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制冷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68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制冷机组,其包括压缩机、冷媒管、承载板、冷凝器、蒸发器以及阻冷箱;其中,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均设置在承载板上,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依次通过冷媒管连接;承载板上开设有冷气贯通孔,阻冷箱罩盖在冷气贯通孔上,且蒸发器设置在阻冷箱内。通过将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都设置在承载板上,实现了制冷系统的整体化和集成化生产,在生产组装时,只需将整个制冷系统安装在柜体上,无需将制冷系统的各个零部件单独分开安装;具有集成化高的特点,具有安装简便的特点,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组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制冷机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制冷机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冷柜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为冷柜制冷系统的重要部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把汽化状态的冷媒所携带的热量挥发到外界大气中,所以冷凝器的工作温度都是较高的。蒸发器也是冷柜制冷系统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把低温状态的冷媒所携带的低温传导到冷柜箱内;目前,现有的蒸发器都是设置在冷柜内部,冷凝器安装在冷柜的外部,在生产组装时,蒸发器与冷凝器作为单个零件分别单独装配在冷柜上,生产组装耗时长;可见现有的冷柜制冷系统存在着结构复杂,生产组装耗时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制冷机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制冷机组,其包括压缩机、冷媒管、承载板、冷凝器、蒸发器以及阻冷箱;其中,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均设置在承载板上,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依次通过冷媒管连接;承载板上开设有冷气贯通孔,阻冷箱罩盖在冷气贯通孔上,且蒸发器设置在阻冷箱内。在组装时,预先在柜体上设计一个冷气进口,将本风制冷机组整体安装在柜体上,使得承载板的冷气贯通孔与冷气进口对齐连通;由于,蒸发器设置在阻冷箱内,工作时,压缩机压缩产生冷媒,冷媒通过蒸发器将冷气散发在阻冷箱内,然后冷气再通过冷气贯通孔和冷气进口进入到柜体内,吸走柜体内的热量,从而使得柜体内产生制冷效果,然后带有废热的冷媒通过冷媒管流入到位于阻冷箱外的冷凝器,然后通过冷凝器的散热功能将废热挥散到外界大气中。这样,通过将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都设置在承载板上,实现了制冷系统的整体化和集成化生产,在生产组装时,只需将整个制冷系统安装在柜体上,无需将制冷系统的各个零部件单独分开安装;具有集成化高的特点,具有安装简便的特点,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组装时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风机;承载板上位于阻冷箱内的部位上还开设有回风贯通孔;第一风机设在回风贯通孔上。在组装时,回风贯通孔也与柜体内连通,这样,在工作时,第一风机转动,产生气体搅动,柜体内的空气介质通过回风贯通孔回流到阻冷箱内,然后再流过蒸发器,空气介质带着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再通过冷气贯通孔和冷气进口进入到柜体内,加速了空气介质流通和循环,增强了制冷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风机;第二风机设置在冷凝器上。这样,第二风机转动产生流动空气,流动空气将冷凝器的热量带走,增加了散热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架设在冷凝器的上方,第二风机安装在安装支架上。这样,通过将安装支架架设在冷凝器的上方,第二风机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使得第二风机从冷凝器的上方向下吹风散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风机设置成具有正反转功能。这样,当需要向柜体内吹入冷气时,可以驱动第一风机正向转动;当需要将蒸发器上的灰尘吹落时,可以驱动第一风机反向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风机设置成具有正反转功能。这样,当需要向冷凝器吹入空气进行散热时,可以驱动第二风机正向转动;当需要将冷凝器上的灰尘吹落时,可以驱动第一风机反向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载板设置成盘状。由于连接冷凝器的散热管(即冷媒管)会冷凝产生水滴,通过将承载板设置成盘状,前述所产生的水滴滴落在承载板内,防止水滴泄露,同时由于冷凝器设置在承载板上,冷凝器所散发出的废热可以将积累在承载板内的水蒸发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风制冷机组的分解状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风制冷机组的组装后的示意图。