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胀紧连接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47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6
一种胀紧连接套,涉及机械零件领域,包括内圈和外圈,外圈包括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分别设置在内圈的两侧外部,内圈包括中部套圈和两侧向外延伸的锥形套圈,中部套圈两侧外圆面上均开始有内陷的台阶环A,沿中部套圈圆周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螺孔,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的中部孔均为锥形面,在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的内面上均设有台阶环B,台阶环B分别与内圈中部套圈两侧面上的台阶环A相配合,沿一侧外圈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台阶孔,沿另一侧外圈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螺钉孔,台阶孔内均设有高强度螺钉,高强度螺钉分别穿过内圈的螺孔后设置在螺钉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靠性高,且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胀紧连接套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胀紧连接套。
技术介绍
公知的,胀紧联结套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单键和花键的联结作用,胀紧套装置作为风机上一个重要部件而广泛配套于风机的增减速机上,保证其与传动轴接触良好,从而保证风机正常工作;胀紧套是一种无键联结装置,其原理和用途是通过高强度拉力螺栓的作用,在内环与轴之间、外环与轮毂之间产生巨大抱紧力,以实现机件与轴的无键联结。目前常用的胀紧连接套在安装和拆卸时无法实现快速操作,效率低下,并且紧固的安全性也不能有效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胀紧连接套。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胀紧连接套,包括内圈和外圈,外圈包括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分别设置在内圈的两侧外部,内圈包括中部套圈和两侧向外延伸的锥形套圈,在中部套圈两侧外圆面上均开始有内陷的台阶环A,沿中部套圈圆周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螺孔,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的中部孔均为锥形面,且与内圈两侧锥形套圈的外面相配合,一侧外圈、另一侧外圈的锥形面的锥度为3-6度,在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的内面上均设有台阶环B,台阶环B分别与内圈中部套圈两侧面上的台阶环A相配合,沿一侧外圈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台阶孔,沿另一侧外圈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螺钉孔,在台阶孔内均设有高强度螺钉,高强度螺钉分别穿过内圈的螺孔后设置在螺钉孔内,在内圈内孔的两侧且靠近端部的内环面上均开设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圈。所述的胀紧连接套,螺钉孔、台阶孔和螺孔的数量相同且相对应设置。所述的胀紧连接套,中部套圈两侧向外延伸的锥形套圈为对称设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胀紧连接套,外圈设置两个,制造方便、安装简单,经过台阶环卡接后再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可靠性高,内圈和外圈承受负载较高,保护设备不受损害;在内圈的内环面两侧的密封槽内均放置有密封圈,增加了与轴的摩擦力,使连接更为稳固;本技术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且便于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圈;2、台阶环A;3、一侧外圈;4、螺钉孔;5、锥形面;6、高强度螺钉;7、台阶孔;8、另一侧外圈;9、台阶环B;10、密封槽。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所述的胀紧连接套,包括内圈1和外圈,外圈包括一侧外圈3和另一侧外圈8,一侧外圈3和另一侧外圈8分别设置在内圈1的两侧外部,内圈1包括中部套圈和两侧向外延伸的锥形套圈,在中部套圈两侧外圆面上均开始有内陷的台阶环A2,沿中部套圈圆周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螺孔,一侧外圈3和另一侧外圈8的中部孔均为锥形面5,且与内圈1两侧锥形套圈的外面相配合,在一侧外圈3和另一侧外圈8的内面上均设有台阶环B9,台阶环B9分别与内圈1中部套圈两侧面上的台阶环A2相配合,沿一侧外圈3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台阶孔7,沿另一侧外圈8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螺钉孔4,在台阶孔7内均设有高强度螺钉6,高强度螺钉6分别穿过内圈1的螺孔后设置在螺钉孔4内,在内圈1内孔的两侧且靠近端部的内环面上均开设有密封槽10,在密封槽10内均设有密封圈。所述的胀紧连接套,螺钉孔4、台阶孔7和螺孔的数量相同且相对应设置。所述的胀紧连接套,中部套圈两侧向外延伸的锥形套圈为对称设置。所述的胀紧连接套,一侧外圈3、另一侧外圈8的锥形面5的锥度为3-6度。实施本技术所述的胀紧连接套,在安装时,在内圈1的内孔两侧密封槽10内安装密封圈,密封圈的内圈与轴的外面相接触,增大摩擦力,与轴的固定更为稳固,将一侧外圈3、另一侧外圈8内面上的台阶环B9分别与内圈1两侧面的台阶环A2对接,对接后的一侧外圈3、另一侧外圈8的内面均与内圈1两侧面相接触,高强度螺钉6的一端穿过另一侧外圈8的台阶孔7、内圈1的螺孔,固定在一侧外圈3的螺钉孔4内,高强度螺钉6的大端设置在台阶孔7的台阶上。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为了公开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技术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技术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胀紧连接套,包括内圈和外圈,其特征是:外圈包括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分别设置在内圈的两侧外部,内圈包括中部套圈和两侧向外延伸的锥形套圈,在中部套圈两侧外圆面上均开始有内陷的台阶环A,沿中部套圈圆周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螺孔,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的中部孔均为锥形面,且与内圈两侧锥形套圈的外面相配合,一侧外圈、另一侧外圈的锥形面的锥度为3-6度,在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的内面上均设有台阶环B,台阶环B分别与内圈中部套圈两侧面上的台阶环A相配合,沿一侧外圈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台阶孔,沿另一侧外圈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螺钉孔,在台阶孔内均设有高强度螺钉,高强度螺钉分别穿过内圈的螺孔后设置在螺钉孔内,在内圈内孔的两侧且靠近端部的内环面上均开设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胀紧连接套,包括内圈和外圈,其特征是:外圈包括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分别设置在内圈的两侧外部,内圈包括中部套圈和两侧向外延伸的锥形套圈,在中部套圈两侧外圆面上均开始有内陷的台阶环A,沿中部套圈圆周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螺孔,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的中部孔均为锥形面,且与内圈两侧锥形套圈的外面相配合,一侧外圈、另一侧外圈的锥形面的锥度为3-6度,在一侧外圈和另一侧外圈的内面上均设有台阶环B,台阶环B分别与内圈中部套圈两侧面上的台阶环A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精联机械基础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