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头及其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633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头及其灶具,所述燃气灶头包括锅圈和燃烧器,燃烧器包括底座;底座的外侧靠上部分设有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底座的外侧下部及底部设有第二炉膛保温定位板;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与底座共同围成第一保温腔、第二炉膛保温定位板与底座共同围成第二保温腔,第一保温腔与第二保温腔中填充有耐火隔热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燃气灶具保温腔的设置减少了热量散失,提升了燃气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具,具有前述燃气灶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灶头及其灶具
本技术涉及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头及其灶具。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广为使用的环保节能厨具。燃气灶上设有锅圈,用于支撑锅具,聚集热量,架设在锅圈上的锅具利用热辐射加热。锅圈下面为燃烧室,用于使燃气进行充分燃烧,传统的燃烧室是靠自然吸气从燃烧室下方引入空气,与燃烧室内的燃气进行混合实现燃烧,这类燃气灶的燃烧室底部需要预留供空气进入的通道,而底部预留的空气通道,必然也形成了热量散失的通道,损失热量,造成能源浪费。专利号为ZL201821213852.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气炉灶,这种炉灶的灶头安装孔内设有燃烧器头部,还设有风机,风机与燃烧器头部之间设有燃气管路。这种炉灶能提供大功率热能,并能使燃气充分燃烧,但灶头底部热量散失较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影响厨房操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灶头及其灶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灶头,包括锅圈、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靠上部分设有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所述底座的外侧下部及底部设有第二炉膛保温定位板;所述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与所述底座共同围成第一保温腔、所述第二炉膛保温定位板与所述底座共同围成第二保温腔,所述第一保温腔与所述第二保温腔中填充有耐火隔热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采用预先混合好的混合燃气,将燃烧器周边及底部用保温材料进行隔离,使得燃烧热量只能从上方流通,降低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燃气利用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耐火材料为隔热陶瓷棉,隔热陶瓷棉的隔热保温效果佳。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上封盖、表面燃烧构件、下封盖及锥形导流件,所述底座的本体内设有混气室,所述混气室设有混合燃气入口,所述底座内侧设有承接平台,所述下封盖扣接在所述承接平台上,所述锥形导流件设于所述下封盖的中间位置;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扣接部,所述上封盖扣接在所述扣接部处,所述表面燃烧构件内嵌在所述混气室与所述上封盖之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燃气集中在燃烧器内燃烧,热量更集中,利用率更高。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具,包括前面所述的燃气灶头,还包括灶头安装台、锅圈支撑件,所述灶头安装台包括灶头支撑平台及设于灶头安装平台上的灶头安装孔,所述锅圈支撑件为无底盆型,置于所述灶头安装孔内,其底端与所述燃气灶头的所述底座固定连接,顶部支撑在灶头支撑平台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采用预先混合好的混合燃气,将燃烧器周边及底部用保温材料进行隔离,使得燃烧热量只能从上方流通,降低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燃气利用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的顶部与所述灶头支撑平台接触处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环绕包裹所述灶头支撑平台的边缘,其末端高于所述灶头支撑平台。采取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灶具表面的密封效果佳,可有效避免烹饪过程中,溢出锅外的汤汁流入第一保温腔内。进一步地,所述锅圈支撑件与所述锅圈、所述灶头支撑平台围成第三保温腔,所述第三保温腔内填充有隔热保温材料。采取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升了保温隔热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的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保温腔内填充的隔热保温材料为塘泥。采取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保温隔热效果佳。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保温腔与所述第一保温腔连通为一体。采取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组装完成后对第一保温腔与第三保温腔进行整体填充,精简工序,且密封性更佳。进一步地,所述锅圈支撑件与所述灶头支撑平台为一体的。采取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灶具的密封性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燃气灶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锅圈;2、燃烧器;2-1、底座;2-2、混气室;2-3、承接平台;2-4、扣接部;3、上封盖;4、下封盖;5、表面燃烧构件;6、锥形导流件;7、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8、第二炉膛保温定位板;9、第一保温腔;10、第二保温腔;11、灶头支撑平台;12、锅圈支撑件;13、第三保温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的燃气灶具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燃气灶具包括燃气灶头,所述燃气灶头包括:锅圈1、燃烧器2,所述燃烧器包括底座2-1、上封盖3、下封盖4、表面燃烧构件5、锥形导流件6,所述底座2-1的本体内设有混气室2-2,所述混气室2-2设有混合燃气入口,所述底座2-2内侧设有承接平台2-3,所述下封盖4扣接在所述承接平台2-3上,所述锥形导流件6设于所述下封盖4的中间位置;所述底座2-1的上部设有扣接部2-4,所述上封盖3扣接在所述扣接部2-4处,所述表面燃烧构件5内嵌在所述混气室2-2与所述上封盖3之间;所述底座2-1的外侧靠上部分设有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7,所述底座2-1的外侧下部及底部设有第二炉膛保温定位板8;所述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与所述底座共同围成第一保温腔9、所述第二炉膛保温定位板与所述底座共同围成第二保温腔10,所述第一保温腔9与所述第二保温腔10中填充有耐火隔热材料。还包括灶头安装台、锅圈支撑件12,所述灶头安装台包括灶头支撑平台11及设于灶头支撑平台11上的灶头安装孔,所述锅圈支撑件12为无底盆型,置于所述灶头安装孔内,其底端与所述燃气灶头的所述底座2-1固定连接,顶部支撑在灶头支撑平台11上。所述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7的顶部与所述灶头支撑平台11接触处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环绕包裹所述灶头支撑平台11的边缘,其末端高于所述灶头支撑平台。所述锅圈支撑件12与所述锅圈、所述灶头支撑平台围成第三保温腔13,所述第三保温腔13与所述第一保温腔9连通为一体。所述第一保温腔9、第二保温腔10及第三保温腔13内填充有塘泥或者隔热陶瓷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灶头,包括锅圈、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靠上部分设有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所述底座的外侧下部及底部设有第二炉膛保温定位板;所述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与所述底座共同围成第一保温腔、所述第二炉膛保温定位板与所述底座共同围成第二保温腔,所述第一保温腔与所述第二保温腔中填充有耐火隔热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头,包括锅圈、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靠上部分设有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所述底座的外侧下部及底部设有第二炉膛保温定位板;所述第一炉膛保温定位板与所述底座共同围成第一保温腔、所述第二炉膛保温定位板与所述底座共同围成第二保温腔,所述第一保温腔与所述第二保温腔中填充有耐火隔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隔热材料为隔热陶瓷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上封盖、表面燃烧构件、下封盖及锥形导流件,所述底座的本体内设有混气室,所述混气室设有混合燃气入口,所述底座内侧设有承接平台,所述下封盖扣接在所述承接平台上,所述锥形导流件设于所述下封盖的中间位置;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扣接部,所述上封盖扣接在所述扣接部处,所述表面燃烧构件内嵌在所述混气室与所述上封盖之间。


4.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颂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众德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