附图标号:1-压缩机、2-冷媒管、21-承载板、3-冷凝器、4-蒸发器、41-阻冷箱、411-第一风机、42-第二风机、421-冷气贯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至图2示意性的显示了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风制冷机组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风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1、冷媒管2、承载板21、冷凝器3、蒸发器4以及阻冷箱41;其中,压缩机1、冷凝器3以及蒸发器4均设置在承载板21上,压缩机1、蒸发器4、冷凝器3依次通过冷媒管2连接;承载板21上开设有冷气贯通孔421,阻冷箱41罩盖在冷气贯通孔421上,且蒸发器4设置在阻冷箱41内。在组装时,预先在柜体上设计一个冷气进口,将本风制冷机组整体安装在柜体上,使得承载板21的冷气贯通孔421与冷气进口对齐连通;由于,蒸发器4设置在阻冷箱41内,工作时,压缩机1压缩产生冷媒,冷媒通过蒸发器4将冷气散发在阻冷箱41内,然后冷气再通过冷气贯通孔421和冷气进口进入到柜体内,吸走柜体内的热量,从而使得柜体内产生制冷效果,然后带有废热的冷媒通过冷媒管2流入到位于阻冷箱41外的冷凝器3,然后通过冷凝器3的散热功能将废热挥散到外界大气中。这样,通过将压缩机1、冷凝器3以及蒸发器4都设置在承载板21上,实现了制冷系统的整体化和集成化生产,在生产组装时,只需将整个制冷系统安装在柜体上,无需将制冷系统的各个零部件单独分开安装;具有集成化高的特点,具有安装简便的特点,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组装时间。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风机411;承载板21上位于阻冷箱41内的部位上还开设有回风贯通孔;第一风机411设在回风贯通孔上。在组装时,回风贯通孔也与柜体内连通,这样,在工作时,第一风机411转动,产生气体搅动,柜体内的空气介质通过回风贯通孔回流到阻冷箱41内,然后再流过蒸发器4,空气介质带着蒸发器4所产生的冷气再通过冷气贯通孔421和冷气进口进入到柜体内,加速了空气介质流通和循环,增强了制冷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风机42;第二风机42设置在冷凝器3上。这样,第二风机42转动产生流动空气,流动空气将冷凝器3的热量带走,增加了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架设在冷凝器3的上方,第二风机42安装在安装支架上。这样,通过将安装支架架设在冷凝器3的上方,第二风机42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使得第二风机42从冷凝器3的上方向下吹风散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411设置成具有正反转功能。这样,当需要向柜体内吹入冷气时,可以驱动第一风机411正向转动;当需要将蒸发器4上的灰尘吹落时,可以驱动第一风机411反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风机42设置成具有正反转功能。这样,当需要向冷凝器3吹入空气进行散热时,可以驱动第二风机42正向转动;当需要将冷凝器3上的灰尘吹落时,可以驱动第一风机411反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21设置成盘状。由于连接冷凝器3的散热管(即冷媒管2)会冷凝产生水滴,通过将承载板21设置成盘状,前述所产生的水滴滴落在承载板21内,防止水滴泄露,同时由于冷凝器3设置在承载板21上,冷凝器3所散发出的废热可以将积累在承载板21内的水蒸发干。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冷媒管、承载板、冷凝器、蒸发器以及阻冷箱;/n其中,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以及所述蒸发器均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依次通过所述冷媒管连接;/n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冷气贯通孔,所述阻冷箱罩盖在所述冷气贯通孔上,且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阻冷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风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冷媒管、承载板、冷凝器、蒸发器以及阻冷箱;
其中,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以及所述蒸发器均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依次通过所述冷媒管连接;
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冷气贯通孔,所述阻冷箱罩盖在所述冷气贯通孔上,且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阻冷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机;
所述承载板上位于所述阻冷箱内的部位上还开设有回风贯通孔;所述第一风机设在所述回风贯通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松青刘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缔智能冷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