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工程用作业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38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工程用作业梯,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的前端外壁设置有置物机构。该机电工程用作业梯通过固定块的设置,从而使得支撑架的结构更加稳定,通过转动把手,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折叠装置的设置下进行折叠,从而对支撑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同时扶手的设置,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方便工作人工抓取,并且通过防滑垫的设置,可以防止工作人员不小心滑落,加强了支撑板的摩擦力,提高了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并且通过支撑柱可以使支撑机构和地面进行固定,避免在工作人员工作时因支撑机构摇晃,结构不稳定导致危险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工程用作业梯
本技术涉及作业梯装置
,具体为一种机电工程用作业梯。
技术介绍
机电工程包括电气工程技术、自动控制与仪表、给排水、机械设备安装、容器的安装、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设备及管道防腐蚀与绝热技术等。在机电工程中作业梯是必不可少的,用在机电等各种工程上,可以用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现有的作业梯在机电工程中使用时,因无法对梯子的倾斜角度进行自由调整,梯子实用性不强,同时在使用时无法将工具进行摆放,导致使用时不方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电工程用作业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工程用作业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作业梯在机电工程中使用时,因无法对梯子的倾斜角度进行自由调整,梯子实用性不强,同时在使用时无法将工具进行摆放,导致使用时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工程用作业梯,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的前端外壁设置有置物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固定块、扶手、限位块、第一支撑杆、折叠装置、第二支撑杆、连接杆、支撑板与防滑垫,且支撑架的前端外壁衔接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外壁安置有扶手,且支撑架的左侧外壁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安装有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的底端衔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右侧外壁中部焊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右侧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外壁粘接有防滑垫,所述支撑板等距离分布于支撑架的内壁,且防滑垫紧密贴合于支撑板的顶端外壁,而且支撑架通过限位块、第一支撑杆、折叠装置、第二支撑杆和连接杆构成可折叠结构。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滑轨、第二底座、支撑柱与万向轮,且第一底座左侧外壁安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外壁包裹有第二底座,且第二底座的中部穿设有支撑柱,所述第一底座的底端右侧焊接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万向轮关于第一底座的底端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且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通过第一滑轨构成伸缩结构,并且支撑柱与第二底座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置物机构包括工具箱、门扇、转轴、机箱、操作按钮与第二滑轨,且工具箱的顶端外壁衔接有门扇,所述门扇的左侧穿设有转轴,所述工具箱的后端衔接有第二滑轨,且工具箱的左侧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底端外壁安置有操作按钮。优选的,所述门扇通过转轴与工具箱构成可折叠结构,且机箱的后端外壁与第二滑轨之间为紧密贴合,并且机箱和操作按钮之间为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机电工程用作业梯通过支撑柱的设置,可以使支撑机构和地面进行固定,避免在工作人员工作时因支撑机构摇晃,结构不稳定导致危险发生,同时当作业梯使用结束后,通过第一滑轨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进行伸缩,达到便于收纳的目的,避免因体积过大不便于搬运移动。2、该机电工程用作业梯通过第二滑轨的设置,同时在机箱、操作按钮的相互配合下,对工具箱进行控制,使得工具箱可以进行升降,便于工作人员工作时及时拿取工具,将门扇通过转轴与工具箱进行折叠,可以避免灰尘进入。