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68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地下抽水管路以及换热单元,所述地下抽水管路通过进水管连通于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通过两条管路形成第一环路,所述压缩机连通于所述第一环路的其中一条管路上,所述第一环路的另一条管路上设有储液箱,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换热单元之间通过两条管路形成第二环路,所述第二环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净水装置,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水箱及出水管,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二环路连通,所述水箱通过换热管路与太阳能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地源热泵,其结构简明,方便实用,能源利用率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源热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即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装置。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的转移。由于全年地温波动小,冬暖夏凉,其季节性性能系数有着恒温热源热泵的特性,季节性性能系数较高。地源热泵的节能在实际应用中已经体现出来了,并得到业界的肯定。现有的地源热泵其能源利用率不是很高,如何设计一种地源热泵,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地源热泵。为实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源热泵,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地下抽水管路以及换热单元,所述地下抽水管路通过进水管连通于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通过两条管路形成第一环路,所述压缩机连通于所述第一环路的其中一条管路上,所述第一环路的另一条管路上设有储液箱,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换热单元之间通过两条管路形成第二环路,所述第二环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净水装置,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水箱及出水管,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二环路连通,所述水箱通过换热管路与太阳能设备连接。优选地,所述水箱内设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与所述换热管路连通,所述出水管连通于所述水箱,所述太阳能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换热管路上设有换热压缩机,所述换热压缩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太阳能设备以及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换热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太阳能设备的输入端与所述连接管之间安装有互锁阀,以使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流出的流体可选择的流经所述太阳能设备或者流经所述连接管。优选地,所述净水装置包括通过导管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以及第三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内设有KDF合金过滤滤芯,所述第二过滤室内设有石英砂过滤滤芯,所述第三过滤室内设有活性炭滤芯。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连通有软化水质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环路与所述进水管之间设有循环水泵及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一端连通所述循环水泵,所述三通阀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软化水质装置。优选地,所述压缩机上设有调控温度仪,所述压缩机所在的管路上设有气液分离器。优选地,所述储液箱所在管路上设有过滤器及膨胀阀,所述过滤器内设有可拆卸的活性炭过滤网。优选地,所述地下抽水管路包括多条垂直抽水管,每个所述垂直抽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本技术地源热泵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所抽取的地下水经过净化装置全面净化,然后经过软化水质装置软化,经过滤器过滤,再经过蒸发器及冷凝器最终进入水箱中,水箱中的热水可供用户使用,经此过程,可减少设备损坏增加使用寿命;同时,换热单元的水箱所提供热水可由太阳能设备转换后长时间保持,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源热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换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净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地源热泵,包括冷凝器1、蒸发器2、压缩机3、地下抽水管路4、膨胀阀5、循环水泵6、软化水质装置7、气液分离器8、净水装置9、过滤器10以及换热单元,换热单元包括水箱11以及太阳能设备100。其中:所述地下抽水管路4通过进水管12连通于所述冷凝器1,该进水管12上连通有净水装置9以及三通阀13,该三通阀13的一端连通有循环水泵6,该三通阀13的另一端连通软化水质装置7以供改变水质硬度,该软化水质装置7连通于冷凝器1的一端,该冷凝器1的下端右侧面依次连通于储液箱14、过滤器10、膨胀阀5、蒸发器2、气液分离器8、压缩机3以致循环连通至冷凝器1的上端右侧面,以形成第一环路;该冷凝器1的上端连通于水箱11的一端,该水箱11的上端右侧连通于循环水泵6,以形成第二环路,并且,该水箱11的下端左侧连通有出水管16以供提供热水,该出水管16上设有截止阀17。进一步地,该压缩机3的上端设有调控温度仪15。所述过滤器10内设有可拆卸的活性炭过滤网。所述地下抽水管路4包括多条垂直抽水管,每个所述垂直抽水管上设有抽水泵。如图2所示,对于换热单元:所述水箱通过换热管路101与太阳能设备连接,所述水箱11内设有换热盘管105,所述换热盘管105与所述换热管路101连通,所述太阳能设备100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盘管10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换热管路101上设有换热压缩机102,所述换热压缩机10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太阳能设备100以及所述换热盘管10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换热压缩机102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盘管105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106连接,所述太阳能设备100的输入端与所述连接管106之间安装有互锁阀107,以使所述压缩机102的输出端流出的流体可选择的流经所述太阳能设备100或者流经所述连接管106。较为优选地,所述太阳能设备100为槽式或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为U型管式、重力热管式或平板式。如此设置,可以根据该地源热泵系统所在区域的阳光照射强弱来先择性的使太阳能设备100参与到管路101中,也就是说,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互锁阀107使连接管106处于断路状态,而使太阳能设备100对换热压缩机102输出端输出的流体进行加热,相反地,在光照不充足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互锁阀107使连接管106通路,而使太阳能设备100与换热压缩机102之间形成断路,从而使换热压缩机102输出端流出的流体仅仅通过连接管106。这样,避免了在光照很弱的情况下使压缩机102流出的流体流经太阳能设备100,造成太阳能设备100使用寿命低下。以此,太阳能设备100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能够减少压缩机102的能耗,或者在压缩机102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通过热量输出端将多余的热量存储起来,从而降低压缩机102的能耗,节约能源。如图3所示,对于净水装置9:所述净水装置9包括通过导管99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滤室90、第二过滤室92以及第三过滤室94,所述第一过滤室90内设有KDF合金过滤滤芯91,所述第二过滤室92内设有石英砂过滤滤芯93,所述第三过滤室94内设有活性炭滤芯95。以此,全方面过滤地下水。在具有上述结构特征后,如图1所示,本技术可按以下过程实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抽水泵抽取大量地下水,所抽取的地下水经过净化装置全面净化,然后经过软化水质装置7软化,经过滤器过滤,再经过蒸发器2及冷凝器1最终进入水箱11中,水箱11中的热水可供用户使用,换热单元的水箱11所提供热水可由太阳能设备转换后长时间保持,而冷却的水进入循环水泵6再次循环利用,从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循环,经此过程,可减少设备损坏增加使用寿命,并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本技术所提供的地源热泵,其结构简明,方便实用,能源利用率好。本技术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地下抽水管路以及换热单元,所述地下抽水管路通过进水管连通于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通过两条管路形成第一环路,所述压缩机连通于所述第一环路的其中一条管路上,所述第一环路的另一条管路上设有储液箱,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换热单元之间通过两条管路形成第二环路,所述第二环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净水装置,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水箱及出水管,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二环路连通,所述水箱通过换热管路与太阳能设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地下抽水管路以及换热单元,所述地下抽水管路通过进水管连通于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通过两条管路形成第一环路,所述压缩机连通于所述第一环路的其中一条管路上,所述第一环路的另一条管路上设有储液箱,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换热单元之间通过两条管路形成第二环路,所述第二环路连通于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净水装置,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水箱及出水管,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二环路连通,所述水箱通过换热管路与太阳能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设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与所述换热管路连通,所述出水管连通于所述水箱,所述太阳能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路上设有换热压缩机,所述换热压缩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太阳能设备以及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太阳能设备的输入端与所述连接管之间安装有互锁阀,以使所述压缩机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汉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莘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