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68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冷凝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一进口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一出口,第二换热器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二进口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二出口;在第二换热器的过冷段具有能与第一出口连通的第三进口、第三进口和第一出口通过中间管连通,使得流体从第一出口、中间管和第三进口依次流向第二换热器,且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管的管径大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管的管径。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制冷剂在过冷段换热管中的流速,快速将壁面上的液膜制冷剂带走,有效强化了冷凝换热的效果,提升了换热量,还减少了冷凝器中制冷剂的充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冷凝器作为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换热性能的优劣对系统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常冷凝器可以按照制冷剂状态分为气相区、两相区和过冷区。在气相区,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气相制冷剂在冷凝器换热管中逐渐被强制对流的低温空气冷却;在两相区,制冷剂状态为气液两相状态,随着两相状态的制冷剂逐渐的冷凝成液相制冷剂,换热管内壁面上冷凝液厚度逐渐增加,阻碍了蒸汽与壁面的接触,是凝结换热主要的热阻所在,冷凝液厚度相变换热效果也逐渐降低;当气相制冷剂全部变为液相制冷剂并流入过冷区时,此时换热情况由冷凝相变换热变为单相对流换热,而相同换热条件下,单相对流换热能力比冷凝相变换热能力差。由于制冷剂在冷凝器过冷段的换热效果下降以及液相制冷剂密度比气相大,导致在冷凝器末段制冷剂充注量多,换热效果差。从而在双冷凝温度系统或单冷凝温度系统中使用未经强化换热的冷凝器使得系统能效低,系统中制冷剂充注量大。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在冷凝器过冷段的换热效果下降以及液相制冷剂密度比气相大,导致在冷凝器末段制冷剂充注量多,换热效果差,使得在双冷凝温度系统或单冷凝温度系统的系统能效低,系统中制冷剂充注量大等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冷凝器的过冷段由于换热管内壁热阻增加导致换热效果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凝装置,其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一进口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二进口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二出口;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过冷段具有能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的第三进口、所述第三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通过中间管连通,使得流体从所述第一出口、所述中间管和所述第三进口依次流向所述第二换热器,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管的管径。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过冷段为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出口的所述第二换热管的部分管段;和/或所述中间管上还设置有调压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管为蛇形弯曲管,且在所述第一换热管上设置有多个换热翅片;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管包括换热扁管和集流管,所述过冷段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出口的至少一个所述换热扁管,所述中间管连通至所述集流管中、并与所述过冷段中的所述换热扁管相通,且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换热扁管的横截面积。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也为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横截面积;或者,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也为微通道换热器,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换热扁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扁管的横截面积。优选地,还包括蒸发冷却装置,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喷水或喷雾降温冷却。优选地,所述蒸发冷却装置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方、以能将水喷淋至所述第一换热器上。优选地,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还包括水泵和接水盘,所述水泵与所述喷淋装置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水泵通过第二水管连通,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端、以承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上落下的水。优选地,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还包括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通过第三水管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喷雾装置能对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喷雾。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上下布置,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上方,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下方、所述第二换热器上方,所述喷雾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上方、所述接水盘的下方。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压缩装置、节流装置、蒸发器和前任一项所述的冷凝装置。优选地,所述压缩装置包括低压压缩机和高压压缩机,所述低压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二进口连通,所述高压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经过所述节流装置后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分成两路、分别连通至所述低压压缩机的吸气口和所述高压压缩机的吸气口。优选地,所述压缩装置包括一个单压缩机,所述单压缩机的排气口分成两路、并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二进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经过所述节流装置后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单压缩机的吸气口。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凝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换热器且该两个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径不同,且换热管管径大的换热器的出口连通至换热管管径小的换热器的过冷段,经过换热管管径小的过冷段混合后再一起排出,这样的结构使得换热管径突然变小,从而有效增加了制冷剂在过冷段换热管中的流速,减小在管中停留的时间,快速将壁面上的液膜制冷剂带走,减小了换热管内壁较厚冷凝液的厚度,因此有效强化了冷凝换热的效果,提升了换热量,能够使得制冷剂更多和更快地从过冷段换热管中被排出,因此有效减少了冷凝器中制冷剂的充注量,进一步提升了过冷段的换热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空调系统实施例一(双冷凝温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空调系统实施例二(单冷凝温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第一换热器;11、第一进口;12、第一出口;13、第一换热管;14、换热翅片;2、第二换热器;21、第二进口;22、第二出口;23、第三进口;24、第二换热管;241、换热扁管;242、集流管;3、中间管;4、调压装置;5、喷淋装置;6、水泵;7、接水盘;8、喷雾装置;91、压缩装置;911、低压压缩机;912、高压压缩机;913、单压缩机;92、节流装置;93、蒸发器;101、第一水管;102、第二水管;103、第三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凝装置,其包括: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1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一进口11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一出口12,所述第二换热器2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二进口21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二出口22;在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过冷段具有能与所述第一出口12连通的第三进口23、所述第三进口23和所述第一出口12通过中间管3连通,使得流体从所述第一出口12、所述中间管3和所述第三进口23依次流向所述第二换热器2,且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第一换热管13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1)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一进口(11)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一出口(12),所述第二换热器(2)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二进口(21)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二出口(22);/n在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过冷段具有能与所述第一出口(12)连通的第三进口(23)、所述第三进口(23)和所述第一出口(12)通过中间管(3)连通,使得流体从所述第一出口(12)、所述中间管(3)和所述第三进口(23)依次流向所述第二换热器(2),且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第一换热管(13)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第二换热管(24)的管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1)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一进口(11)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一出口(12),所述第二换热器(2)具有允许制冷剂进入的第二进口(21)和允许制冷剂降温换热后流出的第二出口(22);
在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过冷段具有能与所述第一出口(12)连通的第三进口(23)、所述第三进口(23)和所述第一出口(12)通过中间管(3)连通,使得流体从所述第一出口(12)、所述中间管(3)和所述第三进口(23)依次流向所述第二换热器(2),且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第一换热管(13)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第二换热管(24)的管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过冷段为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出口(22)的所述第二换热管(24)的部分管段;和/或所述中间管(3)上还设置有调压装置(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管(13)为蛇形弯曲管,且在所述第一换热管(13)上设置有多个换热翅片(14);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管(24)包括换热扁管(241)和集流管(242),所述过冷段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出口(22)的至少一个所述换热扁管(241),所述中间管(3)连通至所述集流管(242)中、并与所述过冷段中的所述换热扁管(241)相通,且所述第一换热管(13)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换热扁管(241)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2)也为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管(13)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24)的横截面积;或者,所述第一换热器(1)为微通道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2)也为微通道换热器,且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换热扁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换热扁管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蒸发冷却装置,所述蒸发冷却装置能够对所述第一换热器(1)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进行喷水或喷雾降温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冷却装置包括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腾飞杨瑞琦郭忠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