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旋转滤光片的单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788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滤光片的单色器,涉及光学仪器领域,包括单色器,所述单色器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准光装置、偏振分光棱镜、滤光片调节机构与接收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滤光片调节机构,由于工作的需求,第一镜片架中的滤光片不能满足要求时,气缸将推动推板,使工作台在滑槽中移动,直到与限位块接触时,气缸停止工作,此时第二镜片架中的滤光片,正好对准光源通道,再用伺服电机使第二镜片架匀速旋转,再光谱扫描,完成光谱测量范围的调节,在设备运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用气缸自由切换第一镜片架与第二镜片架,调节测量范围,不必更换器材,大大的减小了使用成本,且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旋转滤光片的单色器
本技术涉及光学仪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旋转滤光片的单色器。
技术介绍
单色器是指将光源发出的光分离成所需要的单色光的器件,目前,单色器的分光方法主要有棱镜分光、光栅分光、傅里叶变换分光三种。现有的基于旋转滤光片的单色器在制造完成后不能自动调节光谱测量范围,只有更换其它的单色片来完成工作,使成本大大的增大,不够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基于旋转滤光片的单色器在制造完成后不能自动调节光谱测量范围,只有更换其它的单色片来完成工作,使成本大大的增大,不够实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旋转滤光片的单色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旋转滤光片的单色器,包括单色器,所述单色器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准光装置、偏振分光棱镜、滤光片调节机构与接收处理系统,所述滤光片调节机构包括有底座、限位块、工作台、伺服电机、滑槽、凹槽、第一镜片架、第二镜片架、连接架、转轴、气缸与推板,所述底座安装在单色器的内部,所述底座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滑槽的顶部两侧皆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底座的顶部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且推板远离输出端的一侧与工作台连接,所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两侧皆对称设置有连接架,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凹槽,且凹槽的内部皆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连接架的底部皆设置有转轴,一组所述连接架的内侧且位于转轴与伺服电机输出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镜片架,另一组所述连接架的内侧且位于转轴与伺服电机输出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镜片架。优选地,所述第一镜片架与第二镜片架的内部皆设置有滤光片,且滤光片的波长范围不同。优选地,所述伺服电机、气缸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准光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返射镜与入射狭缝,且入射狭缝的狭缝要大于光源通道。优选地,所述偏振分光棱镜的内部设置有斜面,且斜面上镀制多层膜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滤光片调节机构,由于工作的需求,第一镜片架中的滤光片不能满足要求时,气缸将推动推板,使工作台在滑槽中移动,直到与限位块接触时,气缸停止工作,此时第二镜片架中的滤光片,正好对准光源通道,再用伺服电机使第二镜片架匀速旋转,再光谱扫描,完成光谱测量范围的调节,在设备运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用气缸自由切换第一镜片架与第二镜片架,调节测量范围,不必更换器材,大大的减小了使用成本,且更加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滤光片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滤光片调节机构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单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单色器;2、准光装置;3、滤光片调节机构;301、底座;302、限位块;303、工作台;304、伺服电机;305、滑槽;306、凹槽;307、第一镜片架;308、第二镜片架;309、连接架;310、转轴;311、气缸;312、推板;4、偏振分光棱镜;5、接收处理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提到的伺服电机(型号:60ST-H01330)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旋转滤光片的单色器,包括单色器1,单色器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准光装置2、偏振分光棱镜4、滤光片调节机构3与接收处理系统5,滤光片调节机构3包括有底座301、限位块302、工作台303、伺服电机304、滑槽305、凹槽306、第一镜片架307、第二镜片架308、连接架309、转轴310、气缸311与推板312,底座301安装在单色器1的内部,底座30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滑槽305,底座301的顶部通过滑槽305滑动连接有工作台303,滑槽305的顶部两侧皆设置有限位块302,底座301的顶部远离工作台303的一端安装有气缸311,气缸311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312,且推板312远离输出端的一侧与工作台303连接,工作台303的顶部两侧皆对称设置有连接架309,工作台303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凹槽306,且凹槽306的内部皆安装有伺服电机304,连接架309的底部皆设置有转轴310,一组连接架309的内侧且位于转轴310与伺服电机304输出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镜片架307,另一组连接架309的内侧且位于转轴310与伺服电机304输出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镜片架308。