹性导电件16。导线10一端穿入电极连接座15并与弹性导电件16电性连接。导体4的导电端41呈柱状,弹性导电件16为弧形弹性金属片,弧形弹性金属片的中部为弧形凸起并与柱状的导电端41侧壁导电接触。本实施例中,主体外壳1的长度为60mm。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一端设有离子敏感膜(2),另一端设有导线(10),主体外壳(1)内设有电解质(3)和导体(4),所述离子敏感膜(2)、电解质(3)、导体(4)和导线(10)依次电性连接;主体外壳(1)的直径为5-8mm,长度为20-13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一端设有离子敏感膜(2),另一端设有导线(10),主体外壳(1)内设有电解质(3)和导体(4),所述离子敏感膜(2)、电解质(3)、导体(4)和导线(10)依次电性连接;主体外壳(1)的直径为5-8mm,长度为20-1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包括筒体(11)、电极连接座(15)和插接端(14);所述离子敏感膜(2)设置在筒体(11)一端,所述插接端(14)为筒体(11)的另一端;所述插接端(14)与电极连接座(15)相互插接;所述导体(4)的一端为导电端(41),所述导电端(41)穿出筒体(11)的插接端(14);电极连接座(15)内安装有与导电端(41)导电接触的弹性导电件(16);所述导线(10)一端穿入电极连接座(15)并与弹性导电件(16)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4)的导电端(41)呈柱状,所述弹性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怡英江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商辉仪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