3、该机电工程用作业梯通过固定块的设置,从而使得支撑架的结构更加稳定,通过转动把手,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折叠装置的设置下进行折叠,从而对支撑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同时扶手的设置,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方便工作人工抓取,并且通过防滑垫的设置,可以防止工作人员不小心滑落,加强了支撑板的摩擦力,提高了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位机构;101、第一底座;102、第一滑轨;103、第二底座;104、支撑柱;105、万向轮;2、置物机构;201、工具箱;202、门扇;203、转轴;204、机箱;205、操作按钮;206、第二滑轨;3、支撑机构;301、支撑架;302、固定块;303、扶手;304、限位块;305、第一支撑杆;306、折叠装置;307、第二支撑杆;308、连接杆;309、支撑板;310、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电工程用作业梯,包括定位机构1、第一底座101、第一滑轨102、第二底座103、支撑柱104、万向轮105、置物机构2、工具箱201、门扇202、转轴203、机箱204、操作按钮205、第二滑轨206、支撑机构3、支撑架301、固定块302、扶手303、限位块304、第一支撑杆305、折叠装置306、第二支撑杆307、连接杆308、支撑板309和防滑垫310,定位机构1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支撑机构3,且支撑机构3的前端外壁设置有置物机构2,定位机构1包括第一底座101、第一滑轨102、第二底座103、支撑柱104与万向轮105,且第一底座101左侧外壁安置有第一滑轨102,第一滑轨102外壁包裹有第二底座103,且第二底座103的中部穿设有支撑柱104,第一底座101的底端右侧焊接有万向轮105,万向轮105关于第一底座101的底端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且第一底座101和第二底座103通过第一滑轨102构成伸缩结构,并且支撑柱104与第二底座103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通过支撑柱104的设置,可以使支撑机构3和地面进行固定,避免在工作人员工作时因支撑机构3摇晃,结构不稳定导致危险发生,同时当作业梯使用结束后,通过第一滑轨102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底座101和第二底座103之间进行伸缩,达到便于收纳的目的,避免因体积过大不便于搬运移动;置物机构2包括工具箱201、门扇202、转轴203、机箱204、操作按钮205与第二滑轨206,且工具箱201的顶端外壁衔接有门扇202,门扇202的左侧穿设有转轴203,工具箱201的后端衔接有第二滑轨206,且工具箱201的左侧安装有机箱204,机箱204的底端外壁安置有操作按钮205,门扇202通过转轴203与工具箱201构成可折叠结构,且机箱204的后端外壁与第二滑轨206之间为紧密贴合,并且机箱204和操作按钮205之间为连通,通过第二滑轨206的设置,同时在机箱204、操作按钮205的相互配合下,对工具箱201进行控制,使得工具箱201可以进行升降,便于工作人员工作时及时拿取工具,将门扇202通过转轴203与工具箱201进行折叠,可以避免灰尘进入,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架301、固定块302、扶手303、限位块304、第一支撑杆305、折叠装置306、第二支撑杆307、连接杆308、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工程用作业梯,包括定位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支撑机构(3),且支撑机构(3)的前端外壁设置有置物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架(301)、固定块(302)、扶手(303)、限位块(304)、第一支撑杆(305)、折叠装置(306)、第二支撑杆(307)、连接杆(308)、支撑板(309)与防滑垫(310),且支撑架(301)的前端外壁衔接有固定块(302),所述支撑架(301)的右侧外壁安置有扶手(303),且支撑架(301)的左侧外壁安装有限位块(304),所述限位块(304)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305),且第一支撑杆(305)的底端安装有折叠装置(306),所述折叠装置(306)的底端衔接有第二支撑杆(307),且第二支撑杆(307)的右侧外壁中部焊接有连接杆(308),所述支撑架(301)的内壁右侧设置有支撑板(309),且支撑板(309)的顶端外壁粘接有防滑垫(310),所述支撑板(309)等距离分布于支撑架(301)的内壁,且防滑垫(310)紧密贴合于支撑板(309)的顶端外壁,而且支撑架(301)通过限位块(304)、第一支撑杆(305)、折叠装置(306)、第二支撑杆(307)和连接杆(308)构成可折叠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工程用作业梯,包括定位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支撑机构(3),且支撑机构(3)的前端外壁设置有置物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架(301)、固定块(302)、扶手(303)、限位块(304)、第一支撑杆(305)、折叠装置(306)、第二支撑杆(307)、连接杆(308)、支撑板(309)与防滑垫(310),且支撑架(301)的前端外壁衔接有固定块(302),所述支撑架(301)的右侧外壁安置有扶手(303),且支撑架(301)的左侧外壁安装有限位块(304),所述限位块(304)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305),且第一支撑杆(305)的底端安装有折叠装置(306),所述折叠装置(306)的底端衔接有第二支撑杆(307),且第二支撑杆(307)的右侧外壁中部焊接有连接杆(308),所述支撑架(301)的内壁右侧设置有支撑板(309),且支撑板(309)的顶端外壁粘接有防滑垫(310),所述支撑板(309)等距离分布于支撑架(301)的内壁,且防滑垫(310)紧密贴合于支撑板(309)的顶端外壁,而且支撑架(301)通过限位块(304)、第一支撑杆(305)、折叠装置(306)、第二支撑杆(307)和连接杆(308)构成可折叠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工程用作业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包括第一底座(101)、第一滑轨(102)、第二底座(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艳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企动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