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工矿采煤工作面辅助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389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工矿采煤工作面辅助打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安装有底板伸缩结构以及转动移动结构,所述底座顶端安装有移动结构、钻孔结构以及灰尘吸附结构;所述底板伸缩结构主要包括:底板、液压缸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移动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该井工矿采煤工作面辅助打孔装置,通过底板伸缩结构,使得装置在不需要移动的时候,将转动移动结构收缩到底座内,通过移动结构以及钻孔结构,使得电钻可以在垂直方向上随意移动,同时通过灰尘吸附结构将打孔时产生的灰尘吸附到灰尘箱内,使得工作人员在无尘的环境下工作,避免了灰尘对人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工矿采煤工作面辅助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为一种井工矿采煤工作面辅助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矿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在对煤矿进行开采时,需要进行打孔后埋设爆炸物进行爆破,现有的打孔装置在钻完一个孔后,需要人工进行搬运调节后,重新定位钻下一个孔,效率低下,且现有的打孔装置的钻头一般都是与地面垂直的,无法在倾斜的坡面进行打孔,或加工出倾斜的钻孔,需要人工进行托住后再进行打孔,劳动强度大,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井工矿采煤工作面辅助打孔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长时间的打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井工矿采煤工作面辅助打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安装有底板伸缩结构以及转动移动结构,所述底座顶端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工矿采煤工作面辅助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端安装有底板伸缩结构以及转动移动结构,所述底座(1)顶端安装有移动结构、钻孔结构以及灰尘吸附结构;/n所述底板伸缩结构主要包括:底板(2)、液压缸(3)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移动活塞(4);/n所述底座(1)底端开设有凹槽,两对所述移动活塞(4)安装于底座(1)底端凹槽内,所述底板(2)安装于两对移动活塞(4)上,所述液压缸(3)安装于底座(1)底端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工矿采煤工作面辅助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端安装有底板伸缩结构以及转动移动结构,所述底座(1)顶端安装有移动结构、钻孔结构以及灰尘吸附结构;
所述底板伸缩结构主要包括:底板(2)、液压缸(3)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移动活塞(4);
所述底座(1)底端开设有凹槽,两对所述移动活塞(4)安装于底座(1)底端凹槽内,所述底板(2)安装于两对移动活塞(4)上,所述液压缸(3)安装于底座(1)底端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工矿采煤工作面辅助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移动结构主要包括:链轨式机车(5)、转动箱体(6)、驱动机(7)、主动锥形齿轮(8)、传动锥形齿轮(9)以及转动传动轴(10);
所述转动箱体(6)活动安装于底板(2)下端,所述驱动机(7)安装在转动箱体(6)内,所述主动锥形齿轮(8)安装于驱动机(7)驱动端上,所述转动传动轴(10)活动安装于转动箱体(6)中心,且另一端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传动锥形齿轮(9)安装在转动传动轴(10)上,且所述传动锥形齿轮(9)与主动锥形齿轮(8)齿轮啮合,所述链轨式机车(5)安装于转动传动轴(10)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工矿采煤工作面辅助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主要包括:支撑架(11)、两对结构相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廷吴昌尹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