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滤光片调节机构3,由于工作的需求,第一镜片架307中的滤光片不能满足要求时,气缸311将推动推板312,使工作台303在滑槽305中移动,直到与限位块302接触时,气缸311停止工作,此时第二镜片架308中的滤光片,正好对准光源通道,再用伺服电机304使第二镜片架308匀速旋转,再光谱扫描,完成光谱测量范围的调节,在设备运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用气缸311自由切换第一镜片架307与第二镜片架308,调节测量范围,不必更换器材,大大的减小了使用成本,且更加实用。请着重参阅图1与图3,第一镜片架307与第二镜片架308的内部皆设置有滤光片,且滤光片的波长范围不同,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不同波长的滤光片,可以改变自动变动设备的光谱扫描范围。请着重参阅图1与图3,伺服电机304、气缸311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技术通过将电器元件之间电性连接,是为了达到使电器元件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的效果,且可以更好的控制它们。请着重参阅图2,准光装置2的内部设置有返射镜与入射狭缝,且入射狭缝的狭缝要大于光源通道,本技术通过设置入射狭缝,是用于限制杂散光进入单色器1,还设置了返射镜是为了将入射光束变为平行光束后进入偏振分光棱镜4中。请着重参阅图2,偏振分光棱镜4的内部设置有斜面,且斜面上镀制多层膜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斜面,且斜面上镀制多层膜,是为了达到使的P偏振分量完全透过,而绝大部分S偏振分量反射的效果。工作原理:启动后,当光源进入到准光装置2中,将入射光束变为平行光束后进入偏振分光棱镜4,利用光线以布鲁斯特角入射时P偏振光透射率为1而S偏振光透射率小于1的性质,使的P偏振分量完全透过,而绝大部分S偏振分量反射,之后投射到滤光片调节机构3中,利用旋转滤光片实现光谱扫描,最后投射到接收处理系统5进行处理整理;当光线经过滤光片调节机构3时,伺服电机304驱动第一镜片架307,使第一镜片架307内的滤光片也随之匀速转动,完成光谱扫描,当第一镜片架307内的滤光片扫描范围过小时,启动气缸311,将推动推板312,让工作台303在滑槽305中移动,当工作台303与限位块302接触时,气缸311停止工作,此时第二镜片架308正处与光源通道内,伺服电机304驱动第二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旋转滤光片的单色器,包括单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器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准光装置、偏振分光棱镜、滤光片调节机构与接收处理系统,所述滤光片调节机构包括有底座、限位块、工作台、伺服电机、滑槽、凹槽、第一镜片架、第二镜片架、连接架、转轴、气缸与推板,所述底座安装在单色器的内部,所述底座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滑槽的顶部两侧皆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底座的顶部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且推板远离输出端的一侧与工作台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两侧皆对称设置有连接架,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凹槽,且凹槽的内部皆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连接架的底部皆设置有转轴,一组所述连接架的内侧且位于转轴与伺服电机输出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镜片架,另一组所述连接架的内侧且位于转轴与伺服电机输出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镜片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旋转滤光片的单色器,包括单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色器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准光装置、偏振分光棱镜、滤光片调节机构与接收处理系统,所述滤光片调节机构包括有底座、限位块、工作台、伺服电机、滑槽、凹槽、第一镜片架、第二镜片架、连接架、转轴、气缸与推板,所述底座安装在单色器的内部,所述底座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滑槽的顶部两侧皆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底座的顶部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且推板远离输出端的一侧与工作台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两侧皆对称设置有连接架,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凹槽,且凹槽的内部皆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连接架的底部皆设置有转轴,一组所述连接架的内侧且位于转轴与伺服电机输出端之间转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新良夏俊聚
申请(专利权)人:美德瑞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